分享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他的母亲杜太后却为何闷闷不乐?

 泊木沐 2018-03-30

如果中国的每个朝代,都推选出一位极具个性的皇太后的话,那北宋一朝非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莫属。

杜太后,定州安喜县(今河北定州)人。

她的母亲范氏,一生共生育了八个孩子——五子三女。

其中,杜太后年龄最大,也就是长姐。

十五岁的时候,杜太后就嫁给了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既笄归于宣祖)。

婚后,杜太后先后为赵弘殷生下七个孩子——五子二女。

其中,宋太祖赵匡胤是次子。

在治理家庭方面,年轻的杜太后,也很有自己的一套章程。把整个大家庭治理的井井有条(治家严毅有礼法)。

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还未回来的时候,就有人第一时间把消息送了回来。

当杜太后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吃惊,反而是非常镇定地表示——自己早就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是一个有大志向的人。今日看来,果然如此(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

赵匡胤做了皇帝,他的母亲自然也就成了皇太后。

按照以往历代的规矩,皇太后坐上自己的宝座之后,也要接受皇帝和文武大臣的叩拜,以示认可。

然而,当赵匡胤率领文武百官在朝堂上叩拜杜太后的时候,杜太后却满脸闷闷不乐的样子(太祖拜太后于堂上,众皆贺,太后愀然不乐)。

您的儿子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而您今日又成为了皇太后,都是非常喜庆的事情,杜太后您为何却闷闷不乐呢?

于是,很多脸带笑容的大臣,都收住了笑容。

这时,有位大臣把自己的疑问说给了出来,希望杜太后说一下有何烦恼,也好让大家一起分担一下。

此时,杜太后才说出了自己内心的顾虑——那就是自己曾经听说过一句话,”为君难“。

何为”为君难“,杜太后随即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天子置身于万民之上,若天下治理的好,那他的皇位还能够长远;万一哪天驾驭不了自己的臣子,恐怕到最后连个普通百姓也做不成(天子置身兆庶之上,若治得其道,则此位可尊;苟或失驭,求为匹夫不可得)。

身为一个母亲,杜太后自然是为自己的儿子多考虑一些问题。

其实,杜太后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诫儿子赵匡胤要治理好自己的天下,驾驭好自己的臣子,以防大臣之中也出现”黄袍加身“的现象;

二是,警告那些有军功和军权的臣子,不要仰仗着自己的军功和军权作威作福,任何时候皇帝都是你们的主子,不要乱了分寸。

在如此庄重的时刻,杜太后有此一举,对广大臣子们的警示,可谓是深刻的。

而对赵匡胤而言,可谓是刻骨铭心的。

之后,赵匡胤做出”杯酒释兵权“的举动,就和杜太后的这次警示,有么密切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