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改变从洼里乡开始--邱瑞贤、李颖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3-30
            北京因为拥抱奥运而产生的所有变化,都从朝阳区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开始。“从拆迁,到建设,再到今天的服务,我们都亲身经历着呢。我们看着奥运在北京扎根,看着她成长,现在看着她出来。感情能不深嘛!”那和利笑着说。

  无处不在的倒计时提醒我们——奥运离北京只有17天了。这座城市屏息静气,等待着一场全球盛宴。

  我们踏入这座城市的小区和胡同深处,走访为筹备这场改变而埋头数年的政府部门,与建设者及见证者促膝长谈,细致检视主人家每一个角落。

  所有的努力,为了捕捉一股“奥运冲击波”——看看北京因为奥运改变了什么,看看中国将因为奥运而改变什么,中国准备给全世界看什么?

  我们发现,奥运不仅仅是中国显示开放的一次机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奥运会可以促使人们就复杂和敏感的改革问题进行建设性的对话。

  奥运注定了具有改变城市运转和人们生活习惯的魔力;然而最终我们却发现,这座奥运城的所有的努力并不仅仅只是为了奥运,很多改变不仅已经发生,还将不断延伸。

  从今日起,本版开始刊发《奥运新观察》系列报道。请亲爱的读者看看,我们都找到了什么?

  文/ 本报特派记者邱瑞贤、李颖

  图/ 本报特派记者杜江

  7月19日,奥体中心边上“新奥物业管理公司”的一个办公室里,那和利很忙。45岁的那和利原是朝阳区洼里乡洼边村人。6年前,他的家就在现奥体中心的景观大道上;搬家后他的工作和生活,依然在奥体中心周围。

  2002年,奥运场馆选址洼里乡,全乡共2.3万人离开了世代居住的老宅,分散京城各地。在北京的地图上,没有了洼里乡这个地名;北京市区里,没有了两万多世代靠土地为生的农民。

  16年前就开始为奥运做准备

  2002年,发出动迁通知后不到两个月,全乡1万多户顺利搬迁。“在这样大规模的搬迁中,洼里人为了支持国家奥运建设,无一例上访,无一例钉子户,无一例安全事故,无一例刑事案件,无一例党员干部违纪案件。”昨日,记者在昌平小汤山的洼里博物馆内,看到展示板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奥运要开幕了,两万多洼里人在做什么?他们是最能见证“奥运村”崛起的群体。

  洼里乡过去辖区15.7平方公里,下属6个自然村,地处北京中轴线北,西北、东南地势稍高,中间夹有一块低地,明清时人称“洼子里”。自古以来就以种植水稻而闻名,据说产出的水稻拿起来能看见对面的人。洼里村村民杨德禄回忆说,幼时家家户户都养了好多大油鸡,相传曾作为清代宫廷御膳用鸡。

  “鸟巢”和“水立方”的前身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

  很多人都知道,为了筹办奥运,洼里乡各村都在2002年搬迁。却鲜有人了解,早在1992年,洼里乡就与奥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争办2000年奥运会,奥林匹克公园和部分场馆就已经确定落户洼里。1992年,洼里乡人放弃了水稻等历史贡米的生产,开始长达十多年的植树大造林,奥运森林公园初步形成,在京北形成一道绿色屏障,当地耕地减少了1000多亩。

  不过那和利早就不种地了。2001年以前,他一直在做生意。按照他的说法,“中关村、国贸CBD、亚运村”是北京三个核心发展区。而他所在的洼边村属于城乡接合部,离亚运村只有1.5公里。村民们的日子好过得很。许多人家在自家院子里盖上了小房间,出租给外来打工的人们,还可以出去做点小生意,每年都能挣上几万块钱。

  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

  曾任村干部的张连岳回忆说,上个世纪90年代,他听说肯德基要建库房,就赶紧和人家联系,谈价钱时,他张口就要每亩10000元,后来果然谈成了。“这事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豪啊,干得挺漂亮的。”

  那和利说,那时洼边村村民的日子,比北京市里双职工家庭的日子都要好过,村里发油、米、面,每年发两三次,吃都吃不完。“就是生活环境差点。”

  洼里乡政府原址有一座公主坟。四周围院墙高大,常有朝阳评剧团演出或放电影。十几里外的百姓都跑来观看。夜里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回家的路上,有一个用圆树搭成的河桥,不小心就有人掉到河里。

  现在,洼边村已经不存在了,被更名为“奥运村地区办事处”。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同一天,外出做个体建材生意的那和利回乡后,被选为洼边村十四生产队队长。那和利总说,他和奥运,那天是巧合,后来是缘分。他的父亲那忠是自有村之后最早的几届老书记,而他自己则是最后一届村干部。

  事实上,那和利当选生产队队长的任期内,主要任务就是劝人们为奥运搬迁。

  奥运申办成功后,2002年,洼里乡便成为国家的征地对象。1万多农户都必须整体搬迁,洼里乡将用于建设包括奥运村和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在内的奥林匹克公园。而洼边村也要全村拆迁。

  为奥运做贡献,这个道理谁都懂,可这里毕竟是村民们祖祖辈辈的家,不少村民表现出抵触情绪。那和利说:“有人说,支持奥运是应该的,但为了奥运伤了老百姓的利益就不行了。牵扯到个人利益的事情,他不明白,就得问明白。你给他讲清楚了,他就支持了。”那段时间里,那和利“挨骂挨多了”。后来,他召集村干部开会,党员干部作表率,带头拆迁。

  建博物馆记录洼里历史

  作为村里的老支书,那和利的父亲那忠二话没说,当下就让拆迁人员进行入户拆迁评估。2002年9月14日,在洼边村最南边老宅里的那家第一个搬了家。

  拆迁那天,老爷子那忠像往常一样,拎了桶水,给那个已经爬满了自家房子墙壁和屋顶的爬山虎洒了遍水。“故土难离啊!拆迁当天心里真有点伤感。许多老人都哭了。”那和利回忆当时的情景。“我们这是支持国家工程,何况是好不容易盼来的奥运会。”

  不到两个月,全村500多户顺利搬迁。整个拆迁,一共关闭拆除了148家企业,拆除房屋3974户,拆除房屋面积37.5万平方米,洼里23000人口被迁移。

  拆迁过后,许多洼里人一夜之间成为了百万富翁。

  在前几年,一些外国媒体一直对奥运拆迁有负面报道。“那纯属胡说八道。”那和利每次都忍不住要澄清。“当时,拆迁公司都说,从来没有这么快拆过这么大面积的地。其实说白了两个原因,为支持奥运大家都好理解,另外,拆迁政策比较到位。不愿意离开的是感情上舍不得,还有的是一开始没明白政策。”

  当时,政府征地,分两部分给予村民补偿:一部分是宅基地的房屋补偿;另一部分是集体资产处置。每平方米约4000~5000元,一般人家的房屋补偿都能拿到100万元左右,而集体资产分配下来也有几十万元。那和利说,基本上签字之后一周内就能拿到拆迁款,“许多银行、保险公司就等在边上”,盯着洼里乡的百万富翁们。

  2002年时,北京的房价没有现在这样高。100万元,买一套房、一辆车是绰绰有余。那和利说,现在村里百分之八九十的家庭都有房有车。

  2005年,洼里乡被彻底拆除;2007年最后一笔集体资产分配完毕,洼里乡也就从北京市的行政区划上彻底消失了。从此洼里乡变成奥运村,不再有农民户,全都转为城市居民,分布在北京13个区县。除了自主择业的,16周岁以上的村民全部被安置在奥运工程承建公司新奥集团下属的各个部门。他们的月工资都在千元以上,都有“五险一金”。

  退休之前都是公司职工

  大部分洼边村村民选择去了昌平天通苑等几个小区居住。“别的地方不愿意去,说太远。其实不是远近的问题,大家都是在以原来自己的家为标准衡量远近,不管走到哪里,都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家。”那和利在奥体公园北边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打开窗便能看见“鸟巢”。

  54岁的洼边村村民杨德禄则做了一件很特别的事。他投资了500万元,创建一个占地400亩的“洼里博物馆”,把家乡的记忆留存下来。两天前,这个博物馆开张了。

  那和利现在是北京新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商贸公司经理,当初的“村官”里,像他这样摇身一变的有不少;而乡亲们,只要是“16岁以上没读过书的,到退休之前都是公司的职工”。

  从农民到企业管理者,那和利坦言有天壤之别。“以前是村民自治,是人情管理,现在办事要按规章制度。”

  奥运会有6个交通场站,那和利是其中一个场站的副主任,作为受薪人员工作至9月底残奥会结束。

  乡亲们怀有浓重奥运情结

  对于奥运结束后的打算,那和利说:“还是希望能在这里服务,毕竟这是我原来的家,守着奥运场馆,就像是守着我的家。而且将来这里肯定是焦点,吸引力不亚于名胜古迹。”

  除了紧张的赛前筹备,那和利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做火炬手。他的父亲那忠是有名的“奥运老人”。2004年,73岁的他作为雅典奥运会中国区火炬接力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一定要活到2008年,再当一次火炬手。”这是搬离祖宅后,老人最常念叨的一句话。然而,“奥运老人”最终未能如愿,于2004年10月19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2008年年初,那和利被选为奥运火炬手。“我把父亲举火炬接力的照片做了一张大小合适的卡片,等我传火炬的时候,把这张卡片挂衣服里面,也算是圆了我父亲的一个未了的心愿。”

  那和利的愿望,更像是画一个完满的圆,既完成父亲的心愿,也为洼里乡人和奥运的缘分做一个精彩的注脚。

  在被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赞不绝口的奥运准官方电影《筑梦2008》中,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青年女导演顾筠把第一个镜头就给了洼里乡的高桂兰大妈,时间是2001年7月13日那个激动人心的夜晚。7年过去了,高大妈为了申请做奥运的志愿者,忍不住给导演打了电话走后门。

  这个巨大工程的拆迁和建设成功,那和利也承认多少有点“特事特办”的味道,“但是其他工程也差不多,老百姓就是要弄明白,你得让我明白是征用来干吗的,然后给我一个合理的补偿,就不难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