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桃误区有哪些,不妨听听专家详细解说

 笑大 2018-03-30


近几年,种桃农民越来越多。桃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富了一部分桃农,却也有一些地区因供大于求,而出现桃子量大价跌的情况。桃产业是否饱和了?桃树还能继续种吗,应该怎么种?为此,记者采访了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研究室主任、安徽省园艺学会秘书长张金云,具体采访内容如下:


▍ 记者:滞销事件频发是否意味着桃产业已经饱和?

张金云:不能这样认为,优胜劣汰是供给侧改革可能带来的产业层面的影响,桃作为一种大众水果,出现滞销并非罕见。如今经济生活水平好了,消费者的选择也有了很大改变。精品、进口水果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普通水果的空间正在受到挤压。如果不求思变,一味采取传统种植、经营的方式和思维,势必受到冲击。


一般来说,销售遇阻的原因有五个方面:一是盲目跟风扩大生产,没有技术,没有对市场认真调研,还是以传统观念想以量取胜;二是品种较单一,种植结构不合理,熟期集中;三是商品性差(成熟度差异大,大小不一,外观欠佳,风味平淡,肉质偏软);四是栽培技术措施不配套,新的技术仍然没有得到普遍推广应用;五是生产标准化程度低。



▍ 记者:是什么原因吸引了农民扎堆种桃,种桃效益高吗?

张金云:从近5年来安徽省桃种植面积的变化,可以看出桃产业的迅速发展。经统计,2011年,安徽省桃栽培面积为37.2万亩,到2016年10月为94.6万亩,到今年6月突破100万亩,短短5年栽培面积增长了150%。


过去种桃子主要靠人工,现在种植模式的更新、新品种的推广,让果园管理实现了机械化,种植效益提升,刺激了规模种植,是桃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效益上看,桃品优质才会优价,中熟桃果上市集中,所以价格相对较低。设施栽培桃亩均纯收入1.7万元,最高达4.6万元,露地桃亩均纯收入3000元,最高1.5万元;露地桃栽培老产区不如新产区效益高,极少部分老品种、栽培模式落后、管理粗放的桃园已被淘汰,桃果实卖不掉。



▍ 记者:早、中、晚熟桃应该如何选择?品种上有何推荐?

张金云:根据安徽省情况,5月—6月初成熟的为早熟桃;6月中旬—7月成熟的为中熟桃;8月—10月下旬成熟的为晚熟桃。面对市场,谁也无法保证哪个品种一定赚钱。因为干什么都怕一哄而上造成烂市,再者年景、价格都有起伏的危险。


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6月中下旬—7月上旬的桃相对饱和;7月下旬成熟的桃出现空缺,可适当种植;不建议新手种植晚熟品种,因为晚熟桃生长期长,病虫害防治难度相对较高,所以种植难度相对较大。


桃品种多,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适种品种,农民在品种选择上应根据销售距离远近、消费者喜好,选择糖酸比、软硬度相宜的品种。需要注意的是,桃品种更新换代快,一般10年以上的品种可适当进行更替,当然不排除个别长年限的品种(如安农水蜜等)目前在市场上依然占据一定份额。


对安徽而言,早熟桃推荐品种有立夏红、满园红、中油16/18/19号、金瑞、徽黄2/3号、黄金蜜1号等;中熟桃推荐品种有中蟠11/13号、白凤蜜露、湖景蜜露、中桃10号、夏之梦、中油蟠7-6、南国红、徽黄1号、黄金蟠、黄金蜜3/4号等;晚熟桃推荐品种有新川中岛、徽黄5/6号、映霜红等。



▍ 记者:现在种桃有哪些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张金云:目前,种植上推荐采用桃主干形密植省力高效栽培模式,光能利用率高,早产丰产性强(平均第2年亩产800公斤,第 3年达2000公斤),果品质量优,便于机械化操作,降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强度。


桃主干形栽培不同于传统“自然开心形”栽培,树体结构特征为:树高2.5米,干高40—50厘米,保持一个直立强健的中心主干,在中心干上直接着生30—50个临时性结果枝,均匀分布在中心干上,呈横向生长,长度在50厘米以内。


该树形树冠细小,非常适于桃树的高密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推荐使用1米 x 3.5—4.5米的株行距的栽植密度。



▍ 记者:桃园杂草到底该不该清除?

张金云:传统种桃习惯于清耕除草,极大部分农民错误地认为草会与桃树争肥争水,但实际上,长期进行清耕制,尤其是除草剂的滥用,不仅费时费力,还会使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结构严重受损、有机质及各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迅速降低,导致桃树根系生长受阻,加重桃树流胶,严重影响果树根系生长、产量与品质。


事实上,桃园生草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果园小气候环境、减轻果树虫害发生、提高果品质量等皆有积极作用。可以不定期利用草根系的生长以及土壤微小生物的活动,来减少土壤耕作的劳动力投入。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农村版(合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