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唱评剧李派《樊梨花斩子》老爷他一番话

 七彩阳光3109 2018-03-30


 视频文件请在WiFi下收听观看

有伴奏、有原唱、有唱词、能学唱

学唱评剧李派《樊梨花斩子》

老爷他一番话


音配像视频原唱:

评剧《樊梨花斩子》老爷他一番话


原唱李忆兰饰樊梨花  配像北京戏校学生录像


音频伴奏:

李派伴奏《樊梨花斩子》老爷他一番话

李派伴奏樊梨花老爷他一番.mp3 来自中国评剧艺术网 04:03

伴奏提供:李松鹏

唱词:

老爷他一番话理直气壮,

梨花我在宝帐暗自思量。 

把应龙看一看,

再把黑龙女想一想,

一桩桩一件件涌上心房。

应龙儿年纪小他夺关斩将,

入重围陷敌阵蹈火赴汤, 

不愧我薛家后代将门子,

不愧我樊梨花收养他几年时光。 

黑龙女胜应龙招亲疆场。

随夫婿别亲属前来投唐。 

定然是她的武艺出众人才好,

定然是申明大义她非寻常。 

现如今两军对垒战场上,

刀对刀来枪对枪。 

水来用土填兵来用将挡,

做元帅靠的是将广兵强。 

易得千兵可难求一将,

老爷话打动了我的心肠。

祁建 拍摄

评剧《樊梨花斩子》剧情简介:

        樊梨花、薛丁山夫妇的义子薛英龙阵前招亲黑龙女,回营后将实情禀告母亲。樊梨花大怒,为正军规执意处斩英龙。薛丁山为子求情,梨花不允,薛丁山与樊梨花追忆当年二人阵前招亲往事,樊梨花赦免英龙成全亲事。

首演单位: 中国评剧院1959.5首演。首演者:李忆兰、狄江。


北京朝阳评剧团演出曾出版小人书。小人书中介绍内容如下:

编剧:张殿贵、白德山、李连起。

主要演员:阎光勤、史怀珍、温成章、张玉芳等


李忆兰(1925年8月10日一1992年5月30日),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梨园世家,先从师京剧后演评剧,拜喜彩莲为师。她的嗓音圆润,唱腔优美,低音婉转迭荡,高音清爽激昂,李忆兰的唱腔典雅中蕴含大家之风范,她的唱腔在评剧发展史中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李忆兰的艺术传人有刘小勤、孔庆玉、张洪琴、赵丹红、刘慧欣等。

祁建 拍摄



艺术生涯四十春
——李忆兰从事评剧四十周年回顾
张宏文  

        李忆兰是位深受人民爱戴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随母大李桂云(河北梆子著名演员)学艺,后拜万葆琨为师,工青衣、花旦。
        1948年,李忆兰参加华北评剧院(原延安评剧院),曾与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和曾合作多年,原为一名优秀京剧演员。1952年,北京评剧团准备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筹排王亚平编写的现代戏《女教师》(北京人艺苏民任此剧导演)时,为选合适女主演,剧团领导四处奔波,经马少波先生推荐选中李忆兰,由北京市文化局出面,经协商借调李忆兰参加《女教师》排演工作。从排戏到正式演出,仅花了40天时间,首场演出大获成功,顺利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汇演,李忆兰获表演二等奖。汇演后在北京连演一年多,众多专家、观众异口同声夸李忆兰演评剧比京剧更有发展前途,就这样李忆兰在1953年被正式调入北京市评剧团。先后排演了《张羽煮海》、《白蛇传》、《花木兰》、《拜月记》、《金黛莱》、《白洋淀的春天》、《艺海深仇》、《刘巧儿》、《罗汉钱》、《杜十娘》、《卖妻恨》、《冯奎卖妻》、《她为什么被杀》、《爱甩辫子的姑娘》等。由于李忆兰有京剧基功,演戏认真、讲究,有一条明亮甜润的好嗓子,又年轻俊美,演什么戏都很叫座,特别是1957年长影拍古装古上片《画中人》,李忆兰同志被选中担纲该片女主角巧姐,在长影拍摄其间又为另一部故事片《党的女儿》配唱主题歌。一时间李忆兰声誉鹊起。有相当一批中青年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很爱看李忆兰的戏。《张羽煮海》、《拜月记》、《杜十娘》都成了她的代表作。一出评剧现代戏《爱甩辫子的姑娘》,有时一天连演几场,可见观众对李忆兰是多么喜爱。当年我是在大众剧场看这出戏的,当时李忆兰所在的北京市评剧团已合并到了中国评剧院。记得,我看的是日场戏,对剧情、演出情况早已淡忘。惟独一件事刻在脑子里至今难忘,那就是别出心裁的送观众退场情景。戏演到最后,大幕合上又二次拉开,演员谢幕之后,当观众在欢送曲中陆陆续续退场时,出人意料的以李忆兰为首的演员顾不得卸装,早已站在大众剧场前厅大门口,分列两排,面带笑容,鼓掌欢送观众离去。每个看戏的人,心里顿时热呼呼的,一下拉近了与演员的距离,都是在议论声中离去的。这议论是赞美、是祝愿。
        忆兰同志从1952年至1958年7月,排演了14出评剧,拍摄了一部古装故事片。她是在超负荷运转,全身心投入到评剧事业上的。而且还多次参加各项重大活动,象1953年参加赴朝慰问志愿军和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演出,1955年参加在芬兰召开的世界和平代表大会,1956年率团赴山东巡回演出,由她主演的剧目有《白蛇传》和《花木兰》等。她事事带头,处处严以律己,受到众人的尊重与爱戴。
        1958年,北京市评剧团与中国评剧院合并,李忆兰深知中国评剧院人才济济,自己必须要有新的追求,不能只满足已取得的成绩。忆兰对评剧的执著一如既往,矢志不渝,她拜时代艺人、评剧老表演艺术家喜彩莲为师,对评剧传统潜心钻研。剧院对李忆兰培养有加,为她选剧本排演了大量现代戏,配备最佳阵容,安排她与新凤霞张德福、马泰等著名评剧艺术家合作,使得李忆兰成为评剧舞台倍受关注的名角。她先后排演了《无双传》、《同志你走错了路》、《苦菜花》、《樊梨花斩子》、《南方烈火》、《阮文追》、《在烈火中永生》、《初升的太阳》、《三代人》、《南海长城》、《千万不要忘记》、《金沙江畔》、《花为媒》、《会计姑娘》、《琉璃河上红旗飘》、《送医上山》、《红色宣传员》、《祥林嫂》、《锯碗丁》、《樱花恋》、《喜神》、《楠竹夫人》、《古城除歼》、《法网》、《乔迁之喜》、《凤还巢》、《多情的河》、《劝爱宝》、《高山下的花环》等剧目,这些剧目都是她倾注心血之作。从以上这些剧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忆兰同志以排演现代戏居多,其次也排演了新编历史故事剧。不管她排哪一类戏,她饰演的人物形象都透着一股清新之气,有时代感,容易被观众所认同。在每出戏里都创造了不少好腔,这是她和音乐工作者不辞辛苦反复研究的结晶。她的演唱,抒展、明快、悠扬的风格十分突出,并在多年的积累、不断地实践中,形成了李派。
        李忆兰对艺术的执着,求新求精的追求从来没有间断过,她尊重传统而又从不墨守陈规。1962年,剧院决定对传统戏《花为媒》加工重排,从戏的主题到人物做了全新设计,由李忆兰饰演李月娥。因为此次重排不是一般的恢复老戏,是老戏翻新的尝试,又是和新凤霞、张德福等名家同台合作,虽然此前早有不错的演员饰演过李月娥,李忆兰接过剧本后反复研究。剧本整理者陈怀平提出“洞房”一场张五可夸李月娥之后,李月娥应有一大段夸张五可的唱段,这场戏才有看头,当时决定请老艺人张润石帮助加工这段唱,李忆兰便主动去王府仓评剧宿舍找老艺人张润石。张润石可是个能人,评剧初期在成兆才班社当演员,号称戏篓子,会戏多,能写词,性格又好,对人随和,李忆兰找到他说明来意,虽然张润石二话没说的应下来,忆兰仍不放心的看了张润石一眼,又叮嘱了一句,“叔,可快着点,等着排戏呢!”张润石不紧不慢地说:“中啊,过两天来取吧!”忆兰去取词那天,特意给老爷子带了瓶二锅头,张润石平时就是爱喝口小酒,忆兰进门还没开口说话,张润石就早把写好的词递给了她。他在一张信纸上,写了二十多句唱词,忆兰一看满心高兴,不但句数不多还挺上口,又是自己爱唱的“江阳辙”,而且每句词的上句字尾和下句的字头相接,忆兰从未见过这种写法,忙问:“叔,这段词挺新鲜,叫啥写法?”张润石吧嗒口烟笑了笑说“啥写法?拉大车呗!就是字头咬字尾。”这段词创腔后经李忆兰一唱,后来成了众人喜爱的名唱段。《花为媒》去长影拍电影时,李月娥的戏又有所加工提高。
        李忆兰是党一手培养出来的评剧艺术家,在她逝世10周年之际,我们怀念她,意在缅怀她对评剧事业的一片衷心,也是为了学习她的执著、进取的精神,把她创造的李派艺术继承、发展下去。可喜的是李派弟子刘慧欣早已将忆兰的代表作《张羽煮海》、《祥林嫂》、《拜月记》、《无双传》继承下来,经常演出,很受观众欢迎。愿李派艺术更加绚丽、多姿多彩。

2000年5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