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讲到,恽寿平活得这么丧,是因为把一辈子的美好都留在了画里,本篇文章我们继续来看他的画。 《春花图册》 恽寿平曾和好友王翚结伴前往虞山,归来后画了这套《春花图册》,共八幅,分别是绣球、月季、鸢尾、樱桃、芍药、桃花、萱花、牵牛,除牵牛花外皆有题画诗,或以女子喻花,或化用典故。虽然是恽寿平早期的作品,但已经可以看出他在勾染、设色构图、立意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国色天香》 《国色天香》共五开,选自故宫博物院藏《山水花鸟图》十开,是恽寿平40岁后成熟时期的作品,此时他的没骨画法已很精湛,整体风格已经形成。构图较为饱满,设色华丽但不失隽秀,格调颇为高雅。 此外还有《春意盎然图册》和《花果蔬菜图册》,都是恽寿平晚年非常经典的传世作品。此时他画的题材虽为日常普通花果,但已经将精湛的没骨技法融入了文人画的意趣,使呈现出的作品效果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雅逸。 《春意盎然》四开,选自旅顺博物馆藏《花卉册》十开。 这两幅选自《花果蔬菜图册》。茄子和葡萄都是绢本设色,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墨颜料在绢上的表现,都被非常清晰地复制还原。 册页这种形式,本就是案上赏玩之物,闲时喝茶随手翻阅,也是一种非常惬意的视觉享受。有这一本《醉美册页·恽寿平·花鸟篇》册页集在手,再也不用去网上苦苦寻觅大图资源,也不用专门跑到美术馆才能看到,在民国画事微店买一本就可以慢慢细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除了这本,还有惊喜。 画事君的最爱,不止恽寿平的没骨花鸟,心里住着个小男孩的齐白石,画起花鸟来也非常动人。他的《可惜无声》册页在北京画院展览时,根本看不够。 因此,我还要真诚地向大家推荐这本册页集,里面包括了齐白石《可惜无声》《活色生香》《绘声绘色》这一系列经典花鸟册页,高清印刷规格和上面恽寿平那本一样,都让人可以在家中近距离好好欣赏,观摹。 《可惜无声》册页是白石老人七十八岁时所作,共12帧,真迹要跑到上海龙美术馆才能看到。 此套册页最大的特点是虫草构思极其丰富,每一帧皆有两只以上不同品种的草虫。有的画面中草虫互不牵连;而有的则草虫相互萦绕;甚而有剑拔弩张、针锋相对的;亦有静候时机、捕而食之的。工整细致,天真有趣。 因此白石老人也特别喜欢这个册页,甚至题名为《可惜无声》,意指画中草虫不输于真实世界的草虫,只可惜无声。 齐白石素喜用龚自珍之诗句“活色生香五百春”,来形容画作饱含烂漫之情、天真之趣,所以他画了一本册页,题名为“活色生香”。但此香非为可闻可嗅之香,而是生命所蕴含的内在本真,是一种挺然向上、含蓄而华茂的意韵。 画册中还有白石老人虚龄九十三岁时画的《绘声绘色》册页,历时两年才画完。当时齐白石的三儿子齐良琨已病逝近一年,他思念爱子,于是动笔于子如所遗草虫画稿上精心补画花卉,其笔下情如潮涌,常画至枯笔,有沉雄纵横之气,堪称其大写意笔法之巅峰。此册在绘成之后,由齐白石老人将之送予良琨生前任职的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存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