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书灿教授的几本著作

 淡淡菊香csbi72 2018-03-30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从七雄并立到齐、秦东西对峙

一、魏国霸业的衰落与独霸中原局面日渐打破

二、魏、齐军事力量的首次正面大规模较量

1.魏围邯郸与齐南攻襄陵

2.桂陵之战:与魏国首遇军事惨败

3.魏惠王逢泽之会:难圆的霸业梦幻

三、马陵之战及魏国霸业的终结

1.南梁之战之初的两大阵营

2.马陵之战:魏、齐间又一次大规模军事较量

3.齐、秦对峙局面的初步形成

第二章  秦、魏军事冲突的加剧与魏、齐军事外交关系的调整

一、秦、魏军事冲突的加剧

1.秦、赵、齐共伐魏

2.功名湮灭千古恨:商鞅的人生悲歌

3.秦、魏岸门之战

二、惠施相魏及“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建议的提出及实施

1、惠施继白圭相魏

2.魏、齐间的重要外交活动

3.齐、魏“会徐州相王”

第三章  秦、楚大举伐魏及张仪连横策略的推行

一、秦大举攻魏

1.秦纳魏河西郡

①秦起用公孙衍为大良造及纳魏阴晋

②公孙衍攻魏取上郡雕阴

2.樗里疾攻克焦、曲沃

3.秦取汾阴、皮氏

二、魏“绝秦于楚”的战略构想及张仪的“劲魏”主张

1.魏“绝秦于楚”的战略构想

2.张仪“劲魏”主张及秦助魏伐楚的意图

三、张仪连横策略的推行

1.张仪游说助魏攻楚及连横策略的战略实践

2.秦归魏焦、曲沃及张仪连横策略的进一步推行

四、秦会龙门及秦惠王君称王

1.秦会龙门初行腊祭的目的和作用

2.秦惠文君举行称王仪式

3.秦承认魏、韩两君王号的外交意图

第四章  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与合纵抗秦

一、公孙衍去秦入魏及助齐败赵

二、张仪再度攻魏及散公孙衍合纵的军事外交活动

1.张仪攻魏之陕及巩固上郡的防守

2.啮桑之会及张仪对秦对齐、楚的外交活动

3.惠施“以魏合兵于齐、楚”的外交努力

三、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及合纵抗秦

四、“五国相王”后魏国与齐、楚之间的军事外交

第五章  列国间合纵、连横军事外交活动的全面展开

一、张仪散纵的军事外交努力与秦国农战政策的意义

二、张仪兼为秦、魏之相

1.惠施“以魏合兵于齐、楚”策略的失败及惠施离魏、楚入宋

2.张仪并相秦、魏及“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的连横政策

3、公仲朋促成秦、魏之和及韩“先合于秦,天下随之”的军事外交策略

4.张仪“以秦韩与魏伐齐”军事外交行动遇挫及惠施再度入魏

三、公孙衍再度相魏及五国伐秦的失败

1.张仪被逐回秦与公孙衍相魏

2.秦军反击与五国合纵伐秦的失败

第六章  秦对西南、西北地区的开拓

一、秦国建立“王业”问题上的两种不同意见

二、司马错攻灭蜀、巴

1.司马错灭蜀及对蜀地的管辖

2.秦灭巴及相关问题辨正

三、秦伐义渠及对西北地区的开拓

第七章  齐宣王破燕及中山攻取燕地

一、战国中期的燕国局势及齐、燕军事外交关系

1.由燕王哙禅让子之事件所引发的内乱

2.燕、齐军事冲突的逐步扩大

3.诸侯谋合纵伐齐存燕及军事外交失败

二、中山胜燕及司马喜攻燕“辟启封疆”: 兼析文献所记司马喜史事的真伪

第八章  五国攻秦不胜及韩、魏军事外交的失败

一、五国攻秦不胜及张仪再度相秦

二、公孙衍相韩、田文相魏及合纵行动

三、秦、韩浊泽之战及公仲朋“以一易二之计”的建议的提出与破产

第九章  秦、韩、魏和齐、楚对峙与秦、韩、魏连横形势的再度出现

一、秦大举围攻曲沃、焦及秦、韩、魏和齐楚的军事对峙

二、张仪谋划齐、楚绝交及秦、楚丹阳之战

三、秦、韩、魏大胜楚、齐及张仪连横军事外交的成功

第十章  连横军事外交的终结:秦攻取宜阳与楚怀王灭越

一、秦武王即位与张仪、魏章被逐

二、甘茂攻取韩大县宜阳

三、秦窥周室及“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战略构想及秦假道于周伐韩

1.东西周分治前后的周王室政局

2.秦城武遂及假道于周伐韩

四、楚再度围韩雍氏及秦师救韩

五、从秦、楚围攻魏皮氏到秦合魏攻楚

六、楚怀王灭越及对越地的管理

第十一章  孟尝君合纵齐、韩、魏计划的实施

一、从田婴相齐到田文奔魏

1.田忌离齐入楚与田婴相齐

2.“田文专权”与“田甲劫王”事件

3.田文出奔相魏的种种疑问

二、孟尝君约齐、韩、魏合纵攻楚

1.齐宣王力劝楚怀王合齐合纵攻秦

2.楚倍齐合秦与秦、楚黄棘之盟

3.从秦攻取魏蒲阪、晋阳、封陵及韩之武遂到韩、魏朝秦

三、秦、齐攻楚及秦、楚质于齐

四、秦、楚武关之盟与楚怀王被拘于秦

五、齐攻楚东地与齐国退兵

六、孟尝君相秦与楼缓代替孟尝君为秦相

第十二章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与秦、赵、宋和齐、韩、魏对峙局面的打破

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二、赵攻中山与攻掠胡地:兼论赵武灵王的人生结局

三、赵“结秦连宋”的外交策略及秦、赵、宋和齐、韩、魏对峙局面的打破

第十三章  秦、齐、赵三强鼎立及苏秦合纵五国攻秦

一、齐、燕大战及齐国残宋计划

二、秦国攻取韩、魏

1.秦国与魏、韩的伊阙之战

2.秦大举攻取魏、韩城邑与魏、韩国力削弱

三、赵、魏联合攻宋与秦攻赵梗阳

四、苏秦合纵五国攻秦及齐、秦取消帝号

1.帝王名号的变化:秦、齐并称西帝、东帝

2.苏秦推翻秦、齐连横攻灭赵国计划及其动机

3.苏秦发动五国合纵攻秦

第十四章  秦、赵主谋五国合纵伐齐

一、齐灭宋及秦、赵主谋合纵攻齐

二、乐毅为燕、赵“共相”而破齐

三、苏秦以反间车裂于市

 《合纵连横——战国中期的军事外交》,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11月出版,35字,28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乐毅破齐后的齐国局势

一、从淖齿将兵救齐到王孙贾刺杀淖齿

二、田单破燕复国与齐、秦东西对峙局面终结

第二章  秦、魏分取宋地与秦两围魏都大梁

一、秦攻取陶邑与首围大梁

二、秦重楚攻赵与白起二围大梁

第三章  剧战前夕的秦、楚战争

一、白起引水灌鄢及攻克楚之郢都

二、秦置南郡与楚徙都于陈

三、秦取巫、黔及江南地与黔中置郡

第四章  秦、魏间军事力量的再度较量

一、白起伐魏与魏冉围攻大梁

二、胡阳攻取韩、魏边界魏地与秦大败赵、魏联军

三、秦围大梁与魏入南阳以和

第五章  从秦、赵攻齐到秦国制定“远交近攻”战略

一、秦、赵联合攻齐

二、范雎相秦与秦昭王削去“三贵”权势

三、秦国制定“远交近攻”和“攻人”战略

四、秦攻韩太行道与秦散诸侯之纵

第六章  秦、赵剧战的全面展开

一、赵破秦于阏与

二、长平之战(上)

三、长平之战(下)

四、长平之战后的秦、赵军事外交与白起之死

五、秦进围赵都邯郸与魏、楚合纵救解的成功

第七章  秦、赵剧战后的六国动向

一、楚考烈王灭鲁与魏安釐王取秦陶郡、亡卫

二、燕军攻赵与赵两围燕都

三、燕、楚、魏三国攻齐与齐、秦间的军事外交

第八章  统一前夕秦国的兼并战争与两次五国合纵攻秦

一、并灭二周与初置三川郡

二、攻赵太原与韩上党

三、信陵君合纵五国伐秦与魏攻韩取管

四、大举进攻魏、韩与春申君合纵伐秦

五、统一前夕的秦、赵军事外交及秦攻赵救燕与助魏攻楚

第九章  秦灭六国与天下一统

一、并灭韩国,扼天下咽喉

二、攻灭赵国,邯郸为郡

三、王贲水灌大梁,秦据天下胸腹

四、王翦定江南,楚国一于秦

五、荆轲刺秦王与秦灭燕

六、王贲破田齐,海内为郡县

《天下一统——战国晚期的历史走向》,河南人民出版社,201412月,24万字,32




目录

 

第一章  《殷周制度论》新论——学术史视野下的再考察

一、学术界对《殷周制度论》的是非褒贬

二、《殷周制度论》论点体系的种种疑问

三、《殷周制度论》学理价值新论

第二章  民国以来井田有无之辨综论

一、20世纪20年代:井田有无问题首次提出与有无对垒各持一端

二、20世纪30年代:有无对垒格局渐次打破与以否定为主的总体倾向

三、20世纪40年代:专业历史学家积极参与下之肯定论渐居上风

四、1949——1979年:政治因素主导下肯定论“渐趋统一”与解说的分歧

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肯定论者的理论突破与否定论再度“活跃”

第三章  “默证法”与古史研究

一、20世纪以来“默证”方法在古史研究中的普遍运用及价值

二、古史学界对“默证之使用限度”问题的关注

三、默证法与未来的古史研究

第四章  郭沫若对古史辨的超越

一、“疑古辨伪”:郭沫若与古史辨的“不期而同”

二、“古史新证”:“二重证据法”的娴熟运用及超越疑古的方法论探索

三、“重建古史”:唯物史观的建立与超越疑古的学术实践

第五章  论郭沫若对罗、王之学的臧否

一、对罗王之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贡献与地位的肯定

二、对罗王之学若干学术局限与不足的指摘与补正

三、郭氏学术批判与自我批判的现代学术价值

第六章  社会史论战背景下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辩难

一、社会史论战背景下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中心的考察

二、社会史论战背景下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辩难

三、辨难的学术价值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七章  郭沫若与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论争——兼论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未来路向

一、20世纪30——40年代:从两周之际封建说向秦汉之际封建说的转变

二、20世纪50年代: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战国之交及战国封建论的建立

三、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学术界对郭氏古史分期理论的论辩

四、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研究的未来路向问题

第八章  “层累”说与古史重建——学术史视野下的考察

一、从顾氏有关尧、舜、禹地位问题的论述看“层累”说的科学性

二、“古史新证”视野下“层累”说的学术意义

三、对极端疑古“纠偏”与“走出疑古时代”背景下“层累”说的完善

四、新出土文献与“层累”说的当代学术价值

五、“层累”说与未来中国古典学的走向

第九章  论傅斯年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的理论与方法问题——重读《民族与古代中国史》

一、《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的学术思想与特色

二、《民族与古代中国史》的若干质疑与批判

三、傅斯年古史的评价问题

第十章  论蒙文通上古民族文化理论建构

一、《古史甄微》的著述背景、重要论点与学术贡献

二、现代学术视野下“太古民族三系说”重新审视

三、以五岳说演变及十二州疆域扩展证中国古代民族、文化西渐质疑

四、“上古”、“三代”文化论的逻辑疑难

第十一章  论唐嘉弘先生的学术贡献

一、先秦史

二、民族史

三、学术方法与学术思想的探讨

第十二章  目前古史研究中的“信古”、“复古”倾向评析

一、目前古史研究中的“信古”、“复古”回潮的倾向举证

二、“信古”、“复古”回潮是一股学术逆流,是古史研究的全面倒退

三、清除“信古”、“复古”思潮的消极影响,重建“古史”理论体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