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割据政权时期。十六国中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少数民族为主,这五个少数民族称“五胡”,又把他们的政权合称“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称呼来自于北魏史官崔鸿编写的《十六国春秋》而得名。当时不止十六国,还有许多政权。上次我说的是“成汉”,今天我们了解一下“前赵”前赵十六国时期政权之一,由刘渊建立,“前赵”的称号是史学家为了辨别两个“赵王”的政权加以区分的。刘渊(匈奴族)建立的史称“前赵(汉赵)”,也由少数民族石勒所建的称为“后赵”。前赵(公元304年至公元329年存在),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中第二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公元304年,刘渊在今山西省离石县继汉王位,国号为“汉”,公元308年,刘渊称帝。 公元319年,刘曜迁都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或“汉赵”。 公元328年,石羯攻打前赵,次年,杀刘曜、太子刘熙,前赵灭亡。 前赵历三君主,国祚二十五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