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网消息(记者骆蜜,通讯员蒋楚剑、孙晓言)“别人看到我脸上的瘤子都不愿意接近我,害怕我、歧视我。”90后小伙刘少达左半边脸被肿瘤完全覆盖,为凑钱手术在武汉街头吹萨克斯。获知此事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为其进行了公益援助,安排专家手术并减免手术费用。昨日,小伙子术后拆线,不仅脸上没有了巨大肿瘤困扰,而且人也变得精神许多。 肿瘤挡住左脸 小伙自强谋生 据了解,患者刘少达家住辽宁省建平县农村,3岁的时候左眼睛上长了一个瘤,被确诊为神经纤维瘤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瘤子也变得越来越大,最大的时候巨大的瘤子搭到脖子、挡住了半边脸。而且瘤子压迫到眼睛致失明,刘少达从小左眼就失去了光明。父母为了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在2008年操碎了心的母亲带着遗憾和愧疚去世。2013年他父亲检查出原发性肝癌晚期,带着不舍和不放心离开。 刘少达告诉记者,“因为脸上这个巨大肿瘤,从小被人投以异样的眼光,处处遭受到排挤和欺辱,也因此没能找到工作。” 08年开始,为了凑钱手术他开始流浪,先后到大连、广州等地摆过地摊,捏过面人,还自学萨克斯到街头演奏。今年5月刘少达流浪到武汉,在广埠屯等地摆摊吹萨克斯,然而每天的收入仅够维持日常生活。 刘少达手术前街头卖艺 医院免费手术 助其“旧貌换新颜” 根据武大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专家尚政军教授介绍,他是在广埠屯天桥上偶遇刘少达的,出于医生职业的本能反应,他主动上前询问情况,得知其有强烈的求治愿望但是家庭困难,尚教授便将情况汇报给医院领导。 经过长达三周的检查、讨论和病理分析,该患者所患面部神经纤维瘤正是该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的诊治范围。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尚政军教授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联合麻醉、放射、检验、病理等科室进行了多次会诊,商定手术方案、评估手术风险及做好应急预案。 6月22日,在赵怡芳教授指导下,尚政军教授、邵喆博士等为刘少达进行了“削瘤变脸”手术,术中切除的巨大肿瘤近15cm*9cm*9cm大小,术中输血800ml,整个手术持续约4个小时。术后已基本恢复对称的面部形态。 患者术后会诊 面部肿瘤基本切除 幸运两次眷顾 感谢好心人帮助 刘少达表示,这是第二次得到社会及医院的手术援助,《大连晚报》等媒体也报道过他的事情,呼吁社会帮助。 2008年他受到辽宁省一家公司捐助,进行过一次面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手术。9年后的今天又在武汉受到武大口腔医院援助进行手术,几乎减免了全部费用。6月26日,医师节之际,为此他心存感激手术医生,家人特意制作了两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分别送给主刀的尚政军教授及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 家属感谢信 尚教授指出,神经纤维瘤是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法根治,手术目的在于改善面部形态、提高生活质量。刘少达面部的神经纤维瘤可能还会生长,后期长大后仍需要手术。 |
|
来自: kanglanlan > 《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