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门推手的训练—雷世泰

 天地虚怀xia 2018-03-30

孙门推手的训练(一)打拳是基础—雷世泰

  前面几篇文章谈了对推手的一些思考,那么究竟怎么来训练推手?我将陆续就孙门推手训练方法谈谈自己的经验。 推手的训练方法很多,条条大路通罗马,别门和别人可能另有高招,我只做一孔之见,供他人窥豹于一斑.

  首先要从练拳入手。

  “练拳不推手,到死也没有”,而“推手不练拳,就是闹着玩”。体与用是永远不可分离的。体是知己功夫,用是知彼功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推手不能单独存在,离开拳的演练就舍本求末,不练拳光推手永远得不到拳的真谛,永远在皮毛,入不了门,所以说“就是闹着玩”,玩玩劲还是挺有意思的,但离拳还太远,离“拳与道合”就更远。

  有些人总觉得推手有意思,自己练拳太枯燥,而且推手还能够更接近实战。这都是误区。从任何意义上说,拳都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先打拳,后推手,多打拳,少推手,以拳为主,推手为辅。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推手在练什么,怎么练。

  即使抛开养生与技击,只从推手技能的提高来看,也是离不开练拳这个根本的。只要与人搭手,无论从身体上还是从精神上,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受迫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九要”“三害”“放松”“用意不用力”等等拳中基本理念的理解和体验就要与平时自己练拳时大打折扣,产生变形和扭曲,非常容易形成错误的动力定型,严重影响以后的提高。既然要“知己知彼”,先知己,才有可能去知彼,知己的功夫都做不好,谈何知彼?有人说,人好比是一个圆,圆内是你已经有的知识,圆外是未知而要获取的知识,你自己的圆越大,所获取的知识才能越多.套用到拳和推手的关系上,拳就是那个圆,我们要尽可能把自己的圆做大,才会有更多的可能去应对外面的未知.

  所以,孙门教拳不到相当程度是不能练推手的,一定练到脚下有根,手能开始放松,才能学习推手,否则肯定是顶牛摔跤。比较起来,脚下有根相对还容易些,只要下功夫站三体式,一定会有,而手上放松要困难得多,因为人在受到外力时的本能反应是用力而不是放松,这就需要在长期的盘拳架过程中去寻找、去锻炼,首先在自己练习时要作到,而后才有可能在与人交手时放松。

孙门推手的训练(二)单推手—雷世泰

  单推手。这是推手训练中最重要的一步,是一切推手的基础。

  单推手训练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专注,不用分心。无论对防守还是进攻方都是很有用的锻炼。

  对防守方来说,一对一地搭着手如果都看不住的话,那么对方两手一起上一定会手忙脚乱。

  反过来对进攻方来说,你只有这一个进攻位置,对方专门防御这里,全神贯注地防御你的这一只手,你就必须充分调动全身之意、气、力来寻机打破其防御,取得有效的进攻。

  这就要求一手带全身,全身聚一手,很有些象走剑,在前方较量的是剑,化也好,打也好,剑不能随便动,因为对方的剑始终在指着你,手法、身法、步法都只能随着剑动,运动你的全身其他地方去适应不断变化的双方形势,为自己创造更加有利的态势。所以,接触的只是一只手,较量的是全身。有人把推单手简单地理解为“杠胳臂”,用胳膊在那里较力,用不了多一会儿三角肌、三头肌就酸痛得不行,还觉得挺得劲,其实完全没有理解单推手到底是在练什么。

  推手,归根到底推的不是手上,而是脚下。正如歌词所说“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推的虽然是手,但手上不能用拙力,手上用的力越大,气越上浮,根越不稳。孙式的单推手就是以三体式为基本构架,重心的进退,脚步的进退都以不破坏、不远离三体式为要。

  虽然只用一手,但是起钻落翻、掤捋挤按却是一点也不能马虎,一个也不少,都要做到位。前面说的打立圆、用胯、走重心、守中和较量在脚下这几条孙式推手的特点在单推手中同样都要体现出来。

  在定步练习有了相当基础后,单推手就可以进入活步阶段,练身法步法。也就是在向前推出时前脚向前极力跨出一步,要有让对方被“噎住”的感觉,而后退时则后腿极力向后撤,撤得让对方有“够不着”的感觉。基本规则是,进,一定进前脚,撤,一定撤后脚,进前脚时前膝盖不能过脚尖,而后撤时要坐满在后脚跟上。另外的那只脚要随上,不可僵硬。

孙门推手的训练(三)手感——雷世泰

  推手的形式可以五花八门,从最简单的单手,到后来的活步、大捋,其复杂程度有很大差异,但其追求的核心内容却是同样的,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曰“找手感”。即让手产生感觉,产生记忆,产生自主能动性,而不是时时事事都要大脑来指挥,正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意之中是真意”也。不只是推手运动,即使是散手技击,快速激烈,更不是靠大脑时时事事指挥得了的,随机应变,因势而发,更要靠感觉,而且要是最简单、最直接、最快捷的感觉。打球要手感,踢球要脚感,在电光石火般的一刹那,没有预判和精确计算的时间,只有平时练就的一点感觉,本能地做出反应。

  感觉是什么?就是“感”而后“觉”,把外界刺激“感”到自身并通过“觉”来作出正确的反应,用感性而不是理性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本能反应。人体许多非常复杂的活动都是在人本能支配下完成的,而不是靠我们有意识的指挥完成。我们每天走路,每一步的保持平衡都不是想过以后决定的,从头到脚在自发地维持平衡让我们不摔倒。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重复无数次的咀嚼就是舌头、牙和口腔的所有肌肉极为精巧的配合,不用我们指挥,除非哪里有病了,比如牙疼要有意避开痛处时,才需要特别关照,而且还难免有咬舌头之类的误伤。我们上楼梯时,不用眼睛去精确测量,每迈一步都是不高也不低,既不会把脚抬得高高的,也不会抬得不够。骑自行车也是。我们练拳就是要把本来不是本能的拳术动作变成我们的本能。本能就是自组织能力,就象人体具有自身免役能力和自身修复能力一样,人作为一个运动系统,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能力,寻找手感就是培养我们在推手实践中的这种能力。

  单推手形式最简单,旁驽分神之处少,所以更利于练习找手感。

  手感第一位的是听劲,即把对方的来劲感觉出来,大小、方向、作用点、变化------,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手的接触上感知出来,也就是“听”出来,前人用“听”来形容真是太有想象力了,完全排除了视觉的作用,至于是否真的是靠“听”出来的并不重要。古人说要“格物致知”,手挨手的听劲就是在“格物”,所谓“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手一接触,对方的功力、意图便感觉个八九不离十,全凭手这个传感器。没有这一步,其它的就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想听得到,先得贴得住,挨都挨不上边谈何听劲?

  而要贴得上、听得出,自己的手(乃至全身)就都要松柔,随得上对方,就象铁道游击队扒火车一样,你必须在某一时刻让自己和火车同步才有可能扒上去,而推手听劲的难度并不亚于扒火车,因为火车再快只直线前进,不会突然改变运动状态,而人是会的。这又回到老话上,先知己,再知彼,先学会控制自己,然后才有可能随上别人并进而控制别人。

  要想做到松柔就从自己练拳开始,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先学会松柔,然后再到推手对练中去寻找感觉。开始学时不急于听出别人的劲,而只要求尽可能随上对方的动作,久之手上自会有感觉。

  有了听劲的能力后,就要在擎、引、松、放,也就是接、化、蓄、打这四个攻、防所必经的阶段中锻炼手的感觉。拳经云:擎开彼劲借彼力,引到身前劲始蓄,松开我劲勿使屈,放时腰脚认端的:

  擎时手感重在大小,不丢不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简单的量化就是你用多大力我就比你的力略小些,在擎住(也就是掤住)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力,换句话说,就是有抵抗地后撤;

  引时手感重在方向,要引向有利位置,而不能“引狼入室”,把自己噎住,引的目的是落空,哪里能落空就向哪里引;

  松时的手感要空而不丢,既能卸掉又保持接触,势如滑坡,如水之顺流而下,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有控制的放空,让其按照我的引导方向落空而去;

  放时手感在全身,不在一手,要凝聚周身之合力于手上,手只是个传感器,手本身一定不要发力。

  练手感最主要的是找感觉,而不是完成动作。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动作,是常规教推手一定要教的。没有正确的动作是不行的,但只有动作只是形而下,找到感觉才是形而上。动作要越练越抽象、越模糊,而感觉则正相反,要越具体、越详明,从有形有象入手,练到无形无象。推单手,无论走横圆也好,走立圆也好,都是手在转圈,从手转练到身转,从身转再到气转,把自己练成一个能旋转伸缩的气球,找到球的感觉,才是我们推单手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说,虽然是一只手在推,练的却是全身的感觉,可谓形简意赅。

 

孙门推手的训练(四)打轮——雷世泰

  有了单推手的基础再练双手打轮就容易多了,双手和单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仍然是掤捋挤按,仍然是擎引松放,仍然是打圆。  

  双手打轮是推手最常用的形式,其实推单手也是在打轮,只不过双手来打更符合推手实战,有双手不用而只用一只手,没有这样的傻瓜。那为什么还要训练推单手而不直接练双手呢?确实有很多人是直接从双手开始的,但我主张先练单手,理由在前文已经讲了,再添加一条,那就是,真正实战中单手接敌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双手,一般接手都是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两手同时接的可能不大,总是一手先接,接到后剩下才是两手配合破招进招的问题,如果一手的感觉没找好,还要等另一手上来才能动作,就已经慢了半拍。俗话“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注意是“一”伸手,而不是二伸手,一伸之下就要吃住对方,我的劲就要透进去,就要开始控制对方,不必非要另一只手也加入。拳家有句话叫“忌双手齐出”,就是要“留一手”、“留后手”的意思。

  学习打轮最要紧的就是要先把双方的手打成“轮”,要圆,要转起来,要转得圆滑,没有磕磕绊绊,没有棱角毛刺,没有凹凸不平。一上来一定不要争胜负,也不要去计较掤、捋、挤、按的动作和效果,先把手转起来,手的路线转对,有人说那不是摆样子吗?是,初学一定先把样子摆好,俗话说:象不象,三分样,样子都摆不好,更别论其他。须知,我们现在采用的打轮训练法,是多少前辈实践总结出来的,事实证明也是行之有效的。看起来很刻板,很单调,并无出奇处,没有引进落空,没有四两拨千斤,而且大多数人心目中对推手的期望距离较大。

  这只是表面现象。

  手按照一定的位置和一定的路线来打轮至少有三个目的:一是找准手位;二是找准手感;三是找准转换时机。

  一,手位。(也包括身位、步位)从理论上讲尽管是千差万别,但是都是从最基本的变化出来,就象万变不离三体式一样,最基本的就是最重要的,打轮就是推手中的三体式。一个进退往复中,完成掤捋挤按四种手法的转换,四手之间的位置非常重要,哪里应该接哪里必须很准确,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不是教条,而是大有深意。打轮的动作设计非常精密,可以说是一丝不苟,你不按它做就一定会出漏洞,比如做“挤”时,一手在前,手背、小臂向外,另一手则扶在前臂里面,形成支撑,两手合围成圆,如果后手不到位,那么前手的分量便会大大减少。各家太极拳的“挤”动作不尽相同,有手背对前的,有小臂向前的,有小臂平举的,有小臂斜向前的,后手有撑在手心的,有撑在小臂的,但后手要和前手合住不能散则是都一样。关于打轮的技术细节这里不多讲,如有需要以后专文分解,此处只举一例说明手位的重要。它虽然只是形式,但决不是无足轻重,就象打拳套路,用起来可以千变万化,但打拳的正确动作只有一个。

  二,手感。在打轮中和推单手一样,最后要成圆成球,但首先就要轻柔起来。往往初学者都是手太重,犯顶劲,即使不是想推动对方,也是怕被推动,所以干脆顶住。在前面关于听劲的文章里已经说过,找手感就是练听劲,而练听劲首先就得轻,手重了、手硬了都是送给人家去听自己。在轻柔的前提下,试着去感觉对方的劲路,大小、方向、变化等等,最后就是让自己能跟上对方的运动,甚至能提前预判出对方的运动。

  三,转换时机。在打轮的一进一退的往复之中,双方各完成掤捋挤按四个动作,也就是说有四次转换的关键点,我们所要练习的就是在转折点上无缝连接,尽可能圆滑地转换,不出棱角,没有凹凸,就象上了润滑油一样才好。除了手位正确,手感灵敏外,重要的是找准转换时机,懂得舍己从人,顺势而行,只有顺势了,才能转换得好,而推手的成败关键几乎全在转换上,如果说“擎、引”是过程,那么“松、放”就是转换,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通常所说的“得机得势”,“势”是形势,双方的相对空间位置,而“机”就是时机,是时间位置,空间和时间都合上,才有可能取胜。

  打轮不是比赛,不存在输赢,它只是个练习方法,最好是先由熟练的人领着来打,初学者尽可能随上,先不用管什么掤、捋、挤、按谁是谁,能随上就行,不管你怎么动,我都能跟得上,丝丝入扣,手手到位,这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了。即使两个人都不很熟练也没关系,两人都不要使力,先把路线走对了。文化大革命中有几句最时髦的话,就是“路线决定一切”,“路线不对,干劲越大,离毛主席革命路线越远”,“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打轮的训练也可参照这个理念,路线第一,一定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前辈高人设计这样的路线是有深刻意义的,照着去做必有好处。

  常见有人不耐烦“刻板”地打轮,总想散开推,总想见个输赢。散推当然是对的,但最重要的基本功一定是在打轮中练出来的,离了这个环节,基础不扎实,即使散推也是“野狐禅”、“乱弹琴”。

  打轮的要求:手越来越轻,份(进退的空间距离)越来越大,身越来越活,轮越来越圆,转折越来越滑,神气越来越足,打出越来越接近的球意。

推手的训练(五)采挒肘靠——雷世泰

  通常的说法是:掤捋挤按为四正推手,而采挒肘靠是四隅推手,似乎是从方向上来区分的。

  难道它们的分别真的只是方向吗?

  先看四正。掤,决不是某一或某些方向上的动作,而是四面八方的,哪是正,哪是隅,分得清吗?捋,在实际操作中的最基本原则是顺着对方的来势向着落空的方向顺着捋去,没有(或极少)正向着自己身上捋来的。挤和按都是走斜向,斜下或斜上,如果从平面方向上来看似乎可以是正的,但从垂向上看就显然不是了。因此,说掤捋挤按是“四正”恐怕不那么理直气壮。

  再看四隅。采,自上而下盖住对方为采,可以是实控,也可以是虚敷,取其势耳,并无平面上的方向性可言。挒,横向牵动,自内向外撕开之意,并无严格的方向性。肘,可以是任何方向上的运用,靠,只要躯干(而不只是肩,这一点很重要)靠住都能发,同样没有方向性。所以,硬说采挒肘靠是隅,似乎有些委屈。

  所以,我们不能从动作的方向性上来理解“正”和“隅”的含义。正者,大也,正大光明,堂堂正正,都有广大开阔之意;隅者,狭也,就是角落局促之地,相对狭小。所以,这里的“正”实际是指在开阔场所使用的大动作,应该是一臂或两臂距离以上;而“隅”则是指在相对狭小场地使用的小动作,贴身近打。这才是正和隅的真正含义。换句话说,四正的动作都大,大开大合,走大轮,而四隅都是小动作,近身甚至贴身而动,狭路相逢,局促之地,施展不开大动作,只能用小动作。所以,不能从外形上来区分和定义掤捋挤按和采挒肘靠,它们的区别是有的,就是大开大合的远距离作战与贴身近战的不同。有人说是劲力的不同,也不完全。贴身近战用弹抖劲或惊弹力为多,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蓄力和发力的空间,不用身上的短劲不行,但是不等于说掤捋挤按就只能发长劲,发不出惊弹劲。实际上任何动作都可以发不同劲力,就看双方的形势和需要以及个人的功力了。

  在实际应用中四正和四隅手是经常混合起来用的,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灵活转换。比如在由捋转按时,如果对方无异动则我正常变按手,可是若其有异动,则我先采后挒就是必然的。再如,由挤转掤时,若对方不回按却继续后捋,则我必然前进以肘击之或更近而靠之。总之,怎么用,何时用,要看形势,但两者之间没有截然的鸿沟。

  再多说两句。采挒不是开合那样的大动作,而是手腕转动引带出的小动作,里裹外翻就是一个采挒,裹为采,翻为挒,劈拳中的起钻就是一裹,虽然是向上钻,实际是压住后上锉,因而也就有采意含于内,这是接手的重要手法。劈拳劈出去是两手同时落翻,就有挒意,特别是后手。炮拳两手是前手钻翻、后手直击,也是同时外翻,故仍是挒劲。在拳中还常常是采挒合一,一手采,另一手就挒,比如形意拳中的钻拳、横拳、八卦拳里的搬拦都是采挒合一的动作。

  肘是不能单独用的,上来就用肘一定打不到,必是用手不成,或者对方过分吃重在我的手上,则我便可就势舍手进肘,同样,进肘不成便可就势用肩,当然,靠不只是能用肩,从肩到胯的任何部位都可以用靠打,靠的关键不是哪个部位挨着对方,而是要用整个脊椎发力,不能只是肩或胯的摆动或扭动,说到底,是要让重心动起来,砸向对方的重心,自己的重心动不起来或没砸到对方的重心,都靠不出好效果来,这与挤有很大的相同处,可以说靠就是贴身的挤,而挤是不贴身的靠。

推手的训练(六)活步与大捋——雷世泰

  初学推手时以定步为起点,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推活步的,这也是由简入繁、由易入难所必经的程序。

  单推手阶段就可以练习步法的进退,向前推出时进步,进前脚;向后撤时退后脚,步子要大,极力进退,进,要噎住对方,让其跑不掉;退,要让对方够不着。久而久之,身法步法必非常灵活,至少顶能顶得上,丢能丢得开。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进步时后腿要跟上去,不要成弓箭步,而退步时前腿则要随回来,不要留得老远,以至妨碍重心不能坐满后脚跟,并且扭伤膝盖。

  打轮的活步练习先从一步开始,用推单手的步子,挤按的时候进步,掤捋的时候撤步。待纯熟后改为进三步撤三步,加大活动空间,唯一要注意的是,仍然是进要先进前脚,撤要先撤后脚。

  在目前所见到的视频里采挒肘靠似乎只有活步推法,也是进三退三,和打轮的活步一样,不同的只是脚步走弧形罢了,从动作外形看特点并不很鲜明,与掤捋挤按区别不大。其实以我的拙见,采挒肘靠离开掤捋挤按几乎无法单独推,一定是在掤捋挤按的打轮中结合着才有可能用上。

  这样说就又牵涉到另一个似乎约定俗成的说法,即四隅推手又称为大捋,也还没见到对此说法的异议。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没有从头到底详细考证研究过前辈们这样说的原因,但总觉得说四隅推手就是大捋,理由并不太充分。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所有文章中所说的一切仅仅针对孙式拳而言,对其它各门派并无发言权。我所学的大捋主要就是捋和挤两手,捋的人用双手(一手拿腕,一手拿肘)推拖着对方走去,而被捋的一方用一手做带和领,随上对方的劲并俟机反捋过去,双方实际走的完全是八卦的推拖带领步法,捋的人可以用捋按也可以用采挒,被捋的人可以用掤挤也可以用肘靠,视距离的远近和双方的形势而定,没有一定之规,而且多数只在动作的转换时才用。

  还有人说,不仅有大捋,还有大掤、大挤和大按,四正手都有大走之法。我努力搜寻很久,终未找到确凿的证据,没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明确这样论证过,更没有见到过任何人这样演示过,故一直心存疑惑,但不敢贸然言之,立此存照,以待达人。

推手的训练(六)活步与大捋——雷世泰

  初学推手时以定步为起点,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推活步的,这也是由简入繁、由易入难所必经的程序。

  单推手阶段就可以练习步法的进退,向前推出时进步,进前脚;向后撤时退后脚,步子要大,极力进退,进,要噎住对方,让其跑不掉;退,要让对方够不着。久而久之,身法步法必非常灵活,至少顶能顶得上,丢能丢得开。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进步时后腿要跟上去,不要成弓箭步,而退步时前腿则要随回来,不要留得老远,以至妨碍重心不能坐满后脚跟,并且扭伤膝盖。

  打轮的活步练习先从一步开始,用推单手的步子,挤按的时候进步,掤捋的时候撤步。待纯熟后改为进三步撤三步,加大活动空间,唯一要注意的是,仍然是进要先进前脚,撤要先撤后脚。

  在目前所见到的视频里采挒肘靠似乎只有活步推法,也是进三退三,和打轮的活步一样,不同的只是脚步走弧形罢了,从动作外形看特点并不很鲜明,与掤捋挤按区别不大。其实以我的拙见,采挒肘靠离开掤捋挤按几乎无法单独推,一定是在掤捋挤按的打轮中结合着才有可能用上。

  这样说就又牵涉到另一个似乎约定俗成的说法,即四隅推手又称为大捋,也还没见到对此说法的异议。我才疏学浅,孤陋寡闻,没有从头到底详细考证研究过前辈们这样说的原因,但总觉得说四隅推手就是大捋,理由并不太充分。需要说明的是,我在所有文章中所说的一切仅仅针对孙式拳而言,对其它各门派并无发言权。我所学的大捋主要就是捋和挤两手,捋的人用双手(一手拿腕,一手拿肘)推拖着对方走去,而被捋的一方用一手做带和领,随上对方的劲并俟机反捋过去,双方实际走的完全是八卦的推拖带领步法,捋的人可以用捋按也可以用采挒,被捋的人可以用掤挤也可以用肘靠,视距离的远近和双方的形势而定,没有一定之规,而且多数只在动作的转换时才用。

  还有人说,不仅有大捋,还有大掤、大挤和大按,四正手都有大走之法。我努力搜寻很久,终未找到确凿的证据,没有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中明确这样论证过,更没有见到过任何人这样演示过,故一直心存疑惑,但不敢贸然言之,立此存照,以待达人。

推手的训练(七)辅助练习——雷世泰

  除了站桩、打拳和与人实操外,一些辅助方法对推手练习也是很有用的。

  蒙上眼睛,盲目练习法。两人都把眼睛蒙上,不用看,全凭手的感觉来动,无论推单手还是双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

  两人各以一手按在对方的胸部,另一手扶在对方来手的肘部,脚步站定,双方的手脚都基本不动,但攻防尽在其中,对方推来时我既可用含胸化之,也可以用前推的 手先敌出击,或两者兼用,或攻或守,或以攻为守,或以守为攻,全凭感觉去掌握时机,因为手脚都不动,所以最能够体验“彼不动,己不动,彼若动,己先动,意 在人先,后发先至”的滋味。

  抖大杆。大杆被抖动起来后,惯性很大,人需要用全身的力量来控制,使自己不被带动。我爷爷的两根大杆都是两丈五,根部有茶杯口粗,稍节也有鸡蛋粗,抖起来 力量极大,但现在的大杆都不够长,也不够粗,惯性便小许多,可以补救的方法是在秆子头上绑沙袋,加重量,聊胜于无。一根抖得顺遂了,再抖两根(双手各 一),但无论怎样抖,都要以发力顺畅、四肢通达、行气活泼为准,不以重量为要,更不能憋着气专务重量,与其那样还不如去举重。加重量是为了增加我们本身的 体能,一定要循序渐进,以不伤身不伤气为准。摔交的一些方法就很值得借鉴,比如拧棒子、抖崩子、扔石锁、玩沙袋等,有重量,但不唯重量,练的是周身的协调 整合之力。

  桩功的练习。我们用时的桩是活桩,即不仅看你在静止时能站出多大的力量,还要看在对方推拖冲撞等情况下你能发挥出多少,也就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及时调整自 己把平时的桩功用上。这里面就还有个反应的训练。方法:以三体式站好,胸前加个防护垫(没有专业用品有沙发靠垫代替也行),让别人从前面以双手猛推(甚至 用身体冲撞都可),能硬抗也好,能卸点力来接更好,总之你要尽可能抵抗住对方的撞击,久而久之,对方来袭无论多迅猛,都不会害怕,也知道如何应对。逐渐把 防护垫减薄,最后不用它也能应对自如,就把眼睛蒙起来,做同样的练习。正面的练好,还可以练左右和后面的冲撞。这个练习对进攻和防御双方都同样有好处,一 个练打,一个练挨打,都有收获。

  总之,辅助方法有很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但无论如何,不能喧宾夺主,还是以多练拳、多与人实操推手为主,辅助毕竟只是辅助。

  赵小燕女士摄于1966年,当时剑云先生52岁,她的手给人的感觉就是棉裹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