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春要注意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

 昵称54046395 2018-03-30

溃疡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猕猴桃生产的毁灭性病害,溃疡病来势凶猛,危害巨大,严重制约着猕猴桃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有效控制猕猴桃溃疡病,指导服务农业生产,小编整理猕猴桃溃疡病的相关知识及综合防治技术,供广大果农参阅。 

发病规律

猕猴桃溃疡病属低温高湿性病害。耐低温,对高温适应性差,在5℃下可以繁殖,15-25℃为最适宜温度。适宜温度下,病害潜伏期3-5天,一般感病后7天可见明显症状。30℃下短时间也可繁殖,但经过39小时即死亡。染病叶片在5℃下可出现病症,15℃下病斑迅速扩大,28℃时开始受抑制,30℃以上则不发病。一般发生在春季伤流期、开花期和秋季。春季平均气温10-14℃时,如遇大风雨或连日高湿阴雨天气,病害易流行。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5月份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减少。此时期如遇长时间低温阴雨,常导致病害流行。

病害症状

病菌主要在病残体或树体病枝上越冬。冬季症状不易被发现,细心观察可见枝干上有白色小粒状菌露渗出。早春,气温适宜时,病原菌从病部随菌脓溢出,借风、雨、昆虫或农事操作工具等传播。枝干发病初期首先浸出细丝状黏液,进而变成青白色至暗红色的树液流出,病枝不易发芽,即使发芽,不久便枯萎。当病斑扩大1厘米宽,数厘米长的条斑后,病部开裂,皮层和木质部分离,病斑周围变为暗褐色或黑色。大部分树体染病后,在春季伤流期,皮层会渗溢出铁锈色的胶状物,此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进入展叶期之后,随气温升高,病菌繁殖逐渐缓慢,发病减轻。此时,部分病菌会侵染叶片,在叶部形成枯斑点,斑点周围形成浅黄色晕圈。

 溃疡病侵染前期 

溃疡病侵染中期

   溃疡病侵染后期

防治策略

早春猕猴桃树发芽之前全园喷3-5度的石硫合剂或链霉素1000倍液,螯合铜制剂,3月中旬再喷一次。仔细检查树体,重点检查伤口、芽眼、枝叉处及旧病部位等。若有伤口或病斑,发病轻、未造成皮层环剥的,应彻底刮除病斑或在病斑处及周围健全组织(特别是病斑背面)涂药控制其扩展;发病严重的,应在健康组织以下处剪、锯除。刮除后涂药范围应大于病斑范围2-3倍。应将刮下的病皮或剪下的病枝带离果园集中烧毁,所用剪锯、刮刀在每处理完一个感病枝蔓后都应及时用75%酒精等进行消毒处理。刮(划)治应在阴天或下午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