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半山翁丁亥 2018-03-30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改造之前的前门外大栅栏东口。据说,这大栅栏所在地——廊坊四条,自明代开始,便已成为京师外城的商业繁华区域。待到大清康熙年间,为了防止偷盗、维护治安,清政府决定——外城也要像内城一样,在各条胡同口安装栅栏。而繁华的廊坊四条,由于商号过于众多,所以修筑起来的栅栏,也比别处要大。因此,民众把这里称之为“大栅栏”。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与大栅栏一街之隔的,是同处在前门外的粮食店街胡同。于我的脑海里,对这条胡同的印象——早已有些模糊了。相比较而言,开设着“天兴居炒肝店”鲜鱼口胡同,更加让我记忆犹新。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未改造以前的大栅栏商业街。其市容市貌,与如今并无多大差别。只有走出商业街,你才会感受到——那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这是扩路之前的老牛街。无论机动车,还是自行车,抑或行人,都是在牛街清真寺——与大影壁墙之间穿梭而行的。如今再走走这条街,或许你会发现——影壁墙与清真寺之间的道路,竟是如此地狭窄,可当年,却一点也感觉不出来。伴着牛街地区的扩路,所导致的——是大量的平房与四合院随之消失。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这条满布着牛羊肉“床子”的喧闹街巷,如今——早已存留在老牛街居民的记忆深处了。曾经被誉为是“清真食品一条街”的输入胡同,正是由“熟肉胡同”更名而来。只可惜,在2001年的街区改造过程中,这处散发着浓浓的肉香之地,被彻底改变了模样。当然,吐鲁番餐厅、洪记小吃店、宝记豆汁店还都在,创业未久的“老城伊锅”也能聚敛来不少人气。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此乃刘心武笔下的那个“钟鼓楼”。直到90年代初,钟楼与鼓楼之间的广场,还被大片的民房所占据。在那个时候,尽管新式的服装早已流行开来,但倘若你嫌冷,披上一身“军大衣”,也不算有多落伍。这就是新旧时代交替之中的北京。(别看军大衣有点儿“土”,但穿上它,确实分外地暖和。这种体型宽大、不分男女的服装,整整温暖了几代中国人。)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后海东北角的烟袋管斜街。此图乃是胡同改造前的景象。虽然有个时髦的“台球厅”夹杂于其间,但“老张家”、“老李家”,该住在哪儿还是住哪儿。那时的后海居民,都生活得实实在在——不为让客人来拍照,不必在外人面前显示什么“传统文化”,也不用讨论如何“接地气”。早上起来蹲茅坑,解手出来,相互一打照面,准是一句“吃了么您内”。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90年代初的后海银锭桥。话说在二十年前,这后海一带,还没有那么多的酒吧、咖啡馆。京城的百姓们,安安静静、舒舒坦坦地在这里居住生活着。他们一早起来,上厕所、买早点、晨练、遛鸟、钓鱼、放鸽子。待到午饭之后,便支起躺椅,泡好一壶茶,自得其乐地观望着后海,以及对岸的景致。看迷了,就美美地睡上一觉。现如今,这些后海的居民们,生活条件大凡比原来好了许多,但曾经拥有过的那份悠闲,几人还能安享呢?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东岳庙前的琉璃牌坊。在90年代初,这座牌坊的三处门洞,还都是可以过车、走人的。不像如今——围着栏杆,被整体地保护了起来。牌坊前的小平房,如今已由停车场所取代。而牌坊中心门洞内——那座东岳庙的鼓楼,依然清晰可辨。这似乎在提示我们——该图片所拍摄的时间。因为于此前不多年,东岳庙还保留着庙门。后来,出于扩宽街道后会阻碍交通的考虑,庙门被无情地拆毁了。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这个老式的公交站牌,上面标注着“7路”公交车的每处站点。90年代初的7路公交车,与如今的线路无甚区别。只是车辆款式不同而已。图片中的站点,是民族文化宫。这里的具体位置,乃是昔日之二龙坑,解放后的二龙路。著名的二龙路中学,便在这一带。北京本土小说大家王小波,就毕业于这所——与教育部有着莫大渊源的西城区重点中学。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故宫筒子河边的早市。这种景观,在现如今——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对于二十年前——生活在此的北京市民来说,可谓是其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再多,也不能妨碍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那会儿北京市政府的态度也很明确——政府该管的管;管起来麻烦的,就统统让利给老百姓算了。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90年代初,位于故宫午门洞口——那汹涌澎湃的参观人群。当年的故宫,还远未达到要限制客流的地步。所以,也就不存在从“午门进、神武门出”的“不许走回头路”之硬性要求。而当年的故宫,无论是文华殿,还是武英殿,都还属于未开放的区域。这就更不要提——如今早已游人如织的慈宁宫及慈宁花园了。

图片北京中的90年代初:申哥寻访老北京系列之卅九

北京的老胡同,按照大元朝时留下的尺码,其宽度为9.24米。这个距离,对于行走与采光,都有着莫大地好处。由于房舍大都低矮,所以——赶上冬季“老爷儿”(太阳)出来,天气晴好。整条胡同里,便洒满了暖暖地冬日阳光。午后歇罢了晌,出来走走,那才叫一个舒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