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训学校股权问题

 奥迪A60eph4izt 2018-03-30
王老七唠合伙 2017-04-11 12:57:41

最近经常有校长来咨询我股权的问题。

第一类是外面的人想投资,占一定比例的股权。

我的观点是:外面的人除非可以为你提供品牌,老师培训,课件教材,招聘,团队建设方面的支持,否则不要轻易拿别人的钱给出股份。

教培行业发展的瓶颈不是资金,也不是各种资源,而是人才,我们一定要珍惜手里的股权,今后要用股权(或者分红)去吸引优秀人才全身心地投入我们的事业,学校才能做大。现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要给股份,就给钱。

比如,什么人有教育局的资源,或者是公立校退休的校长,说是可以帮我们招生,愿意投资,是否可以给股权?

我的观点是:校长在招生困难的时候,很容易高估了这些资源的作用,其实也就是招揽种子用户时有点作用,最后学校的发展,还是得靠我们自己的质量和服务,就是种子用户其实也可以通过低价引流课来解决。

如果不能全职做,只是出钱,或者许诺对接资源的,都不要给股份,真的需要他们帮忙,另外想办法,可以签个项目合作协议,从项目收益中给提成。一旦给出股份,以后很难收回,麻烦很多。

但是,如果自己是小机构,当地有品牌的大机构希望参股,我认为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大树底下好乘凉,资源共享,抱团取暖,对双方有利。当然前提是双方的价值观契合,才能走到一起,没有这个前提,就不可能合作共赢。

培训学校股权问题

第二类是内部的骨干老师想投资,占一定比例的股权。

校长比较动心的往往不是对方出资,而是可以因此栓住骨干老师的心,一起创业发展。

这又分三种情况。

一种是新开校区占股份。

我认为比较好的办法是根据对方的能力和经济条件,请他(她)出资10%到30%,投票权(决策权)还是在校长手里,不过可以给到20%到60%的分红,能力强,占股比例可以高些。

在理论上,学校要拿到决策权,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尽可能要尊重骨干老师管理学校的意见,否则对方感受不好,就不可能尽心尽力合作愉快。

第二种是老校区占股份。

具体方法可以参照第一种,只是老校区的估值问题需要解决,建议按年利润的5倍计算。

计算利润的时候,要注意在成本中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以及考虑税收问题,有些学校财务不规范,看上去利润很高,实际上没有那么高。

第三种老校区还没有什么利润

这种情况只能相互协商,校长过去的投资金额可以做一个参考。

邀请骨干投资占股需要注意几点:

1、双方的价值观是否契合?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方面能否达成一致?是否会急于投资回报?

2、对方是否有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如果出现亏损是否会心态很不好?

3、对方是否有管理能力?还是仅仅只有教学能力?股权很珍贵,只有具备管理能力的骨干才值得给股权。

4、要设计好退出机制,对方如果离职,学校有权原价收回股权。

以上说的只是一般情况的一般处理,关键还要看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给股权必须要慎重,特别是对方出资的情况,如果成为股东后对学校的作用不大,校长后悔想退股,也处理起来很麻烦,给别的骨干老师看到,无法站在校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也会有不好的感受。

培训学校股权问题

新校区给股份比较容易,而且利润要大家做出来才会有,股份能起到比较好的激励作用。

老校区股改比较难,每个人对学校的贡献难以量化,而且以前贡献大,以后未必贡献大,如果利益过多倾斜给老人,会阻碍新人的积极性,更何况骨干老师大多数都是教学能力强,带团队的管理能力也不太好量化。

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处理方法:不给股权,给分红。

可以按分校核算,也可以按项目组核算,按分校核算需要分摊总部的管理费用。

按项目组核算怎么做呢?

比如语文数学英语,按学科分成几个项目组,每个项目组独立核算利润,学校按一定比例给到项目组的几个骨干去分。

项目组的营收必须是消耗课程,成本方面,人力成本归哪个项目组的比较清楚,不太好办的是需要各项目组共同承担的房租,行政等开支,可以按营收比例来分摊。

亲兄弟明算账,建议每个月都把核算结果给到各项目组的负责人。

股权问题关系到学校利益的分配,做得好,大家的积极性高,做得不好,麻烦多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