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首届实施“公民同招”,教育人士纷纷各抒己见

 昵称815848 2018-03-30



日前,上海公布了《2018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公民办小学入学报名阶段,符合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家长,必须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进行入学报名,明确选择“公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小学报名”。其中,公办小学网上报名时间为4月26日-5月3日,民办小学网上报名时间为4月26日-4月28日。


对于这一政策,中小学校长和相关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长汤林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为就近入学提供有效保障

上海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后,一些家庭将面临新的抉择。我认为学生和家长不需要过度焦虑,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为学生和家长就近入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连续多年的上海“绿色指标”测评数据显示,公民办小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没必要纠结选择公办还是民办。近年来,上海大力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集群发展、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上海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水平在不断提高。


就近选择公办小学,除了质量上有保证,离家相对较近也是一个有利因素,这样孩子的睡眠时间得到保障的机会就比较大。如果要选择民办小学,一定要看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是不是适合孩子。当然,无论是选择就近公办还是民办,都要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各自的优势,共同着眼于成长,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卞松泉: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良策

上海今年起实施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政策,我非常赞同。我认为,同步报名、同步公办小学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的相关流程设计,有助于给民办小学招生降温、缓解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将为公民办小学创设相对均衡的发展机会,引导民办小学通过自身办学特色和办学质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可供选择的教育,从而有助于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应满足社会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在办学思想、体制机制、课程内容、教育教学等方面应加强特色建设,为家长提供可供选择的学校教育。简单地说,民办小学更应该靠特色办学而不是靠选择生源办学。我认为,小学办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师资和学校管理水平,而不应取决于生源。越来越多的公办小学不挑生源,学生就近入学,他们靠不断提高师资水平,靠有效管理,在传承与发展中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不少学校成了家长心目中的“名校”。从长远来看,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有利于促进公民办小学协调发展。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小学校长张悦颖:积极政策导向有助于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上海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政策出台后,有望缓解民办学校的招生压力。虽然这可能会影响到部分民办小学的报名人数,但是却不会影响民办学校自身的健康发展。我认为,民办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的立足点并不是通过掐尖式的生源挑选。民办学校发展安身立命应靠的是学校的内涵建设,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整体办学质量,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模式,鲜明的特色与响亮的品牌。“公民办小学同步招生”的积极政策导向,也将促进民办学校积极关注到自身的内涵发展。


同时,相关政策也有助于让家长更加理性面对择校问题,促使更多家长把公办小学作为首选。不同生源也将逐步地、更均衡地进入公民办小学中去。我想,无论是公办小学还是民办小学,都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利用各自在体制、机制、资源上的不同优势,准确定位,凸现特色,从而以此为契机,促进公办和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形成更科学的教育生态和更多元的教育样态。

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处长周勤健:“公民同招”给公办校带来动力,留住优质对口生源

过去,民办学校可以择优录取学生,民办小学、中学可以在入学前通过面谈、IPAD机测等方式挑选优质生源,而公办学校则必须就近录取对口学区的学生。而且民办校招生时间,比公办校对口录取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到一个月。


今年,施行“公民同招”政策。明确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时招生,民办学校考试未录取学生,只能进入对口公办校的第二轮招生。如果对口公办校在第一轮招生中已招满,那么那些放弃对口公办校第一轮招录的学生,只能进行地区内的就近协调。这给优质公办校带来了极大利好。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上海市教委就要求所有公办中小学校打开大门,让有意愿、有条件对口入校的家长、学生走进校园看看,每年招生季前确定校园开放日。周勤健表示:“这是市教委借鉴国外众多学校经验想出的新点子,一些教育强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有预约开放的规定。过去,民办学校自我宣传意识强,有校园开放日;但全市1300所公办校,对外开放、自我展示的意识还有待加强”。


今年的公办校校园开放日,情况尤为特殊,这是上海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同招”后的首个公办校校园开放日,将成为公办校留住优质“对口生源”的最重要一环。


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金春雷:“公民同招”,有利于扭转“鸡血”家长观念

上海存在着一大批“像打了鸡血一样”抓孩子学习的家长。他们每天奔波在送孩子上补习班的路上。由于长期形成的民办学校择优提前录取的氛围,上海出现了不胜枚举的“对口某某民办小学招生”的补习班。在实施“公民同招”后,上海所有的公立中小学校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它们会在近一个月里向家长、学生预约开放,邀请家长、学生来学校看看,进入小学、初中后究竟要学哪些本事。


上海市浦明师范附属小学也不例外,校园开放日在学校操场上摆开了“大阵仗”,有足球社团、舞蹈社团、高尔夫社团展示,还有“课程超市”模拟,校长金雷春说:“我们学校每年开学,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们到操场上的‘课程超市’去选课,喜欢什么选什么”。


还把家长们带去了“创新实验室”,重点向家长推介了86门素质拓展课程。有陶艺实验室的“釉上彩艺”,有创意舞蹈房里的“雨精灵舞社”,有美术教室里的“童画世界”。校长金雷春表示:“我见过很多家长,家庭教育的目标定得很高,对学校教育的期待目标更高,要远远高于国家对孩子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学习要求。不论他们是否会选择我们学校,既然来了,我就要让他们了解学校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健康成长,让他们看看真正正常的小学校园是什么样的,让所谓的‘鸡血’家长也看看,真正身心健康的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