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领土从哪来| 混乱博物馆

 gyjian 2018-03-30

人类总是把自己经历过的历史想得太过漫长,又把人类之外的世界想象得一成不变——然而在地质尺度上,这都恰恰相反。

就以我们脚下的这片养育了众多人口沃土来说,它在我们可追溯的6亿年时间里经历了最复杂的沧桑巨变,散落世界的古老陆块以惊人的舞蹈旋回汇率,在重洋对岸聚合起来,埋藏了无数问题的最终答案。


-文字稿-

中华大地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你可知这些土地从何而来?

常言道“沧海桑田”,你脚下看似坚实的土地尤其如此——相比其它幅员辽阔的国度,中国的板块组成尤其复杂,历史变化也格外剧烈。

除了西伯利亚板块和哈萨克板块的边缘,中国有3个主要的陆块;西北的塔里木陆块,中部的华北陆块和杨子陆块,西南青藏地区还分布着许多狭小的陆块,此外就是为数众多的褶皱带——神州大地为了集齐它们,耗费了近30亿多年的光阴。

首先的,华北陆块和塔里木陆块是地球表面在太古宙凝固时遗留的古老克拉通,有30多亿岁;杨子陆块形成较晚,是元古宙形成的克拉通,也有10亿岁。

它们坚硬非常且深植地幔,在漫长的岁月里改变甚少。据我们所知,隐生宙即将结束的埃迪卡拉纪,绝大多数陆地都在南半球聚集成一个罗迪尼亚超大陆,但这个大陆已经开始解体——我们推算出塔里木陆块毗邻澳大利亚西南,华北陆块和杨子陆块可能一东一西漂泊在它们两侧的汪洋中,也可能拼合在塔里木西侧,总之是在赤道某处——这毕竟是极其久远的事情了。

但这些推测都普遍认可,到了5.2亿年前的寒武纪,宏观生命繁荣起来的时候,三者都出现澳大利亚西侧,隔着辽阔的原特提斯洋,与炎热的西伯利亚相望——云南澄江因此保留下了生命大爆发的第一缕曙光,见证了整个动物界的起源。

但三个陆块不久之后就成为南半球热带洋面上的岛屿,一边沐浴在台风的洗礼中,一边晃晃悠悠地向北漂移——到了4亿年前的泥盆纪,脊椎动物尝试陆地的那个时代,一连串狭窄的地体也从澳大利亚和南极附近分裂出来,它们将会变成今天的藏南地区。

但杨子、华北和塔里木陆块运动更快,它们与南方的大陆之间形成了新的大洋,于是到了3.4亿年前的石炭纪早期,爬行动物出现的那个时代,塔里木与哈萨克合并,原特提斯洋被古特提斯洋取代了

在接下来的1亿年里,所有主要的陆地在二叠纪重新汇聚成一个盘古大陆,而拉萨和羌塘等地块成为地道附近的岛链,分割了古特提斯洋和身后的特提斯洋。一个来源仍不明确的松辽地块出现在更北的地方,未来将成为中国的东北。

特提斯洋迅速扩张,古特提斯洋因此萎缩,经过长达5千多万年的印支构造期,到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中国四分之三的陆地拼合起来,杨子陆块与华北陆块挤出了秦岭褶皱带,与印支陆块挤出了华南褶皱带,而西南的贵州仍是古特提斯洋残存的浅海,在今天成为发掘海洋爬行动物化石的圣地, 侏罗纪和白垩纪是恐龙的时代,古特提斯洋消失了,中国大陆继续遭受持续的挤压,华北陆块北缘又形成了从内蒙古直到兴安岭的巨大褶皱带——这称为燕山构造期,它大约持续到1.35亿年前。

到恐龙灭绝的时候,天下大势已定,却与今天的地形完全不同,印支期和燕山期之后年轻山脉尚不险峻,黄土高原还很低平,云贵和青藏地区还是平缓的热带海滨,全然没有今天的三级阶梯结构——我们还差最后一股强大的动力。

印度板块从1亿多年前开始脱离了南极和澳大利亚,以惊人的速度向着东北进发,历经6千多万年的跋涉,一头撞上中国西南,使青藏高原迅速隆起,并让周围的构造带迅速隆起,从天山到横断山脉都是这次大冲撞的产物。

不仅如此,新生代的大陆运动切断了环绕赤道的暖流,造成了全球的范围的寒冷和干旱,随着青藏隆起西北干旱,戈壁地区源源不断送来了黄沙,最终在太行山的阻挡下形成了黄土高原,又在黄河的冲刷下堆积了华北平原的沃土,并大幅向东推进了北方的海岸线。

终于至此,八十一难功德圆满,神州有了今日的形态。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