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舌尖上的运河】之六:从秦始皇到汉高祖,那些吞食天地的吃货们

 昵称38190406 2018-03-31

公元前221年,纷纷骚扰数百年的中国终于统一在秦始皇的旗下。长期窝在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的秦人虽然吃的花样不太多,但也可以称得上是一群质朴的吃货。


秦人不像关东六国人那样讲究饭食的花样,追求宴席上的繁文缛节,而是追求简单快捷,便于保存携带,以便和行军打仗结合起来,成为军用快餐。

 

秦国军队横扫天下的秘密武器,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强弩之外,还有秦人制作的——


锅……锅盔?!



当时秦军行军时士兵配发的锅盔比如今市面上常见的锅盔大得多,一个都有五六斤重,直径大约在50—60厘米左右,厚度也都在15厘米左右,形似树墩,因此又叫墩饼。而且士兵的携带方式也很独特,两个墩饼为一组,在每个墩饼上钻两个眼儿,用牛皮绳系好,前胸、后胸各搭一个,如同民间过去常用的褡裢一般。这一特殊的携带方式在突遇作战时,墩饼竟成了极好的单兵护具,起到了防弹背心的作用。敌军射过来的箭,扎在墩饼上,被秦军士兵拔出来后,还可用来射杀敌军。墩饼能“吃箭”,也成了秦军获胜的一大法宝。


在陕西一些地方,今天仍然能找到这种巨型锅盔……看这架势,防个箭矢什么的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陕西锅盔


后来士兵们便把墩饼唤做“锅盔”,即用锅烙出来的硬面盔甲。“锅盔”也由此而名声大振。秦人出门,家中必烙锅盔,让出门人带上,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锅盔除了能当防弹衣用,更是行军打仗的优质口粮。锅盔的保质期比较长,适合长时间存放和携带,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放上10天半个月也不会起霉变质,适合长距离作战食用,完全可以和今天军队所使用的压缩干粮媲美。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灭楚,与楚军在淮北对峙。秦军六十万大军劳师远征,后勤辎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但是秦国能扛得住,楚国在自己地盘上驻军,后勤倒是先扛不住了,除了商鞅变法之后导致秦国生产能力和动员能力大增之外,便于携带又耐饥的锅盔,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韩国出现了腊汁肉的制作工艺。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后,腊汁肉制作工艺传进咸阳,与咸阳本地的面饼结合起来,形成了一道既能充饥又便携快捷,关键还十分美味的主食——肉夹馍。可以想见,秦军中士兵主要以锅盔充饥,将领们就可以吃上肉夹馍了。王翦李信这些秦国名将,也许就是吃着肉夹馍指挥作战,统一了六国。


肉夹馍

秦军风卷残云,与秦人饮食的方便快捷便于保存不无关系


秦人都是吃货,秦始皇当然也是。陕西著名小吃——凉皮,据说就跟秦始皇有关。《长安县志》描述凉皮的起源有这段文字: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还催逼纳贡大米,坑得大家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可收割后,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帝纳贡。


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大家吃后,个个称奇。于是,李十二带着面皮,和纳贡的人来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奉上面皮,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吃了面皮,其味甚美,颇感稀奇。这才赦了众人之罪,并让李十二天天蒸上几张面皮供他食用。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经常去楚国故地巡游,以便及时发现并扑灭造反的苗头。


既然是旅游,当然就要品尝当地美食,秦始皇听说南方的鱼肴鲜美,传命楚国名厨给他做一道鱼菜。厨师被逼给灭国仇人做饭,心中忿恨,不由得手下用刀的力道大了些,以至整个鲜鱼一截为二。厨师无奈,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用刀背狠狠拍击鱼身,连骨头、鱼刺尽数脱离出鱼肉。就这样,经反复加工,厨师制成一颗颗的鱼肉丸子,又投进豹胎汤里煮透。洁白晶莹、鲜嫩味美的鱼丸入碗,奉献于始皇面前。秦始皇吃了非常高兴,重重赏赐了厨师。据说,这就是鱼丸的由来。



秦始皇关于吃的话题,当然更主要集中在长生不老药上。在中国古代,药食同源,大吃货民族始祖之一的神农氏,本身也是中医始祖。先秦的道家人物无不是注重饮食,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厨圣伊尹同时也是高明的医生,是汤药的发明者。《资治通鉴》称他“悯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重浊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齐国的神医扁鹊则说,人生存的根本在于饮食,不知饮食适度得人,不容易保持身体健康。饮食可以健康肌体,可以悦神爽志,也可以用于治疗疾病。一个好的医生,首先弄清疾病的原因,以食疗之,如果食疗不愈再以药治之。


以饮食养生,本来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然而,后来有一些方士逐渐将其玄学化神棍化,极度夸张其功能,号称某些灵丹妙药可以长生不老,把“还想再活五百年”的秦始皇成功引诱上套。不死药没求成,秦始皇倒是先挂了。


秦始皇求仙塑像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刘项是不是不读书我们不能肯定,但是刘项都是吃货是肯定的。


前文提到,西周皇家菜代表了西部经济带,山东的鲁菜代表了东部经济带的成就。鲁菜对皇家菜的反超,是礼崩乐坏最明显的征兆。从此地方不服中央,进入春秋战国的乱世。邗沟的开凿,则将东部经济带初步连接在一起,奠定了东部进一步崛起的基础。代表西部势力的秦国同样大力兴修水利,大力发展经济。东部经济实力虽强,却难以凝聚成一股绳,最终被中央集权的秦国各个击破。


秦统一六国,是西部经济带支配了东部经济带。秦末大起义,则是东部经济带,尤其是淮泗一带反叛力量的反扑。而楚汉争霸,则又重演了一遍东西两大经济带的互博。东部虽然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但在军事上劣势太大,西部成为最终胜利者。


淮泗一带饮食文化浓厚,遍地吃货,因此淮泗群英建立的大汉王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大吃货帝国。

 

名厨易牙的手艺是在彭城学的,而刘邦的老家沛县就在彭城附近。刘邦在起兵之前,常常喜欢县里面去王大娘酒馆和武大妈酒馆喝酒吃饭,刘邦经常赊账,而且喝醉了就直接在店里一躺,呼呼大睡。王大娘和武大妈每次也都是笑脸相迎,年终之时,默默含着眼泪将记录刘邦赊账的竹片烧掉。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刘邦充分发扬了经济学头脑,他也算是当地名人,通过给酒馆造人气,做宣传,刷流量,造成酒馆客源兴隆的状况,从而给酒馆带来了大量真实的消费客流,老板娘自然是愿意给他免单了。



没错,汉高祖刘邦就是刷单界的始祖……难怪刷单这种事情在中国泛滥成灾,这算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么?



另一方面,酒馆又成为刘邦的免费社交平台,负责基层联防工作的刘邦经常呼朋唤友,凑局吃饭,以刘邦这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为中心,聚拢了一大堆狐朋狗友。其中包括他的顶头上司曹参,职位是沛县狱掾,即监狱的典狱长。还有曹参的上司、担任主吏掾的萧何,相当于县里主管人事的组织部长。此外还有县领导的专职司机夏侯婴、吹鼓手周勃、屠夫樊哙等等。


刷单交易 社交,怎么听起来这么熟悉……刘邦要是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他一个人就把阿里和腾讯都开了,没二马什么事了……



刘邦聚拢的这帮人,这就是史上最牛的“中国合伙人”,也是后来大汉帝国的基本班底。当然,这帮人的记录后来被姓毛姓朱姓周的另一帮人超越了。不过,饭局奠定偌大一个超级帝国,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刘邦、项羽、韩信、张良、范增等这些天下英豪都聚集到淮泗一带,甚至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也是在这一带。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秦帝国的官方力量在此处比较薄弱;其二、淮泗一带因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成为吸引人们汇聚的磁石,就像如今人们都往大城市跑一样。项羽定都彭城,历来被人评论为不智,但天下就两大经济带,关中一带的百姓被他得罪完了,显然不能去,只能留在彭城一带,这里至少还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而且,项羽是贵族出身,又吃惯了淮扬风味,很难适应去黄土高原天天吃大饼……其实,刘邦得了天下之后也是反复犹豫,他的那帮吃货老部下也都不想远离淮泗,也是争论了老半天,最终由谋圣张良一锤定音,放弃美食爱江山,定都长安。


张良这个人迷上了修仙,成天辟谷练气,对吃吃喝喝这种口腹之欲已经没啥兴趣了,所以不太考虑定都哪里吃点啥,完全是从地缘政治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后来张良修仙太过入迷,都不怎么吃饭了,吕后就劝他: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不就吃喝这点追求吗,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张良听从了建议,关中地区盛产枸杞,张良于是发明了枸杞银耳羹,每天早晚喝一碗,快活似神仙。



刘邦起家重要的一步,是和单县大户吕氏家族联姻,而起因则是吕家搬到沛县大宴亲友和各方面人物,刘邦不在受邀请之列,编了一套瞎话去蹭吃蹭喝。


吕雉老家单县,现在属于山东菏泽市管辖,在当时位于夫差开凿的运河菏水附近,与陶朱公发家致富的商贸中心定陶相邻,也是一个交通发达的富庶之地。吕氏家族就是田氏代齐之后,被流放的原齐国王室后代,也就是姜子牙的后世子孙,吕雉家跟吕不韦是同族。吕氏失去齐国之后,又操起了祖先的经商事业,而且一直对重获政权念念不忘,于是进行了超级风险投资,一笔投给了秦始皇他爹,另一笔投给了刘邦……


单县的名字源自舜的老师单卷,他的部落就生活在单县一带,他们过着半耕半渔半牧的生活。当时饲养的家畜主要是青山羊,而羊的吃法,由烧烤逐渐演变为吃肉喝汤。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单县羊肉汤……


 

据说,刘邦经常去樊哙的狗肉摊蹭狗肉吃,樊哙是一个狗肉贩,当然也是一个著名吃货,他的名言“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就是一个吃货的经验总结。


刘邦老来蹭狗肉吃,樊哙烦得不行又不好意思翻脸,就躲到湖东夏镇去卖。刘邦闻讯赶去,遇河受阻,突然河面游来一老,驮刘邦过河,找到樊哙,刘邦抓起狗肉就吃。鼋这种巨型王八在<【舌尖上的运河】之四:得吃货者,得天下!>中出现过,一碗王八汤搞得郑国天翻地覆。


樊哙又被刘邦白吃一顿,把气撒到那只老身上,把老抓来宰了和狗肉一同煮卖,不料肉味格外鲜美。樊哙后来封为舞阳侯,传了几代后被废掉,但是鼋汁狗肉的手艺一直保持下来,并传给后世子孙。此后这项手艺代代相传,即便在日寇侵占沛城时,76代孙樊怀玉在逃难时,除了一罐鼋汁狗肉汤外,几乎什么也没带。直到今天,沛县樊哙狗肉公司仍然是樊氏后人在经营,体现了一个吃货家族的本质。


沛县鼋汁狗肉


生活在淮安的韩信,就比刘邦樊哙他们混得惨多了,身为韩国王室后裔,却家徒四壁,经常去别人家蹭饭。


有一阵他去一个亭长家里蹭饭,接连数月。时间一长,亭长的妻子就不乐意了:薅羊毛是吧?也不能因为我家那口子好说话,逮着我家玩命薅啊!她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开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却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最终离去不再回来。


也真是巧,刘邦身上也有类似的经历,他经常去大哥家蹭饭,不光自己去,还带着一帮兄弟们组团去,结果被大嫂嫌弃。当刘邦又一次带着一帮兄弟走进嫂子家门时,他嫂子便再也忍不住,一把拿起锅铲当着刘邦的面狠狠地敲着锅,边敲还边嚷:“光了!光了!都吃光了!”,嫂子这一顿折腾,弄得刘邦很是下不来台,在朋友面前也是丢了面子,从此再也不去蹭饭了。刘邦建汉统一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唯独不封嫂之子刘信。经老爹劝说,才怀着情绪封刘信为“羹颉侯”。颜师古注:“颉,音戛,言其母戛羹釜也。”


君臣二人在蹭饭这点上,倒是物以类聚。


韩信蹭不上饭,就自己钓鱼吃,有时候运气不好钓不到,就饿着。有个洗涤丝绵的老大娘可怜他,给他分点饭吃。在长期饥饿的环境下,韩信练就了一身觅食技能。所以当他投奔刘邦,刘邦给他一个治粟都尉(又称搜粟都尉)。



淮安·韩候钓鱼台


后人大都认为刘邦不能识人,不知重用韩信。但是,就按韩信那毫无亮点的简历,这已经算是对老乡非常照顾了好吧?


掌管后勤钱粮,又不用冒险,这可是一个肥差啊!


韩信也确实擅长干这个差事。韩信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这就是成语“推陈出新”的来历。(清)韶公《燕京旧俗志·岁时篇·添仓》:“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其神像系一青年英俊者,王盔龙袍,颇具一种雍荣华贵之象。”在我国北方民间,人们在填仓节晚间要祭祀仓神,口中还要高呼相应的吉利发财语言,如:“韩王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等等。


韩信虽然被后人奉为仓神,他的志向显然不是通过管后勤发财,而是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在他官拜大将军之后,他的觅食特长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传他是踅面[xué miàn]的发明人。


公元前204年,魏王豹反汉,韩信奉命出兵平叛,准备在洽川的夏阳渡军。韩信遇到了一个难题:假如埋锅造饭,敌兵就会从烟火的大小多少判断兵力的强弱,是兵家大忌。为解决士兵吃饭问题,韩信命令炊事班以当地盛产的荞麦为原料做成薄薄的大饼,切成条状晾干后发给士兵,吃时用开水一泡即可,十分快捷方便,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历史上最早的“速食面”。韩信连战连捷,尤其擅长于长途奔袭,其中也有踅面的一份功劳。



史书上倒是没直接写项羽的吃货事迹,但是他作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不爱好吃是不可能的——吃得不好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他组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饭局——鸿门宴,宴会上项羽赐给樊哙一壶酒和一块猪蹄膀,并对樊哙十分欣赏,显然对于樊哙的吃货气质十分赞赏,认为跟自己比较像。


项羽手下的头号谋士——范增,历来都是一副老谋深算的形象,但实际上也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吃货。



范增的结局是发背疽而死。背疽其实就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吃太多了,导致内火太旺,引起的一种皮肤和皮组织下化脓性炎症,可能还会诱发败血症。


你说你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还以为自己是小年轻呢?吃那么油腻干什么?内火太旺,再赶上心情烦闷,结果病发身亡。


唐朝著名山水派诗人孟浩然,就是跟范增一个死法。他的平生爱好就是各地旅游,找当地朋友搓一顿,然后发发朋友圈,哦不,是写写诗。不过对于唐朝人来说,他们写诗跟咱们发朋友圈其实意思是差不多的。写完诗之后,朋友们一堆点赞,搞成十万 ,然后就火了。


比如李白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景就是孟浩然湖北菜吃腻了,打算去扬州吃几天淮扬菜,李白和孟浩然俩人在黄鹤楼又搓了一顿之后,依依惜别。李白从四川出来闯世界,处处碰壁,在湖北安陆住下来,每天跟人约酒聊天,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在无数的饭局中,他认识了年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俩人性情相投,结为知己。当时孟浩然已经诗名满天下,而李白还是默默无闻,就是这首诗,让李白一下子变成了“新晋网红”。


可见,唐朝就已经十分流行蹭IP了……不蹭一下IP,李白都很难红啊!


不过现在的情况则是,扬州和黄鹤楼争相蹭李白的IP……


就是因为到处胡吃海喝又不注意忌口,孟浩然也跟范增一样得了背疮。孟浩然比范增运气好一点,发病后遇到名医诊治,病将痊愈,但郎中嘱咐了不可吃鱼鲜,要忌口。


一天,孟浩然的好友,也是另一个大V王昌龄拜访。孟浩然设宴款待,觥筹交错,宾客相谈甚欢。宴席上有一道菜襄阳名菜——汉江中的查头鳊, 味极肥美。孟浩然一高兴就把医嘱忘到脑后,吃了不少。


结果,王昌龄还没离开襄阳,孟浩然就发病仆街了,享年五十五岁。


红烧鳊鱼


酒精考验的人民艺术家孟浩然同志,就因为一条鱼,怀着对美食和美景的无限热爱,永远离开了唐朝人民……


孟浩然


此外,还有三国时期的刘表、曹休,宋朝的宗泽、明朝的徐达,都是发背疽而死,他们都是用吃货特有的死法,了结了不平凡的一生。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这些人生前都曾经长期生活在长江中下游至江淮一带,说白了,都是因为高蛋白高脂肪的东东吃得太多引发了病症,是一种吃货专享病症。说不定这帮人也伴随着糖尿病,只不过这种慢性病古代很难诊断出来而已。而且,糖尿病本身也会引发坏疽病。


美食虽好,不可贪多啊!


其实这个病在古代也不是百分之百致死的,只要注意饮食,忌饮酒和食海鲜之类的荤腥、辛辣的刺激发物,然后不要轻易动怒,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完全可以康复。


《水浒传》中的宋江,也差点因为背疽而死。跟刘邦一样,“呼保义”宋江行走江湖,纵横黑白两道,就是靠吃吃喝喝笼络各路豪杰。比如他刚认识武松,就拉着他参加饭局,借此拉近关系。


结果长期酒肉吃太多,身体出问题了。书中描写十分生动,“身体酸疼,头如斧劈,身假笼蒸,一卧不起”“背上好生热疼”,掀开他衣服,一看背部,“只见一笑鏊子一般红肿起来”。



作者施耐庵肯定耳闻目睹过这种病,甚至可能自己得过,因为他长期生活的运河一带,正是高蛋白饮食过度的地区,《水浒传》中多处绘声绘色的关于美味佳肴的描写,没有亲身经历,肯定是写不出来的……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