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朋友圈刷屏的真实人物:我们都在阴沟里,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昵称53938531 2018-03-31

「心 忧 柴 米 油 盐,不 忘 仰 望 星 空」

◆◆

文 | 胃窦Elaine

在这个世界上

不是所有合理美好的都能

按照我们的想法存在或实现

但总有人在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战斗

在等餐或者休息的时候,

快递小哥雷海为就拿出《唐诗三百首》,

他说:“这样一单外卖送到了,

一首诗也背会了,心里特别高兴。”

他不舍得买太多书,

就在书店把喜欢的诗词背下来,

回到家里再把它默写。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

董卿感慨,

“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

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他正在电动车上抓紧时间看考研书籍

一位路人在经过时表示:

“你还考研呢?”

外卖小哥却没当回事,淡定地说,

“试试呗,今年不行明年再来!”

中午11时至14时他外卖小哥,

晚上8时至凌晨4时他是搬运工,

白天送外卖晚上搬快递,

90后的他出了诗集,

“山涧里,变幻自由的雾啊,

正准备向天空出发”。

总有人抱怨读书无用,

生活无趣,

可是你知道吗?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总有人纵使身处困顿,

依然不忘抬头看看

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江西南昌街头有一位流浪汉,

躺在地上聚精会神地看着《聊斋志异》。

周围车来车往的喇叭声丝毫不影响他看书,

出于好奇,有市民上前询问,

他说,自己有手机却不爱玩,

就爱看书,因为看书能增长知识。

赣州市图书馆内,

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者坐在书桌前查阅字典,

他说他靠自学,

学习了日、德、法、英四种外语,

梦想能像徐霞客那样游历天下。

或许,流浪也是一种修行,

睡卧街上饱受世间冷暖,

而依然淡定读书,

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身穿橘黄色环卫服的环卫工人席地而坐

手里捧着一本书认真地阅读着

神情专注不忍打搅,有人说:

“少扔垃圾,让他多看会儿书。”

永嘉县永建路新华书店一层,

一位身穿橘子背心的环卫老伯

头发花白,席地而坐,双手捧书,

两只脱掉的凉鞋也被他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身边,

“以前家里没条件,读书的机会少。”

大伯每天凌晨5点多就开始工作,

一天要在街上扫三四遍,

真正收工要到晚上7点以后,

“我会多洗几遍手,不能弄脏了书。”

沈阳一个公交车站候车广告屏旁,

烈日下一名女环卫工,

倚靠着环卫三轮车坐在地上,

头上蒙着的白毛巾半遮住了她黝黑的脸庞,

微低着头,蜷着双腿,

她正在读一本刑侦类书籍。

这本书有300多页,

她把书裹着塑料袋放在环卫车上,

“怕把书弄脏了,怕下雨把它浇湿了。”

她每天5:40出门,月薪1500元,

睡前20分钟用来读书。

读书是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

物质上可以混得穷一点,苦一些,

只要有书的陪伴,精神上就不会贫穷。

四位工人坐在地铁站一个过道里看书,

他们在附近建筑工地打工,

下班后来开着冷气的地铁站,

坐在过道的角落里,

边休息边看书。

人民大学的课堂上,

一位蹭课的保洁大妈,

默默地坐在最后一排,

记笔记的样子比学生还认真。

励志的“保安哥”李城,

10年来半工半读,

做过富士康工人、空调修理工、送餐员

也曾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玉雕,

迷茫、漂泊不定的10年,

从央美保安到央美学生的转变,

他最终还是努力走上人生的新轨迹。

真正的穷,

不是没钱没房,

最难熬的是对生活里没有希望。

只有奋斗才能让人强大起来,

我们可以平凡,但绝对不能平庸。

“拾荒老人”看书的桌腿旁,

有时会放些废品袋子,

但袋子很干净很整齐。

年迈的他因为近视,

总要凑得很近才看得清字。

老人进馆看书前总要先“洗干净手”,

每周都会有几个下午泡在图书馆读书看报,

十几年如一日,

直到他不幸遭遇车祸离世,

他的子女帮他整理遗物时,

我们才知晓,

他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教师,

有房,有退休金,有孩子,

匿名把省下的钱,

捐助给上不起学的孩子,

“有的人走了,但他还活着。”

他游走在城市的边缘,

少了几分读书人的体面,

可灵魂繁华而纯净,

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拾荒者”,

却成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拾荒者”。

一个靠捡拾垃圾卖钱为生的妇女,

头顶鸭舌帽,身着长袖夹克,

腰围长裙,戴着手套,脚穿线绑鞋,

正坐在如山的垃圾堆上一个蓝色塑料袋上,

聚精会神地阅读一本捡来的书,

丈夫没有固定工作,

还有4个孩子要养活,

她靠捡垃圾卖钱补贴家用,

捡到书就会花时间阅读。

在阅读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阅读也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摆脱现实痛苦最有效的方法。

他的肩上扛着两百多斤的货物,

扛一趟的收入是15元。

另一只手紧紧牵着儿子,

儿子手中握着书,

“为了孩子读书,

再扛20年没问题。”

这是来自一个父亲的承诺,

也是支撑他的动力。

用汗水扛起一个家,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读书的背后是

一家人对生活的希望。

她是80后深圳流水线女工,

两个孩子的妈妈,

14岁开始打工,

终年在流水线上熨烫吊带裙,

一天工作超过十个小时,

工资收入十分拮据,

在生产线旁写下了300多首诗歌,

她想象着自己亲手熨好的吊带裙,

会被远方陌生的姑娘穿上,

却没有想过为自己,

量身制作一件吊带裙。

生活有多艰难,

日子就有多珍贵。

出生在四川大凉山的

第一个彝族打工诗人吉克阿优

在山东、北京、东莞打过工,

当过三年鸭绒填充工,

端过盘子、做过焊工,

却没有停止过写诗,

他的诗歌里难掩那一丝乡愁,

却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活就是艺术,

漂泊在故乡与城市之间,

饱经人间冷暖,

我们依然心怀希冀。

一位爆破工人

他在矿井下

与炸药、雷管打了15年交道

白天在矿洞里为生存挣扎,

只有晚上休息时,

他才能打开头上的的矿灯,

伏在床前桌角写诗。

再卑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

思想就会从生活的琐碎中得到升华,

生活也便没有那么苦。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生活一直在欺骗我们,

悲伤的日子总是多于快乐的时光,

但即便我们都在阴沟里,

仍有人仰望星空。

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齐聚喜马拉雅,为你讲诗!

《康震品读古诗词》,倾尽二十多年诗学心得,为你开讲古诗词。

《蒙曼品最美唐诗》,备好诗词美味,陪你在唐诗里经历喜怒哀乐,体验百味人生。

《王立群品经典宋词》,词句讲解,背景剖析,深入大宋王朝,唤醒蛰伏的诗意。

《郦波品千古最美情诗》,跟随郦波共赴“最美情诗”之旅,遇见灵魂深处的爱恋与诗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