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愿静默对大江——太原,重新审视画面石

 乐府石集 2018-03-31




一个成功的展会,除了热情,热闹,热切,还当有些冷静,有些启发,有些安静的沉思。

刘清明先生这篇观感,是目前为止最回归石头本身的文字。就石论石,或许更接近石展的本质吧。

——编者按




总以为石龄二十年,可谓'老'矣。从彼岸的巜石之艺术》,一路历览业内纸媒,可谓'博'矣。又旁涉盆景工美,可谓'广'矣。至于“瘦漏透皱丑”、“形质色纹意”,书画技法,题材主旨,常常滔滔言此不疲。


于是乎豪气北上,略看一下太原展的画面石。



初看陈炉石,无造型图案,弃之。云朵石无水洗,不取。潦河石泥砂质偏软,稍失望。诸多长江石色浅皮薄,岂能上手。熟知的水墨石仅几根线条,内容安在。大湾石可爱,却朦胧娇小。海玉玲珑玉透,有人工匠气。看来知我心者,唯有马料了。我迫不急待去搜寻自己钟爱的山水,整场过遍一无所获,只余愕然了。



我开始疑惑,曾经独握圭皋并运筹自如,难道石头不如人意,还是我不解石意?细思量,我总是要急切地得出优劣结论;我总是符合石界主流而惧被人诟病;我总是严责于石,渴求其形圆、质玉、色艳、意浓,具画理;我总是居高临下,驱石为奴;我总是自以为行家,拒人千里之外;我总是沉醉书本,不屑于釆拣访友……夜独坐,释印顺的巜中国禅宗史》中,无念无住而至本性直观的方法忽入脑际,终于寝卧安然。



当我丢掉想法次日再次面对潦河石,烟云江南、空山雨后的画面一如真景,那是我魂牵梦绕之地啊。我听到墨落于水,浑化融散,有宋词之声,由疾而徐的古弦清音……我的形质标准哪里去了?也许从绘画的角度看,它既缺乏诗书画印的范制,亦无主题塑写的完整性,更遑论技法。它既非全景构图,也非残山剩水,但那不经意的表现,却为何敲人心扉,观者不忍移视?



理性解析,时人追求自由,皈依山水的内在动力,被移情于潦河石。它可以是云起的刹那,雨过的一瞥,苍山如黛成黑,远峰隐隐聚线,石上变幻出自然界的各种影子。加之类中国水墨画而引起共鸣。

展厅内外的长江水墨石,再一次深深吸引了我。这几年有关其解读的文字已林林总总,而我的感受是石上百转千回的牵丝游线,阴柔之美的诱惑让人欲罢不能。曲线为最的美学经典或许是与心理同频共振的经验总结,审美的心理学研究不会止步于此。



而更多长江石的表现力砌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让我振撼,让我为之倾倒。它不仅仅是一部艺术史的再现,形式的不可思议和内容的万般变化,完全超越了人类社会原有的历史创造,它展示出全新的未来艺术雏形。

在长江石上,我明显感觉刀笔等综合工具应用的游刃有余已成儿戏。东西方画种的跨界呈现,不是当代艺术家跃雷池所能接受的,国画、民俗年画、木版画、帛画、唐卡、漫画、油彩、素描、岩画,以及不知称谓的种类。'形象'的完成几乎'不择手段',位置偏离、图案叠加揉合、色越常理。核心述求若隐若现,抑或不可捉摸。平面艺术的一维被长江石的立体多维所替代,前后看、左右看、顶部看,即使主观赏面也会有立体表现。因此为了感受长江石画的魅力,我们不仅要睁大了双眼,还需动用触觉。



反过来问,我用平生所学的“框框”去“套”画面石,这似乎对石头严格,而我严格自己吗?我往往要求人物形象具象写实,而对线描写意泼墨不求甚解;对梵高夸张的情感渲泄,对毕加索的解构重组,对宗教画的固定模块没有系统学习,对各类“风格”和“主义”仅记住几个名称;对当下画坛的抽象及传媒的符号化趋势不去了解;自己审美能力的提高仅限于一年看了两次画展,进了一次博物馆,翻了一两本艺术类的书籍而已。我用目前的知识储备去看石头,能发现价值几许?对于石头,我依然徘徊在门口。贡布里希认为观念促使艺术前行,我当改变了。



问题来了!下面这方潦河画面,我们三位老石友异口同声说它是这片陈列区的代表作,它是美的共性使然,我要避免因天为石画的复杂性而放弃对美的追求。



学无止境!当我拍下这组长江小品,石主的题名“旋律·节奏”把我引向音乐。只叹智者先觉,我辈只能紧随其后了。


大河经年不息,供养着人类,繁衍了文化,煅洗出美石……在她面前,我唯有虔诚以恭,静默无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