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龙虾养殖产业新观点、新形势 ——2018第二届中国小龙虾产业大会召开

 昵称51430495 2018-03-31


小龙虾高产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及重要问题

——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舒新亚老师

高产是在健康养殖基础上的高产,我们希望将我国小龙虾的平均单产提高到300斤,亩产300斤是湖北省和很多省小龙虾养殖标准的指标。

小龙虾产业的五大误区

1.小龙虾一年繁殖误区:小龙虾一年繁殖一次,但我国水产界多认为该虾一年繁殖两次或多次,这给许多养殖户造成损失。

2.小龙虾争斗性的误区:国内认为小龙虾很厉害,可以和很多鱼类自然混养,事实上小龙虾争斗性很弱,如不加以有效防范,产量将很低。

3.养殖的误区:国内传统采取春天放苗模式是不好的,正确的应是夏秋放种(苗)、春季补苗。我国传统养鱼要深水、养虾要浅水,正确的是:养鱼要深水,养虾也要深水;深水才能养大虾,浅水只能养小虾。

4.运输方法的误区:我国小龙虾传统运输方法是干运法,干运法只适合食用虾,而养殖虾应该用水运法和半干半水运输法。干运法使小龙虾损伤,损伤的小龙虾蜕壳时易死亡,成活率低。

5.清塘时间及方法的误区:小龙虾繁殖、生长及捕捞时间与常规鱼类不同,因此清塘时间及方法也应该不同。国内常用茶饼、鱼藤精及皂角素清塘,认为杀鱼不杀虾,清塘时间常在冬季。事实上茶饼、鱼藤精及皂素对虾苗及蜕壳虾有较强的致死性,我们建议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最好是漂白粉,清塘时间在7-8月小龙虾繁殖之前。

总结:

1.选用良种,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

2.人工育苗苗好,苗多,产量自然高

3.用好高产、高效模式

4.科学改造,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小龙虾长得快、个体大

5.使用增氧技术,提高水体溶氧

6.种好水草,首选菹草

7.捕大放小、轮捕轮放,亩产可突破600斤。

8.早捕,加强捕,错开“五月魔咒”危害期。

9.用对饲料,科学投喂

10.熟悉小龙虾习性,落实养殖关键技术,避免误区。


小龙虾养殖病害防控关键技术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顾泽茂

殖户一般只知道小龙虾价格高、养殖赚钱,却不知道小龙虾的生物学特点,不了解小龙虾的营养需求,不了解小龙虾对水质的要求,尤其是溶氧等,不了解病原的生物学特点及发病所需条件,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小龙虾的病害是被养出来的。

小龙虾主要发生以下病害:一是白斑综合征,一般在4月底至6月初是白斑病毒携带率最高的时期,尤其是5月份,此病毒好发于水温20~26℃。二是细菌性病害,根据近年来小龙虾细菌检测情况,发病小龙虾会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柠檬酸杆菌、维氏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等,低浓度的菌不能导致虾死亡,但高浓度的菌能导致虾的全部死亡。三是纤毛虫问题,虾苗和成虾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固着类纤毛虫的侵袭,导致壳增厚、挂脏、红壳等。纤毛虫一般是由于代谢障碍引起的,如果虫多时,建议先杀虫,虫少时,进行调水即可。四是黑鳃,一般是由于苗种投放时操作不当使外壳受伤引起的,不要进行特别处理,蜕一次壳后就会好,养虾池中有十几只死虾属正常现象。五是烂尾,一般是饲料质量不好引起的。六是环境应激性病害:包括下雨积水应激,主要是田间工程和池塘改造不好造成的下雨积水,能造成强烈的应激反应,小龙虾会逃窜到水草上或岸边,甚至逃离,所以稻田改造一定要做好进排水设施,小龙虾不像鱼一样会游泳,而是爬行,涨水达到50厘米,小龙虾产生应激有可能被“淹死”,而且外源水漫到养虾池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稻虾模式转换期应激,主要是稻田水排放进沟后,小部分虾留在稻田,产生应激;大部分虾进入围沟,密度过高产生胁迫;放养密度过高产生胁迫,虾乱窜或逃离。

水草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防水草腐烂造成缺氧。虾池浑水一般是由池中杂鱼多、虾密度大投喂量不足、水质瘦引起,长期浑水的后果是草烂、虾发红、下地笼不进笼。

小龙虾非病原性疾病主要由饵料不足或营养缺失引起,因此养殖中选择合适的饵料很重要,天然饵料可选择水草、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等;人工配合饲料要注意合适的蛋白质含量和保持营养平衡;人工植物饵料可选择黄豆、玉米、小麦等。白肠和肠道坏死,饲料原料来源和工艺是否是直接原因?小龙虾是骨骼在外、肉在内,饲料优先满足骨骼的生长,如果饲料投喂不足,结果是虾蜕不了壳而且壳内没肉,因此养殖户要大致了解塘内虾的数量,足量投喂饲料。从3月份卖虾开始,随着小龙虾的起捕,到5月1日后投喂量就要降下来了,不能再按照开始的量进行投喂。

总之,小龙虾病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水草与溶氧、饵料与营养、水质与水温、病原与免疫等。


全发酵生物饲料在小龙虾养殖中的应用

——广东绿百多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徐中文

小龙虾养殖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饲料有关,全发酵饲料具有以下特点:

对内:良好的营养性、安全性、促生长

饲料质量得到提升;减少消化道负担且吸收更快;具有更多辅助能量代谢和提升免疫力活性物质;活性益生菌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细菌,修复肠黏膜。

对外:净化和稳定环境,降低环境胁迫风险,保持水体生态平衡。

全发酵饲料对肝胰腺的影响是巨大的,小龙虾肝胰腺已经被证实不仅具有我们所熟知的消化和解毒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小龙虾繁育阶段,肝胰腺与卵巢同步合成卵黄蛋白原,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到了小龙虾的生长和繁育效果。

即使不能全程使用饲料,依据我们的实践经验,至少也要保证在以下3个关键节点使用:

投苗期:5克/尾以下的虾,消化腺还很脆弱。

繁育期:直接影响种虾的抱卵质量和数量。

高温期:控制蓝藻、细菌。


螯虾、水稻轮作先驱老学者对养殖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看法

——台湾海洋大学水产养殖学系教授、虾稻轮作留美博士陈瑶湖

本次大会还邀请到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养虾专家陈瑶湖博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是稻虾共作的发源地,陈博士介绍他在美留学期间的硕士和博士论文都是以小龙虾稻虾共作为题材,研究表明:稻田里养小龙虾不会使稻谷减产,甚至可能增产。稻子收割后,稻梗留在田里不作任何处理,经过灌水对小龙虾养殖最有利。在那个时代,把这些数据提供给稻农,给小龙虾养殖业和稻种植业带来极大的信心与帮助。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中南部典型的大型稻虾池,底部很平,几无坡度,因此池埂很低,水深不到60厘米。稻田采用弓型内堤可拉长流水线,减少死水(低溶氧)区。

美国螯虾产业和

我国小龙虾产业的差异:

1.市场局限于产地附近,加工产品稍广。季节性强,消费形式为聚会、节庆、餐厅。

2.活虾价低于国内,为8.5~10元/斤。

3.大面积养殖、充分机械化,节约人工。大都为兼业、兼职养虾。经营、管理及操作着重于整地、粮草种植、水文水质等,无放苗、投喂料、增氧等密集养殖。重视环保。

4.小龙虾加工业低迷。

对国内养殖小龙虾的

几点建议

1.可考虑向路易斯安那州再引进螯虾原种,扩大基因库。在大陆所见到的螯虾体长鲜少超过8厘米,是否是当年引进之种虾太少,近亲交配,基因库窄化而致体形普遍变小,值得注意。也有可能长得快的先收获,逆向选择所致。

2.虾池中可加设小堤防并使一大池成弯延之弓型池,前者可增加种虾夏眠钻洞处,后者可顺畅水的流通,促进水质调节。

3.预先贮存粮草—干燥之禾本科植物,经过适当处理,在养殖季节中后期铺送虾池。

危机和预防的途径:

小龙虾产业的危机可能会是产业供过于求(一窝蜂投入生产、市场无法收纳)、产业上游崩盘,农民陷贫。

危机预防的两个途径:

产品多样化与扩大小龙虾市场,将稻与小龙虾产业链与销售网联结,使米与虾成为一个具有稳定性的商业生态系。

加工业是生产与销售间最有效的缓冲,可降低产销失衡的冲击。

食品加工:增加附加价值、增长贮存时间、产品多元化,从时、空、消费者三方面扩大消费量值以及创造就业市场,造就成熟产业。

大会的第二天,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带来“绿色视角发展下的小龙虾产业”、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蒋军带来“2018年安徽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情况”、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陈焕根带来“江苏省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和展望”、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首任会长杨维龙带来“如何让你的小龙虾和虾稻米卖出好价钱”等报告,本刊杂志和公众号将持续关注,并为读者奉上精彩内容。

 

(科学养鱼杂志社 宋迁红 赵永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