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机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被误读了千年,是何意思

 小小的水点 2018-03-31

三国机密》近日播出,收视率很高,朋友们都喜欢看,也成了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收视率高,与马天宇、韩东君、万茜等主演有关,与三国题材有关,与原作有关等等。

至于剧情,目前只能看到第12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没有拖拖拉拉的内容,几位演员的演技也不错。

《三国机密》

部分朋友关心的是否忠于正史这一问题,无需多考虑了,小说、影视剧有正史的影子,但不会照搬,看正史还是去看书,别指望看小说和影视剧能了解太多正史。

书生昨天看了几集,不敢看太多,没那个时间,上有老下有小,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要养家糊口,影视剧看的少。

第一集的时候,刘平和司马懿救了一家三口。

临走前,刘平救了受伤的小羊,司马懿对他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你却连只小羊都要救。”刘平答道:“连梁惠王都有恻隐之心,见不得牛发抖,我要是把这只羊带回去,说不定就能救了,我为什么不救啊。”

对受伤的羊的态度,体现出二人不同的世界观。

刘平,体现出仁君的一面,仁柔,胸怀天下;司马懿体现出果敢,绝不让与自己目的无关的事牵绊,典型的权谋大家。

刘平所说的梁惠王,曾施恩于百姓,但他与其他暴虐的诸侯王没有多大区别,也压榨过百姓等。

梁惠王不是重点,“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才是重点。

这一名句,被很多人误读,说误读了千年也是不为过的。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指的是天地是不仁的,把万物当做刍狗。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很受人们重视,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三国机密》

这样的天地,要它作甚。

可是,这句话却不是这样,而是说天地是公平的,对待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公平的。

后面还有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与前面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一样,都被误读,认为圣人是不仁的,以百姓为刍狗。

这两句话,不管它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只凭第一感觉,就不可能想到天地和圣人都是不仁的,真要这样,那天地也称不上天地了,圣人也不可能是圣人了。

所以说,被误读并非不懂,而是最初的某些人故意扭曲。

这两句是说天地是无私的,没有偏颇,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无私的,也同样像对待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多么美好的两句话,怎么就被误读成天地和圣人不仁呢,恐怕只有把这句话解读成天地和圣人不仁的人才能清楚他自己的险恶用心。

三国机密

不能再让这样的误读继续下去了,我们不能糟践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总喜欢说别人跟我们抢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你自己都不重视,别人当然抢了。

自己重视了,谁都抢不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