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渣突然逆袭成学霸,竟是得了严重心理疾病?!这病小编也想要……

 Purefact 2018-03-31




好自残易复发难诊断

这个病不能小觑



抑郁症、躁狂症这两种精神类疾病,已被广为人知。当这两种症状集一人身上时,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发作,这样交替发作的心境障碍,便是双相情感障碍。


蔡巍告诉记者,双相情感障碍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贝多芬、梵高、舒曼等人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


双相情感障碍跟遗传关联度大,遗传度比精神分裂症还要大。另外,社会心理因素对该疾病也起很大作用。而且,发病年纪均偏小,一般青春期就开始发病。



目前,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率颇高。有数据显示,该疾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为1.5%左右。蔡巍做了个统计,她一年接纳的病人中有10%左右患有双相情感障碍,住院病人中占比高达20%。


在蔡巍看来,该疾病的症状决定,在诊断过程中很容易延迟诊断。“其前期症状表现不很明显,都是单相的表现,辨识度低,容易延迟诊断,要等病情发挥充分,才能诊断出。”


另外,这一疾病还呈现危害大、易复发的症状。蔡巍表示,病患容易容易自残甚至自杀。同时,该疾病非常容易复发。



上一秒沉默天使

下一刻狂暴战士



“蔡医生,昨天晚饭吃好大概7点多回医院的路上,突然感觉头脑清晰,原先罩着那层壳裂了。晚上就特兴奋,到1点多还没睡着,早上也没以前抵触的情绪,可以轻松起床。”这是一个病患发给蔡巍的一段话,蔡巍告诉记者,这就是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的转相表现。


双相情感障碍并非是抑郁和躁狂同时表现出来,而且一段时间抑郁一段时间躁狂。两种表现的转相,非常突然。突然到可能上一秒还卧床不起,下一秒就亢奋的无法自拔。


此前媒体报道的从学渣到学霸便是一种表现,蔡巍告诉记者,最近几天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就是因为在看到报道后,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着相同的表现。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就有这样的一位孩子,之前成绩也很差,突然变得很用功,晚上打电筒在被窝看书,成绩一下子冲到了年级前五十名。中考考了重点高中,高一时成绩也很好。后来突然不行了,甚至都不去上学了。


在诊断之后,很快便确定为双相情感障碍,孩子也马上住院治疗。


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蔡巍曾接触过一位病患,在躁狂表现时疯狂购物,买了半间屋子的保健品;出现抑郁表现后,长达半年卧床不起。另外一位病患更严重,一度将全部家产高达一个多亿的资金投入到股市,之后股市亏损后,抑郁表现出现,最终遗憾自杀。


“双相情感障碍的转相很戏剧,上午也许觉得人生无趣生不如死,下午可能就豁然开朗,觉得活力无限。”蔡巍打了个比方,就如同大脑里装了个开关,不经意间会突然打开,要么从黑暗变成光明,要么从光明转为黑暗。



药物加心理

双重持续治疗是关键



尽管先天遗传、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跟双相情感障碍的关联度大,但不可忽视的是后天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该疾病有很大的作用。


蔡巍介绍道,现代社会心理因素有很多,如家庭和学校的生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各类的压力等都会导致疾病的发作。


蔡巍刚接诊的一位小女孩就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出现了精神症状。这名小女孩因为父母离异,导致平日不愿交流,且对父亲怨气很重。最近,因母亲生病便让孩子父亲帮忙接送,但因看到父亲感到厌恶导致发病,害怕见人,见到人就觉恶心,不愿去上学。



“因为初步诊断,症状不典型,难以确诊,但怀疑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蔡巍表示,家长不可忽视孩子身边一些情绪诱导因素。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或高或低的情绪跷跷板,要及时进行心情疏导和生活调整,并视情况前往专科就诊。


相较于其它精神类疾病,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更加复杂。除了心理治疗外,药物治疗十分重要。


目前,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的药物主要靠情感稳定剂来控制病情。蔡巍也特别提出,因为该疾病的诊断比较困难,前期的用药主要靠医生的经验来把握。


另外,因为患者多为青少年,因此家长不能因为觉得药物不利于孩子发育而抵触用药,而且要持续用药,才能确保该疾病不会复发。




来源:科技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