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努力读书的意义何在?

 wenxuefeng360 2018-04-01

最近看到很多毒鸡汤,诸如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并不只是它有多努力,而是它的父母就是白天鹅。”

“又一天过去了。今天过得怎么样,梦想是不是更远了?”

甚至王尔德也写过类似的,

“年轻的时候我以为钱就是一切,现在老了才知道,确实如此。”

这些毒鸡汤告诉我们:出身决定一切,再努力也是徒劳。

而早在几百年前,清代诗人黄仲则也有这么句诗,“百无一用是书生”,是被社会公认的宣扬读书无用的言语。

但是,评价一句诗,不结合诗的上下文及创作背景,就是在耍流氓。

而这句诗是不是毒鸡汤,是不是真的读书无用论呢?我看未必。

我们先看作者生平:

“黄景仁,清乾隆年间诗人,幼时丧父,少年丧兄,诗负盛名却屡试不第。为谋生计,一生颠沛流离,怀才不遇,35岁就客死他乡。”

这首诗是他二十岁时所写,全诗如下:

杂感 黄景仁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①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②泥絮沾来③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④白眼,百无—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⑤春鸟秋虫自作声。

(清诗多爱用典,本诗所用典故文末有注解)

诗的首联颔联简单表达了一个意思:

满腹才华,却考不上功名。情绪低落,于是写诗抒发不平之气。

接着,正儿八经的抱怨来了: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

结合上文一看,这就是个恃才傲物的少年在自嘲自讽啊!

中国人多爱自嘲自谦。

陆游说过,“此身合是诗人未?”(我这辈子就该做个诗人吗?)

苏轼痛感,“人生识字忧患始”、“我为聪明误一生”

乍一看,都在吐槽读书无用。

但是,你看看这几个人,陆游、苏轼自不必说,都是首屈一指的大文豪。

黄仲则虽一生穷苦不遇,可到底是留名历史,为“毗陵七子”之一。袁枚曾评价其为“今李白”(“中有黄滔今李白”),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提到乾嘉风气时,也以黄仲则为代表。

所以,这几个人,说读书没用,能信吗?

一句话,认真,你就输了。

回到原诗,最后一句诗真正表明诗人的心声: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鸟可以鸣春,虫可以鸣秋。没人听我唱歌,我做我自己的观众。”

诗写完了,气消了,作者该干嘛干嘛去了,读书写诗一点儿也没耽误。

自此,“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么句话就流传下来了。考试考不好,书读不下去了,安慰自己,“百无一用是书生”;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了,找不到好工作,眼睁睁看着同学豪车豪宅在手,不禁哀叹,“百无一用是书生”。

须知,“百无一用”的从来不是书生,是我们无数次为失败找的借口。

你只知陆游抱怨“此身合是诗人未?”却不知他也有“饮水读书贫亦乐”;

你只知苏东坡感叹“人生识字忧患始”,却忘了他自豪于“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只听黄仲则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忽略了他“春鸟秋虫自作声”。

和有钱人视钱财为粪土,美人说皮相没用处一样,陆、苏、黄一类人才真的有资格去说“读书无用”,因为他们处在这一领域的上层,只有他们说这种话,不会被人认为是酸葡萄心理。

可怕的是,他们只是说说,从未当真

有一句话我很认同:最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读书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最优的选择。

龙应台曾写给自己的儿子: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们寒窗苦读数十载,或许日后不能出人头地,也不能跨越阶级,可至少我们能有选择的机会,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老情书》里有这样一句话:老和尚说终归是要⑥见山是山,可你们经历见山不是山了吗?

如果结局同样是失败,那么比起说“如果当初”,我还是更喜欢努力过后,坦坦荡荡地承认“我失败了”。

这时再说“读书也没什么用啊”、“进了社会还是拼爹”这类话的时候,底气也能不那么虚。

最后,想分享曾在知乎上看到的片段

希望我们都别让自己失望。

①不平鸣 【出处】“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大部分的事物一旦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发出不满的呼声。)

②泥絮 【出处】“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 宋·道潜·《口占绝句》

③薄幸名 【出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唐·杜牧·《遣怀》

④白眼 【出处】“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晋书》 卷四十九《阮籍传》

(历史上有个关于阮籍的青白眼的典故,典故主要发生在阮籍的母亲去世后,嵇喜、嵇康两兄弟前来吊丧,而阮籍对待两兄弟的态度却差异颇大,对遵从礼法的嵇喜白眼相对,对带酒带琴而来的嵇康却青眼相对。后人就用青眼来表示对他人的尊重,用白眼表示对他人的不屑。)

⑤春鸟秋虫 【出处】“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⑥见山是山【出处】“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青原惟信禅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