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儿美术教育何去何从:谈几个关键问题

 祥语文 2018-04-01


       现在的父母多数都知道,要给孩子发展一些兴趣、爱好。可是怎么发展呢,这是一个大问题,毕竟大多数父母都不是专业人士。拿少儿美术教育来说,多数人都是拿一些颜色让小孩涂涂画画,拿一些彩纸剪剪贴贴就算完事儿了,这还算是比较严肃的,大多数情况,都是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这或许与美术教育理论匮乏有关。可以说,大多数国内的少儿美术教材,都在胡说八道。国内专门研究儿童美术的专业人士并不多,也许是出于不屑,更多是出于没有经验,实际上,少儿美术教育看似简单,真要行之有效地展开教育,却是很费心费力的。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儿童(后面还会讲少年)美术教育有多重要。一两岁的孩子,不识字,只能通过读图来理解意义,因此基本上一半的幼儿教育都与图像有关,图像与符号的识别与系统化是美术教育的基础。老师教孩子跳个舞蹈,手什么时候挥,脚怎么动,这是美育,美育是美术的功能之一。舞蹈强调节奏,深层次上,它会影响儿童绘画构图能力的形成,反过来,绘画天赋好的小孩对节奏感的把握也会比较好,因此在舞蹈过程中肢体语言也特别到位。正如许多画画画得好的艺术家,唱歌跳舞也特别棒一样,艺术的本质是内在一致的。虽然在早期,即儿童时期,很难做到这种打通,但是它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还有,可以促进手部力量和精细动作的锻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些都是促进大脑发育的重要条件,虽然不能因此就说绘画可以让孩子更聪明,但可以避免向相反方向的下滑却也是事实。此外,美术教育还是培养儿童空间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人的空间感除了绘画之外,似乎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来训练,而空间感对很多专业,如建筑、机械、桥梁等工科专业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至于说到创新能力,那就更不用说,因为艺术创作的本质就是创新,这是后话。从长远的层面来看,会画画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原因在于画画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还有很多好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次,对少儿美术教育认识的几个误区。

    (一)是认为只有动笔涂涂画画才是儿童美术教育。这种观念往往会延伸到对成人美术(专业美术)教育的认识。美术教育其实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我们认为,一个是输入教育,一个是输出教育。输入的途径无疑要通过眼睛,因此,所有孩子所能见到的图像都在刺激孩子,他对于世界的整体印象就是这个刺激的结果。同一个东西,看一次跟看十次是不一样的。用同一种方法看十次与用不同方法看十次又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引导孩子观察时,怎么看很重要:什么时间看,什么光线下看,什么距离看,什么位置看很重要。秋天的枫叶是红的(但如果他没有看过夏天的枫叶,那他就会认为枫叶本一直都是红的);黄色路灯下所有的叶子都是黄的(白天却是绿的);在船上看波浪与在海边看波浪肯定不一样(离岸之船上海浪汹涌,但不见浪花,更无泡沫);飞机拔地而起时,夜色笼罩下的城市,就像一串光芒闪烁的钻石项链铺陈在银灰的大地上(而你在城市的路边是见不到的)。输出教育就是表达,没有输入就不会有输出,孩子的脑袋要是空空的,当然什么都不会画。输出教育效率最低的方法的就是让孩子直接临摹一张画,一来一去,除了训练涂色之外,根本没有调动脑细胞。这个过程中,输入教育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孩子画起画来估计只有发呆的份儿,这些知识包括色彩、构图、形象符号、情节等等。

       (二)是认为可以放养。何谓放养,就是不对孩子进行任何有关于绘画方面的引导。其实在我前面说了这么多之后,聪明的父母一定知道,放养其实是非常不负责的一种方式,当然事实证明,也不存在绝对的放养,比如孩子总是从父母那里学到最基本的色彩知识。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比如没有好的美术老师,那真的不如放养,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与其把白纸涂脏了,不如先不涂。当然,事实并没有那么糟糕,聪明的父母肯定从前面学到了为孩子输入(或储备)美术知识的一些观念与方法。

      (三)是认为孩子没有学习美术的前途。这就有点像贴标签,孩子的可塑性很强,其实不可过早下结论。有的时候孩子不喜欢做某件事,其原因往往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这件事本身,而是别的。比如,有些小孩不喜欢捏橡皮泥,是因为他觉得橡皮泥很脏,会“粘”在手上,可是通过引导,他们发现,橡皮泥不但不会粘在手上,还有点香味,就开始感兴趣了。其实我们对所谓的“美”的概念是习得的,是一个社会化的结果。你一定看过缅甸布岛族的长脖人,埃塞俄比亚西南部大嘴唇的穆尔西人的图片,在现代文明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丑陋无比,可是在他们的族人看来却是美的。就拿我们所熟悉的来说,中国画、书法,绝大多数西方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欣赏。孩子学美术也有这样的一个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学习美术,最好要让孩子去参加美术培训,从众心理会让你的孩子迅速地找到感觉。还有就是孩子有个体差异,因此在绘画能力发展的各个阶段出现的时间不一样,每个阶段的需求强度也不一样,作为父母,要对孩子有耐心。多创造一些机会带孩子去接触一下美术(品),即使他没有表现出要马上去接近美术的愿望也不说明什么问题。艺术史上,功成名就后突然想去画画的大牛也不少呢。


        第三,对美术教育的结果看得过重。多数培训机构都知道这点,但因为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没有能力说服家长,因此选择了一种折衷主义,追求效果与教育并重的功利主义途径。儿童美术与专业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一样,方法也不可能一样,前者是一种素质教育,后者是技能教育。前者不能看近期的效果(因为结果的呈现周期可能会很长),否则的话,会耗尽孩子在这方面的一点兴趣,最后就一种负担。而老师也会在追求效果面前不得轻松地引导孩子,这种不轻松的体验同时也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感到压力。


    第四,少儿美术教育,重在教育者。既然少儿美术教育是一个以熏陶为主的素质教育,那么很显然,教育者的知识、观念与方法就特别重要,教育者包括老师和家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少儿美术教育的重点与难点其实是家长,这恐怕是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作为家长,一方面要与老师在教育理念上一致。不要追求表面的教育效果,尤其不能秉持今天会画一个桃,明天会画一个苹果,每天都画了一件好作品的效果,每天都有进步的观念,而是要让孩子敢于画坏一件作品,好作品不能说明什么,但是坏作品一定有原因。

        最后,我们还要简单地讲一下,美术教育对少年的重要性。一方面,它可以维持视力。众所周知,读书越多,学习压力越大,孩子的视力稍不注意就会越来越差,而绘画(主要是指专业绘画)可以维持孩子的视力,保持不下降或者减缓它的下降,哪怕就为了这一点,也非常有必要让孩子学画。另一方面,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如果某个孩子儿童时期注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大概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弥补办法了。注意力集中发展不好,学习也不会好,这是家长和老师们都知道的,但是绘画有这个功能却不是众所周知的。尤其有意义的是,国画与书法一样,还可以锻炼人的耐心,更别说,大多数中国书法家、国画家都十分长寿。绘画艺术有如此的强身健体作用,就这一点,它也值得家长们重视,让孩子拥有一个值得终身学习的兴趣,意味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