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下)

 易针堂 2018-04-01


民间特效膏药制作及配方(下)

观音救苦膏

现代主治:

1、功用:风寒湿痹、腰腿疼痛,筋骨麻木,四肢不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症瘕积聚,肚腹疼痛,女子经血不调,赤白带下。

2、痈疮、红肿毒症。原方功用:

(1)偏正头风:左患贴左,右患贴右,正患贴印堂间,兼卷条塞孔中,咽喉三十六症。

(2)单蛾双蛾闭喉风,贴喉上,若要速效将膏放口含化。

(3)眼科七十二症,瞳病将耳上边角针刺出血贴之,星障翳膜睑毛例睫,迎风流泪等症,左患塞左鼻孔,右患塞右鼻孔。

(4)牙痛贴上即止。

(5)诸般肠痛、胃口痛俱贴痛处。

(6)中风瘫痪,左患贴左,右患贴右,尚不省人事,痰声如锯,作丸清汤送下,其痰立止。若牙关禁闭用铁筋撬开,水灌下或在卷入鼻孔中,直有起死回升之功。

(7)痨瘵贴夹脊穴,长强穴,神阙穴,七日痨虫尽死,咳嗽吐痰贴前后心,仍服清降补药。此膏能攻病不能补虚,不可吞服膏汁。

(8)臌胀、水臌、气臌、血臌,俱贴脐下丹田。

(9)噎膈、气膈、食膈、痛膈,俱贴中脘、神阙,如气塞在喉咽不下,即贴喉外,如要速好,作丸吞之。

(10)哮喘咳嗽诸病皆前后心。如气塞不通或作条塞鼻孔或作丸吞服。

(11)大小便闭俱贴肚脐自通。如数日不通危在旦夕,作丸送下,小腹用葱汁、甘草汁调敷立下。

(12)伤寒时疫贴神阙,饮酒一盏,汗出即愈,如五六日不下,作丸吞服,便解而愈矣。

(13)疟疾一日,二日,三日皆贴神阙,如发四五次者作丸早一时服饮热酒数杯即止。

(14)、妇人赤白带下,贴脐下丹田。

(15)、各种痢疾俱贴中脘、神阙,如四五日不愈,红者用圆眼壳核七个打碎煎汤送丸下。白者用荔枝壳核七个打碎煎汤,送丸下,红白兼者用圆眼壳核七个,荔枝壳核七个煎汤送丸下。

(16)、妇人滞产逆生胞衣不下作丸热酒送下,立刻产下,产门小腹煎甘草水频洗。

(17)、小儿惊风,目翻上气喘,痰塞不通作塞鼻孔贴一膏于神阙,如危急作丸服之。

(18)、小儿诸疳疾贴肚脐上。

(19)、妇人经闭不通贴丹田下,如病久作丸服之。小腹上用甘草水调葱汁涂之。

(20)、疔疮内服外贴背疽各痈疥毒贴患处,肠痛作丸服兼贴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21)、血块痞积贴肚脐上并贴痞上,人健壮者作丸日服便泄即愈。

(22)、臁疮脚气摊膏反贴针刺多孔,使药性得入,外盖以纸用带缚定。一日洗净  1  次-10次即愈。

(23)、大便肠风下血,梦遗白浊俱贴神阕。

(24)、痔漏内痔卷条插入,外痔用膏药贴之。

(25)、跌打损伤贴患处即愈。

注意事项:

凡外贴此膏者,须服生甘草汤,服此膏者不可饮甘草汤。

处方:大黄 60g,花粉 21g,牙皂 24g,蓖麻子 60g,全蝎 21g,积壳 24g,生地黄 30g,桃仁 21g,白芷 24g,草乌 30g,五倍子 21g,莪术 30g,羌活 24g,麻黄 24g,肉桂 24g,红大戟 24g,香附 21g,厚朴 21g,穿山甲 21g,蛇脱 15g,当归 45g,甘遂 60g,木鳖子 60g,川乌 30g,三棱 30g,巴豆 24g,黄柏24g,黄芪 21g,杏仁 21g,防风 21g,独活 21g,槟榔 21g,细辛 21g,玄参 21g,黄连 15g,蜈蚣 10 条。

制法:

用麻油 2500ml,入群药浸数日,用慢火熬枯,将药渣除去,纳入黄丹 720g,密陀僧 120g,

熬炼成膏。

用法:贴患处及小腹。

新法配制:

A:牙皂 24g,全虫 21g,草乌 30g,五倍子 21g,肉桂 24g,炮山甲 21g,蛇蜕 15g,甘遂 60g,木鳖子 60g,川乌 30g,巴豆 24g,细辛 21g,黄连 15g,蜈蚣 10 条,蓖麻子 60g。B:大黄 60g,花粉 21g,香附 21g,枳壳 24g,生地 30g,桃仁 21g,白芷 24g,莪术30g,羌活 24g,麻黄 24g,大戟 24g,香附 21g,厚朴 21g,当归 45g,三棱 30g,黄柏 24g,黄芪 21g,杏仁 21g,防风 21g,羌活 21g,玉片 21g,元参 21g,麻油 3000g,黄丹 1200g,密陀僧 120g。

备注:A 组药研细末为细药,B 药水煎,成流浸膏。用基质 4200g 配制。

万应宝珍膏(验方)

功用:一方治多病之特点效果灵验。

现在主治:

风湿寒痹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跌打损伤。

原方主治及穴位贴治:

1、负重伤力,腰膝酸软贴两膏盲穴,两肾俞穴。

 2、挛急偏枯,  满肩疼痛贴两肩井穴,两曲池(屈肘,在肘窝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穴,两手腕骨穴,两膝眼穴。

3、心胃气痛,肚腹饱胀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穴,中脘穴。

4、鼻塞脑漏,便正头风贴太阳穴,风门穴。

5、冷哮咳嗽,痰鸣气急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穴。

6、遗精白浊,淋滑不固贴丹田穴,肾俞穴。

7、经血不调,赤白带下贴关元、长强穴。

8、满身走气,闪挫疼痛贴章门穴。

9、寒湿脚气,鹤膝酸软贴膝眼穴。

10、小肠疝气,偏坠木子贴气海穴。

11、脾虚泄泻,久渗痢疾,受寒腹痛贴神阙穴。

12、一切损伤,风湿积聚。流注等。不必按穴各贴患处。

备注:此膏治五劳七伤,中风偏瘫,气痛痰嗽,疝气遗精,妇人经事,淋带,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风寒积聚。痞块流注,瘰疬等症功效之大,难以尽述。各症须按穴贴之。此为主治内伤膏。

处方:

生地  9g,苍术(炒)9g,五加皮  9g,枳壳(炒)9g,莪术  9g,桃仁(去皮)9g,三萘9g,当归 9g,  川乌(制)9g,陈皮 9g,台乌 9g,三棱 9g,大黄 9g,首乌(制)9g,草乌制)9g,柴胡(制)9g,防术 9g,刘寄奴 9g,牙皂 9g,川芎 9g,肉桂 9g,羌活 9g,灵仙9g,赤芍 9g(制),天南星 9g,香附(制)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藤、藁本各 9g,川断9g,良姜 9g,独活 9g,麻黄(去节)9g,干松 9g,连翘 9g,血余 60g,黄丹 900g(炒),没药 9g(制),阿魏 9g,细辛 9g。

用法:

用棉子油 2000g 将生地以下 37 味煎枯去渣滤清,加入血余黄丹熬成膏,再将肉桂下 11味研细末搅入膏药内推在纱布上,大号用膏 15g,中号 9g,小号 7.5g 贴患处。

新法制作:

A、川乌 9g,草乌 9g,牙皂 9g,肉桂 9g,天南星 9g,小茴香 9g,乳香 9g,没药 9g,细辛 9g,血余 60g。

B、生地 9g,苍术 9g,枳壳 9g,五加皮 9g,莪术 9g,桃仁 9g,山奈 9g,当归 9g,陈皮9g,台乌 9g,三棱 9g,大黄 9g,首乌 9g,柴胡 9g,防风 9g,刘寄奴 9g,川芎 9g,二活各9g,灵仙 9g,赤芍 9g,香附 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腾 9g,藁本 9g,川断 9g,良姜 9g,麻黄 9g,干松 9g,连翘 9g,木香 6g,附子 6g。

C、麝香 6g,冰片 9g,樟脑 9g,阿魏 9g,麻油 2000ml,铅丹 800g。或取基质 2800g,

将 A 药 B 药按先后各取细粉或流浸膏搅入基质均匀收膏,待冷后再加温至 70 度左右再入 C 药均匀搅拌,再加月桂氮酮 28g 搅拌摊膏。

备注:膏药规格重量按原配制法。

暖脐膏药

主治:痞块症瘕,妇女血寒,白带清冷,久不孕育,腰腹腿痛。

处方:鲜姜 100g,花椒 500g,贯众 250g,生草乌 60g,生川乌 60g,三棱 60g,莪术60g,牙皂 30g,肉桂 30g,母丁香 30g,阿魏 15g,麝香 3g,生马钱子 30g。

制法:用香油 5000g,将上药熬枯去渣,入樟丹 2500g,共熬成膏,摊于布上。

改良方:A:花椒 50g,生草乌 6g,生川乌 6g,牙皂 3g,肉桂 3g,广香 3g,公丁香 3g,阿魏 1.5g,麝香 0.3g,生马钱子 3g。

B:贯众 25g,三棱 6g,莪术 6g,生姜 10g,香油 500g,黄丹 200g。

备注:可用基质 700g 配制上方,生姜另煎 30 分钟,兑入流浸膏。万应膏可代替,不必制做。

保胎膏

处方:

当归 300g,白芍 150g,生地 240g,甘草 90g,川断 180g,黄芪 150g,白术 180g,肉苁蓉 150g,木香 30g,黄芩 300g,益母草 300g,龙骨 90g,麻油 3000g,黄丹 1350g。

制法:香油炸料,入细料龙骨粉。

功用:益气补血、保育胎元。

主治:由妊娠虚弱、气血不足引起的胎元不固,屡经小产(治习惯性小产)。

用法:贴于脐部,十四日一换,贴过八个月为妙。保胎万全。

规格:布光 4.5 寸×4 寸,膏重 15g。

新法配制:

A、木香 3g,龙骨 9g,研细粉。

B、当归 30g,白芍 15g,生地 24g,甘草 9g,川断 18g,黄芪 15g,白术 18g,肉苁蓉15g,黄芩 30g,益母草 30g,煎成流浸膏。麻油 1000g,铅粉 400g,或用基质 1400g,成膏。

输卵管阻塞膏药

处方:

A、炮山甲、乳香、没药、肉桂、两头尖各 30g,生川乌、生草乌各 30g。

B、三棱、莪术、红花、大黄、地丁、公英、红藤、羌活、木通、皂角刺、透骨草、鸡血藤、路路通、王不留、香附、川楝子各 30g。按新工艺制作,上药各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 2600g,成膏。

用法:

外贴两侧少腹,1 贴药可贴 5 天,连贴 6 贴为一疗程。

独角莲膏药

主治:

疖肿疮疡(疖、脓肿、溃疡)

处方:

甲方:独角莲根 60g,三棱 30g,莪术 30g,杏仁 30g,透骨草 30g,莱菔子 30g,穿山甲 30g,木鳖子 30g,独蒜 120g,大黄 30g。

乙方:乳香 30g,没药 30g,阿魏 30g,麝香 0.9g。

制法及用法以香油 2500g 同甲项药入锅慢火熬至枯黑,滤去渣,酌加适量黄丹,再入锅熬,时时捣拌膏成,离火,加入乙项药末和匀摊于油纸上,贴敷患处。

新法制作:

A、独角莲 60g,穿山甲 30g,木憋子 30g,乳香 30g,没药 30g,阿魏 30g,麝香 0.9g。

B、三棱 30g,莪术 30g,杏仁 30g,透骨草 30g,莱菔子 30g,大蒜 120g,大黄 30g。

取基质 3500g 配成膏。月桂氮酮 35g。或甲方为流浸膏,乙方为细粉。加入基质成膏。

腮腺炎膏药

处方:天竺黄 6g,石膏 6g,牙硝 3g,甘草 3g,雄黄 6g。

制用法:研细和匀,敷患部。

改良方:

1 方:天竺黄 60g,石膏 60g,牙硝 30g,甘草 30g,雄黄 60g,明矾 60g,冰片 5g。取基质 1000g 将上药研细末后调匀成膏。

2 方:肉桂 30g,白芷 30g,赤芍 30g,元参 30g,独角莲 15g,乳香 20g,没药 30g,当归 30g,生地 45g,麝香 1.5g,黄丹 1000g,连翘 24g,轻粉 6g,大黄 15g。

制法:

除乳香、没药、麝香、轻粉分别研成细粉之外,其余群药用香油 2000g 炸枯,取净渣,加樟丹法收膏。

用法:贴患处。

主治:疮疖(腮腺炎)(独角膏)。

改良法:

A、肉桂 30g,独角莲 15g,乳香 20g,没药 30g,麝香 1.5g,轻粉 6g。

B、白芷 30g,赤芍 30g,元参 30g,当归 30g,生地 45g,连翘 24g,大黄 15g。取基质3000g 成膏。

(28)香雄膏

处方:乳香 15g,没药 15g,儿茶 15g  ,轻粉 15g,红粉 15g,血竭 15g,生硇砂 15g,樟脑 24g,雄黄 1.5g,麝香 0.9g,肉桂 0.3g,胡椒 0.3g,松香 500g,花生油 1000g。制膏外用。摊于 1 寸,2 寸见方布上,隔日换药 1 次,必要时每日换药 1 次。

主治:

疖、肿、毛囊炎。

密陀膏(雄黄膏)

主治:痈疮(痈)。功能除死肉,生肌引脓拔毒截肿。

处方:密陀僧 15g,雄黄 15g,(细研),香油 210g,丹砂 15g(细研),铅丹 45g,黄蜡 30g,

蛇黄 15g(煅醋淬 7 遍研末),牡蛎 6g(煅研)。

制用法:

上药研末和匀,先煎油滚,下蜡熔尽,次下丹,以柳棍搅动变黑色即下诸药末搅匀,收瓷合盛,细布上涂于患处,每日换 2 次。本方可用基质 255g 配制。

绿脑膏(夹纸膏)

主治:臁疮、深部脓肿。

处方及制用法:铜绿 3g,樟脑 9g,用猪油和药捣烂如泥,以油纸夹之。贴患处,1-3 天翻转贴之,若病

不好,再患再贴。

糖尿病膏药

处方:熟地 10g,山萸肉 10g,山药 10g,茯苓 9g,泽泻 9g,丹皮 9g,牛膝 9g,车前子 9g,白术 9g。

制用法:

用麻油 200g,将上药熬煎枯去渣,加黄丹 150g,收膏。摊贴腰部肾区。

新法配制:将上药制成流浸膏入基质 300g 成膏。

二茴膏(暖气膏)

主治:祛寒止痛,腹痛泄泻(腹泻、急慢性肠炎)

处方:大茴香 120g,小茴香 120g,当归 120g,白芷 120g,肉桂 6g,乳香 6g,没药 6g,木香 9g,沉香 6g,麝香 3g,(共研成细末)。

制法:香油 7500ml 煎沸加黄丹 3120g,搅匀收膏,每 500g 膏药基质,对上药研成细料粉末 15g。

用法及禁忌:微火化开贴脐上,忌生冷。

修正方:

A、肉桂 6g,乳香 6g,没药 6g,木香 9g,沉香 6g,丁香 6g,麝香 3g。

B、大茴香 120g,小茴香 120g,当归 120g,白芷 120g,基质 10620g,(配制时可缩小10 倍),基质应为 1062g 或 1000g。此膏可用万应膏代替,不必制做。

麻黄膏

麻黄 210g,白胡椒粉 90g,共研末入基质 1000g,配制成膏。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每日换药 1 次。

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膏

处方:川乌、草乌、麻黄、细辛、南星、白附子、白芷、牙皂、川椒各 90g,冰片 60g,白砒 9g。

上药研粉入基质 3000g 成膏。

用法: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3 日一次,九天一疗程。

急慢性支气管炎膏

处方:

牙皂 120g,冬虫夏亓 90g,肉桂 9g,生半夏 9g,生南星 9g,冰片 6g,铅粉 220g,麻油500g。

制法:上药研末入基质 700g 成膏。

用法:

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3 日 1 次,九天一疗程。

樟冰膏

处方:

樟脑 30g,冰片 40g,松香 60g,红粉 40g,香油 1000g,黄丹 500g,蜂蜡 60g。按新工艺制作。

用法:2 日换药一次,1-2 周即愈。

主治: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

1、牵正膏:

A、生白附子、生南星、僵蚕各 50g,全虫 30g,蜈蚣 10 条。

B、荆芥、防风、桂枝、川芎、赤勺各 50g,香油 1000g,黄丹 500g,按新工艺配制。

制法:上药分别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 1500g 成膏。

功效主治;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2、麻痹膏:

A、全蝎 50g,僵蚕 20g、白附子 20g、蜈蚣 9 条、生马钱子 9g、冰片 3g、樟脑 6g、麝香 1g。

B、当归、白术、蓁艽各 20g,羌活、防风、白芷、川芎、独活各 10g,白芍、茯苓各 15g,黄芪 30g、灸甘草 5g、乌梢蛇 15g,小白花蛇 2 条、香油 3600g、红生丹 480g。

制法:上药各取细末和流浸膏入基质 4080g 成膏备用。

用法取穴:主穴取听宫、下关、翳风,配穴:颊车、太阳、大椎。每天晚上贴,白天揭掉,累计  48

小时更换一次药(4 个晚上)。


面神经炎膏药

处方:A:天南星 100g,肉桂 120g,蓖麻仁 50g,生草乌 20g,乳香 100g,白附子 100g,全蝎 30g,白僵蚕 30g,马钱子 15g,冰片 2g,樟脑 6g,麝香 1g。

B:蝉蜕 50g,白芷 20g,鹅不食草 20g,香油 3600g,红升丹 580g。

按新工艺制作:上药分别各取细粉和流浸膏入,基质 4180g 内成膏备用。

功能主治:祛风痰、通血脉,畅经络,利关窍,主治面神经炎。

用法:每天晚上贴,白天揭掉,累计 48 小时更换 1 贴药(4 个晚上),取患侧,每次 3-4 个穴位

交替使用。

取穴:下关,四白,阳白,颊车,地仓,外 0.5 厘米,牵正,翳风,合谷。

面瘫膏

处方:天南星 50g,马钱子 100g,松香 450g,蜂蜡 135g,麻油 300g。制作按新工艺。

用法:将膏药加热烘软后贴翳风、下关、颊车,每隔 3-4 天更换 1 次。

主治:面部瘫痪。

乳腺癌专用膏

处方:乳香,没药,五倍子各 60g,鸦胆子(去壳)20g,醋 1.25 千 g。按新工艺制作。

用法:贴患处,每 2 天换药 1 次。

乳腺癌骨盆转移膏药

处方:当归、赤芍各 12g,红花 4.5g,生香附 15g,制乳香、川芎各 6g,白芥子 9g。

按新工艺制作。

冻疮膏药(紫云膏)紫草、当归、红花各 30,,麻油 1000g,黄蜡 150g,按新法制作见资料。

阑尾炎膏药大蒜 12 个,扑硝 180g,捣成糊状,敷右下腹 2 小时后取掉,再敷生大黄末,醋调成糊状

外敷压痛处约 6-8 小时。

小儿腹泻外敷方

处方:吴茱萸 6g,苍术 7g,桂枝 3g,枯矾 3g,白胡椒 2g,研末每用 13 醋调敷脐,每日 1 次。

玉红膏

主治:疮疖溃烂,久不收口。

处方:紫草 90g,血竭 180g,当归 90g,甘草 54g,麻油 740g,轻粉 180g,白蜡 90g,白芷 225g.

制法:将当归、甘草、紫草、白芷浸入麻油内,一夜后用慢火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加入血竭粉,白蜡、轻粉、调和成膏。

用法:将膏搅匀涂纱布上敷贴患处。

新法配制:

A.血竭 180g,轻粉 180g,白蜡 90g。B.紫草 90g,当归 90g,甘草 54g,白芷 225g,麻油 740g。

神效膏

主治:肝脾肿大

处方:白芥子 1000g,穿山甲 240g。

制法:

用桐油 1000g 入锅,先熬半晌,次入穿山甲熬数沸。再次入白芥子候爆止,滤去渣入飞净炒黑的黄丹 250g 收膏,离火,再入麝香末 4g,去火毒 7 日。

用法:摊时隔水化开贴敷,不可用火。加阿魏 120g 更妙。

新法配制:

A、阿魏 120g,麝香 4g。

B、白芥子 1000g,穿山甲 240g。取基质 1250g,以上药配置而成。

消痞膏

主治:活血去瘀止痛,腹中痞块。

处方:良姜 9g,生地 9g,枳壳 9g,苍术 9g,五加皮 9g,桃仁 9g,山奈 9g,当归 9g,川乌 9g,陈皮 9g,乌药 9g,三棱 9g,草乌 9g,川军 9g,何首乌 9g,才胡 9g,防风 9g,刘寄奴 9g,牙皂 9g,川芎 9g,官桂 9g,羌活 9g,赤勺 9g,灵仙 9g,天南星 9g,香附 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藤 9g,藁本 9g,川断 9g,独活 9g,麻黄 9g,干松 9g,连翘 9g。

制法:

用麻油 2000g,将药炸枯去渣,黄丹 900g,以下细料药。阿魏 30g,肉桂 15g,公丁香15g,木香 12g,乳香 15g,没药 18g,麝香 1g,搅匀即成膏。

新法配制:

A、阿魏 30g,肉桂 15g,公丁香 15g,广香 12g,乳香 18g,没药 18g,月桂氮酮 30g(基质 2800g)。生 川 乌 9g,生草乌 9g,牙皂 9g,肉桂 9g,生天南星 9g。

B、良姜 9g,生地 9g,枳壳 9g,苍术 9g,五加皮 9g,桃仁 9g,山奈 9g,当归 9g,陈皮9g,乌药 9g,三棱 9g,大黄 9g,何首乌 9g,才胡 9g,防风 9g,刘寄奴 9g,川芎 9g,羌活9g,赤勺 9g,灵仙 9g,香附 9g,荆芥 9g,白芷 9g,海风藤 9g,藁本 9g,川断 9g,独活 9g,麻黄 9g,干松 9g,连翘 9g。

此方同万应膏,不必制做。

平肺膏的制作工艺

处方:牙皂 35g,生半夏 30g,生南星 30g,甘遂 25g,肉桂 15g,沉香 15g,生白芥子 30g,细辛 30g,生延胡 30g,丁香 6g,冬虫夏草 15g(可不用),冰片 10g,麝香 1.0g(可不用),生麻黄 45g,生地龙 45g,洋金花 30g,生马钱子 30g,桃仁 45g,粉细即可。

制作工艺: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即可;按灵仙膏药的制作方法,其余工艺同灵仙膏。

取基质 900g 可制成每贴重约 7g 的平肺膏 120 贴。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达肺膏

处方:

A:牙皂 35g,生半夏 30g,甘遂 25g,肉桂 15g,沉香 15g,生白芥子 30g,辽细辛 30g,

B:生麻黄 45g,生地龙 45g,洋金花 30g,生马钱子 30g,桃仁 45g,百步 30g。

制作工艺:

B 水煎 2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2 次药液混合后用 100 目筛过滤,将滤液浓缩成流浸膏备用,称取膏药基质 850g,以文火加热去尽水气,再离火冷却到 70℃时入 A,搅拌均匀后即可进行摊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8g 的达肺膏 130 贴,做好的膏药要装袋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祖传秘方配制: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黑色膏药,内病外治,穴位敷贴,标本兼治。借助俞穴,深入腠理,由经络入脏腑,通过温、散、逐、降的作用,达到止咳祛痰、平喘之目的。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将流浸膏浓缩为糊状;②再加入基质 850g,温度 70℃;③再继续加用文火加热,取净

水份再冷到 70℃以下药粉加入,调匀可用。

使用方法:

1、敷贴穴位:主穴—膻中(位于胸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当两乳之间)、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双),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各旁开 1.5 分。大杼(双)位于颈后第一胸椎棘突下各旁开 1 寸 5 分。备用穴----华盖(在胸骨柄和胸骨体之交界,即胸骨角之正中。风门(双)位于第二胸骨棘突下各旁开 1 寸 5 分。

2、敷贴方法:选用生姜或生姜汁擦穴位处,然后剪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用小火将膏药熏

烤致软绵程度(勿使温度过高,以免灼伤皮肤),对合溜转,贴于主穴上,成人每次贴 5 贴,小儿贴 3 贴。

3、敷贴时间:成人每次贴 5-7 天,小儿贴 3-5 天。

松樟灵仙膏

处方:1、生马钱子 60g  、生川乌 75g、生草乌 60g、生南星 60g、生半夏 60g、古月 30g、净全虫 30g、肉桂 30g、蛴螬 30g、生白芥子 30g、洋金花 45g、甘遂 30g、土虫 50g、血蝎 30g、生乳香 45g、生没药 45g、三七粉 30g、炮山甲 30g、(辽)细辛 45g、七叶一枝花 45g、冰片15g、扑尔敏 100 片、  炎痛喜康 150 片、共计 875g,(扑尔敏、炎痛喜康不计量)

2、蟾酥 25g、乌蛇 60g、桂枝 90g、桑枝 90g、生麻黄 60g、防乙 30g、秦艽 45g、生桃仁 60g(捣碎)、红花 45g、防风 45g、苍术 30g、鸡血藤 90g、当归 60g、白芷 60g、羌独活各 45g、急性子 60g(捣碎)、苏木 50g  、广龙 45g、威灵仙 60g、片姜黄 50g、牛夕 50g、木瓜 45g、生香附 60g、川芎 45g、灵脂 60g、透骨草 75g、三棱 60g、文术 60g、穿山龙 90g、姜 60g、鹿含草 60g、寻骨风 60,计 1879g(稠膏干燥后约 50g)。

3、松香 540g、  樟脑 338g(夏天);462g(冬天)、仙石粉 308g、凡士林 92.4g、丁香油 385 毫升(冬天)、氮酮 6 毫升、薄荷 46g。

制作工艺:

(1)、1 组药中生马钱子至炎痛喜康分别压细粉过 80-100 目筛,称量混合均匀备用。

(2)、2 组药乌蛇至寻骨风水煎二次,二次药液混合入蟾酥(捣碎)浓缩成 6:1 左右稠膏。稠膏低温干燥压成细粉加入 1 组药粉中,反复过筛,使其混合均匀,密封备用。

(3)、松香压粗粉入桶内,文火加热(或水浴加热)至完全熔化,入凡士林溶化后药粉搅拌均匀,入仙石粉搅拌均匀,加入樟脑搅拌使其完全熔化,最后加入丁香油和氮酮搅拌均匀。

      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 40g 的松樟灵仙膏 100 贴。

主治:颈、肩、腰、腿痛,骨质增生,风湿类风湿,股骨头坏死,急性扭挫伤。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用法:松樟灵仙膏是以松香、仙石粉为基质原料的白膏药。贴前先剪去膏药的四个角,揭去药面上的塑料薄膜,直接贴于患处,贴敷后要用手按片刻。

化癌回春膏的制作工艺

处方:

A、生马钱子 60g,生川草乌各 50g,生南星 60g,生半夏 50g,甘遂 30g,土虫 50g,蛴螬 30g,七叶一枝花 50g,洋金花 50g,生白芥子 30g,生乳没各 45g,三七粉 30g,血竭 30g,丁香 30g,细辛 45g,紫硇砂 30g,雄黄 45g,蟾酥 20g,樟脑 20g,冰片 45g,麝香 3g(可不用),蜈蚣 30g,全虫 30g,天龙 30g,生元胡 60g,玉金 60g,阿魏 30g,扑尔敏 100 片,炎痛喜康 150 片。上列诸药各取细粉(约 100 目筛),程量混合均匀即可。

B、白芷 50g,姜黄 50g,米壳 60g,乌蛇 60g,灵仙 60g,皂刺 60g,丹姜 60g,三棱90g,莪术 90g,八月扎 60g,麻黄 60g,桂枝 60g,鸡血腾 60g,桃仁 50g,红花 45g,当归50g,川芎 50g,生地 50g,积壳 50g,地龙 60g,透骨草 50g,花粉 90g,黄柏 60g,芙蓉叶60g,山奈 60g,白花蛇草 60g,半枝莲 60g,蜂房 60g,玉金 60g。

制作工艺:

称取基质 3200g,其工艺同骨仙膏。上述药料可以制成每贴重  45g  的化癌回春膏药  120贴。

主治:各种癌症。

壮阳一贴灵膏药

处方:

附子 20g,川乌 20g,桂心 100g,官桂 100g,桂枝 100g,细辛 100g,干姜 100g,川椒 100g,淫阳藿 100g,兔丝子 30g,阳起石 60g,柏子仁 30g,雄蚕蛾 30g,共为细末。取基质 300g,制作工艺同骨仙膏药。可制成 15g 约 300 张壮阳一贴灵膏药,贴下丹田。

主治:阳痿。

痔疮一贴灵膏药

处方:炮山甲,元胡,玉金,大艽,黄莲,黄芩,黄柏,枝子各 40g,乳香,没药,五倍子,细辛,三七,血力花,白芥子,大黄,大白,防风,泽夕,侧柏叶,地榆,元参,生地,当归,枳壳,茜草,花粉,桃仁,赤芍,冰片各 30g,槐米,二花,樟脑各 60g。上列诸药共为细末(100 目筛),混合均匀即可。

制作工艺:

取基质 3200g,其工艺同骨仙膏。上述药料可制成每贴重 45g 的痔疮一贴灵膏药,120 贴。

乳腺增生膏药

处方:当归 120g,三棱 50g,莪术 50g,生乳香 50g,生没药 50g,肉桂 30g,白芷 50g,生川乌 50g,细辛 50g,生马钱子 60g(去皮),生白芥子 60g,贝母 50g,冰片 30g(后下),樟

脑 50g(后下)上药共为细末,取基质 3200g,可制成 100 贴,每贴重 50g,先刮痧后贴膏药一般 2-8 贴即好。以上药均为生药。

降压膏药

处方:生吴茱萸 50g,生附子 50g,生干姜 350g,生肉桂 50g,生细辛 50g,生川芎 100g,生川牛膝 100g,生蓖麻仁 50g,生桃仁 50g,生栀子 50g,冰片 30g(后下),共为细末,取基质 3200g 每贴重 10g,约 500 贴左右,贴双足心涌泉穴 8 天,高血压者可刮痧从颈椎---腰椎两侧,涌泉穴,降压立即显效。

高血压膏药 1蓖麻仁 50g,吴茱萸 20g,附子 20g,共研末加基质 300g 成膏,每晚贴两足心。7 日为一疗程。

停用一切降压药。

高血压膏药 2

处方:

杜仲 9g,川断 9g,附子 9g,牡蛎 9g,枣仁 9g,丹皮、茯苓各 9g,龙骨 9g,桑寄生 6g,狗脊 6g,党参 6g,熟地 6g,川楝子 4.5g(炮),远志 4.5g,香油 300g,黄丹 120g。

制用法:上药用香油 300g,炸枯去渣,熬沸加黄丹收膏。贴肾区(第 11 胸椎与第二腰椎体两侧)。

新法配制:以上诸药除龙骨外,其余熬流浸膏。入基质 420g 成膏。

风湿拔毒膏配制方法

配方:斑蝥 100 克、白芥子 130 克、面粉 200 克、

制法:斑蟊、白芥子研面粉,加入面粉拌匀即可。

功能:拔寒祛湿、排毒、活血化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主治: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及骨质增生等风湿骨病。

使用方法:

以上药粉 1.5 克左右倒入容器内,加适量凉开水或蛋清调成饼状,约 5 分硬币大贴在阿是穴上,用活血膏药固定 4 个小时左右取下,不久局部即便发水泡,并逐渐隆起,如水泡溃破不需特殊处理,让其自行流出致病毒素。病情严重者可在水泡处拔罐 1-1.5 小时,只要天天坚持拔罐不需其他处理,取下罐后用针刺破水泡,可用消毒纸放在出水局部,个别确需消毒者可用75%酒精棉球擦涂。10 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轻重,采取 1-3 程,一疗程水出不尽者,可进行下一疗程。以水出尽为止。其它膏药的制作工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