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金色年华554 2018-04-01

摩尔多瓦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东北部多瑙河下游,东欧平原南部边缘地区,是一个内陆国家,绝大部分国土介于普鲁特河和德涅斯特河之间。东、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隔普鲁特河与罗马尼亚毗邻,南部不远遥望黑海,面积为33800平方公里。 摩尔多瓦共和国境内突出的特点是丘陵和谷地纵横交错。境内有风景如画的丘陵、多岗平原、广柔草原和茂密森林。

地处俄罗斯平原与喀尔巴阡山交接地带的摩尔多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西洋气旋向摩尔多瓦吹来大量湿润、温暖的空气,但有时也会送来充满水气的地中海热浪,以至生成摩尔多瓦的夏季暴雨。从东南方向吹来的大量干燥气流又常常会引起干旱,而能够造成早秋或晚秋寒流的北极冷空气很少入侵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日照充足,有“阳光之国”的美誉。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摩尔多瓦的国鸟是嘴里衔着一串葡萄的白颧。传说,很久以前,摩尔多瓦的一个城堡被土耳其人包围,守城的战士英勇抗击侵略者,直到弹尽粮绝,侵略者就要攻克城堡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铺天盖地的白颧从天而降,刮起一股狂风,迫使敌人趴在地上,不敢抬头。数以百计的白颧向城堡飞来,它们嘴里衔着葡萄送给城堡的保卫者。战士们吃到神鸟送来的葡萄以后,情绪高涨,士气大增,击退了来犯的敌人。从这以后,白颧就成为摩尔多瓦人心中的吉祥鸟,象征着幸福和健康。

摩尔多瓦人能歌善舞。每逢重大节日,人们都要走上街头跳舞唱歌。“舞蹈是摩尔多瓦人的灵魂”,这一说法一点不为过。摩尔多瓦的民族舞蹈热情奔放,富有诗意,又略显忧郁,充分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民族舞蹈“霍拉舞”、“若克舞”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摩尔多瓦的民间诗歌丰富,充满了浓浓的民族特色,抒情歌曲“多依纳”是民间诗歌的精华,广泛传唱。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每逢节日,摩尔多瓦的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民族服装。几个世纪以来,摩尔多瓦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成年男子穿白长衫和白裤子,外套呢制的西装背心,入冬穿皮坎肩或毛坎肩,着短羊皮袄,头戴小羊皮帽,脚登自制皮靴,腰间束红色的、绿色的、或是蓝色的宽腰带。腰带长度一般为3米。男用腰带不仅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极强的装饰性。妇女头扎大方巾,上身穿白底彩绣衫衣,外套过膝宽下摆裙,裙外扎毛料或亚麻布的围裙。摩尔多瓦妇女的裙子一般用深色的纯毛面料制成。裙子上面绣有五彩几何图案。裙腰部配有窄腰带。冬季,男女均穿上自制的皮毛外套。21世纪初,民族服饰在农村的老年人中仍有保留,年青人已很少穿着,大多在电影和舞台上使用,已逐渐成为摩尔多瓦民族的艺术象征。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位于摩尔多瓦中部,座落在德涅斯特河支流贝克河畔,有500多年的历史,基希讷乌的中世纪老城建在贝克河谷地,新城建在沿河阶地上。

这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郊区园艺业十分发达。盛产葡萄和葡萄酒,摩尔多瓦也被称为葡萄之乡,在共和国的国徽上就雕刻着一串串的葡萄。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基希讷乌是一座白色的城市,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到处可以看见掩映在绿荫丛中的白色建筑,这些白色的建筑都是用摩尔多瓦境内盛产的石灰石为材料建成的。洁白的建筑与翠绿的树木交相辉映,使基希讷乌显示出一派生机与活力。城市街道呈棋盘状,列宁大街和普希金大街是城中主要街道。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市内保留着许多古迹,有钟楼、凯旋门、主教堂、圣母圣诞教堂等。在沙俄时代,普希金曾因写了热爱自由的诗篇而被流放到当时是边远地区的摩尔多瓦,在这里普希金与十二月党人有过密切往来,在基希讷乌有普希金故居,它现在是博物馆。此外,基希讷乌还是摩尔多瓦的科学,文化中心,建有摩尔多瓦科学院,土壤、葡萄酒酿造、园艺等研究所和基希讷乌大学,1955年又创建了摩尔多瓦歌剧舞剧院。

摩尔多瓦:阳光与美酒皆钟情于此

米列什季米奇酒窖全长200公里,收藏了150万瓶葡萄酒,对外开放55公里,据说是世界上最大、藏酒最多的酒窖。现在,对于很多赴摩尔多瓦旅游的外国游客来说,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参观摩尔多瓦的地下酒窖、葡萄园和葡萄酒酿造工艺。在地下酒窖,游客可以一边体验摩尔多瓦独特的葡萄酒文化,一边品尝各种馥郁芬芳的葡萄佳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