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话|从方浜到上海老街

 cxag 2018-04-01

清同治年间上海县城图


古代上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县城内外河港纵横,号称“有舟无车之泽国”。城里贯穿东西的主要河港有肇嘉浜和方浜。方浜东引黄浦水从宝带门(俗称小东门)水关入城,经益庆桥、长生桥、馆驿桥、陈士安桥、广福桥、东马桥、西马桥,至西北城墙止。


老上海水道图中的方浜等河流


从宋代起,这里就是上海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天圣元年(1023年)前,方浜畔就设立了掌管茶盐酒税的'上海务'这个榷酤机构,这是上海市区有记载最早的管理机构。景定五年(1264年),原设在青龙镇的市舶分司迁至上海,设在方浜南侧,此处既是海运贸易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海上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又称“榷场”。咸淳年间(1265~1274年)设立上海镇,方浜两侧是上海镇的中心区域。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元朝初期上海已发展成为“华亭东北一巨镇”。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批准设立上海县。大德六年(1302年)在方浜南侧(今方浜中路南、光启路附近)建造县署。清咸丰五年(1855年)海防厅设在方浜北侧,1911年上海光复后这里成为沪军都督府所在地。


方浜旁的广福寺和榛苓学堂


方浜附近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宋景定年间(1260年~1264年),邑人唐时措、唐时拱购方浜长生桥西北(今丹凤路西)旧屋,改建为梓潼祠(即文昌宫)。咸淳五年(1269年)在梓潼祠后筑屋,名“古修堂”,这是上海最早的学校——镇学。方浜北侧建有广福寺,城隍庙、沉香阁、慈修庵等庙宇,还设有京剧艺人的行会组织梨园公所和艺人子弟学校榛苓学堂。沿浜一条路,称庙前街,茶肆、酒馆、银楼、钱庄、商行鳞次栉比。

 清朝后期,方浜淤泥堆积,逐渐壅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方浜东端(黄浦江至城墙)填平,修筑方浜东路。城内河段于1912年至1913年填平,修筑方浜中路,碎石路面,宽6.4~17.6米。


改造前方浜中路东段(人民路口)


方浜中路城隍庙前


方浜中路东段(河南南路以东)依托四通八达的十六铺码头和万商云集的城隍庙市场,长期保持着繁华热闹的市面,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沿街人文景观使其拥有丰富的商业文化底蕴。童涵春国药号、三大祥布店、冯大通酱园、叶大昌糕点等均设在这里。由西到东的建筑风格和业态布局展示了老上海从明清向民国的历史文化的变迁,见证了上海700多年的发展历程。


方浜中路旧貌


几十年后,这一带的房屋已经显得陈旧,设施老化,一部分成为危房。上世纪90年代,豫园地区被列入上海对外开放的游览点,对方浜中路的改造也提上了议事日程。1999年1月,由豫园商业旅游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和南市区经贸委等部门联手实施,投资2500万元,开启“上海老街”改建工程,施工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同年6月18日竣工开市。


正在改造的方浜中路街面房屋


老街开市表演


改建后的“上海老街”全长825米,以三牌楼路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长500米,在路两侧原有店铺民宅建筑基础上进行大修、装饰和改造,保留了清末民初市井风貌,恢复了花格窗、排门板、范氏栏杆、落地摇杆门等,再配以飞檐翘角,花边滴水和马头墙;西段长325米,新建近4000平方米仿明清建筑,黛瓦粉墙,红柱飞檐,烘托上海老城厢的民俗风情。


老街牌楼


老街东段清末民初建筑



上海老街商业布局突出了童涵春、老同盛、吴良材、万有全、裘天宝、老上海茶馆、德顺酒菜馆、春风得意楼、西施豆腐房、丁娘子布庄、荣顺馆、博印堂等百年老店,同时开设丹凤茶楼、名医堂等富有传统特色的商铺,呈现一幅老上海商旅百业、市井百态的画卷。

  

(栏目合作:区档案馆供稿 编辑:高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