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但如果有这样一位母亲,后代照样能出伟人

 铁血老枪 2018-04-01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能持续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在岁月里穿行时,常常感触那些杰出人物背后伟大母亲的人性之美,感受她们身上蕴含的母性力量,捕捉她们闪耀出的母爱之光。有人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母亲摇着摇篮的手。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但如果有这样一位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后代照样能出伟人。

孙中山的母亲名叫杨可卿,出生于1828年,在她18岁的时候,嫁给了比自己大14岁的孙达成,即孙中山的父亲。小时候,孙中山的家里十分贫穷,他的母亲整日操持着家务,丝毫不比父亲养家糊口轻松。每天一大早,她就得起床,趁着孩子们还在熟睡时,为外出干活的丈夫做好早饭,并打扫房屋。等到孩子们醒来之后,她就把才不过几个月的小孙中山背在身后,继续做着各种家务,几乎没有一刻空闲的时候。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但如果有这样一位母亲,后代照样能出伟人

杨可卿除了料理家务、照顾孩子之外,还得侍奉婆婆。她对婆婆十分尊敬、孝顺,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亲热地喊声“妈”,然后恭恭敬敬地递到婆婆面前。妯娌之间,由于杨可卿的宽宏大度,相处得也很好,从来没发生过口角。村里的居民都知道孙达成有个贤惠的妻子,常以羡慕的口吻在孙达成的母亲面前称赞她。

杨可卿夫妇俩的生活总是这样忙碌,劳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但夫妻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相亲相帮,共同支撑着他们的家。直到有一天,村里有个早年与孙达成的弟弟一道赴美国当华工的邻居阿四告诉他,说他的弟弟在美国累死了。

孙达成听后悲痛欲绝,回来后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杨可卿。此时婆婆颠着蹒跚的小脚,从菜园子里回来,杨可卿连忙迎上前去,接过婆婆手中的篮子,含着泪,哽咽着,把那不幸的消息告诉婆婆。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但如果有这样一位母亲,后代照样能出伟人

这消息,如同晴天一个霹雳,把老人给震懵了,婆婆半天说不出一句话,只有那伤痛的泪水,猛地涌出眼眶,在饱经沧桑的脸颊上不住地流淌。不一会儿,孙达成的弟媳也知道了。立刻,一阵嚎陶大哭声冲上云霄,传遍了整个村庄。那撕心裂肺的痛哭,震撼着翠亨村每一个有同情心的人。那天晚上,孙家的大人谁都没有动筷子,伤心、痛苦占据了他们的整个心灵,他们什么也吃不下,什么也不想吃。

弟弟死后,婆婆失去一个爱子,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久,就由于伤心过度而病倒了。杨可卿非常着急,连忙请来医生为婆婆诊治。孙达成把家中仅有的一些钱花光为老人家抓药吃,老人家吃了药,病慢慢好起来了。可是药一停,病又犯了。于是又得再请医生,又去抓药,反反复复,老人家就再也没有利索过。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但如果有这样一位母亲,后代照样能出伟人

杨可卿一家人的日子本来就过得很艰难,如今隔三岔五就得为婆婆请医抓药,哪里承受得起?但通情达理、孝顺的她并不觉得这是什么拖累。在她看来,侍奉婆婆,为婆婆治病,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子女应尽的责任。因此,尽管他们已经背了不少债,但是仍然想方设法,东挪西借,尽一切力量为老人家抓药治病,没有丝毫怨言。

倒是婆婆看着忙前忙后的儿媳,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有好几次,婆婆一边喝着儿媳煎好送来的药汤,一边默默地流泪,说:“我活这一把年纪也够了。你们就别再为我糟蹋钱了。”杨可卿连忙安慰婆婆,又把小小的孙中山抱到婆婆面前,说:“快喊奶奶,快喊奶奶,等奶奶病好了,还要逗宝宝玩耍呢。”

就这样苦苦挨了一年多,婆婆的病日渐严重,再也撑持不下去了。1869年10月初的一天,婆婆咽下最后一口气,闭上了双眼。一直守候在床前的杨可卿孙达成夫妇,顿时恸哭失声。这时的孙中山已快满三周岁了,他惊奇地睁大眼睛,看了看哭得死去活来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接着,他也大声哭起来。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但如果有这样一位母亲,后代照样能出伟人

老人家去世后,给儿子和儿媳留下了一笔不小的债务。为了还债,孙达成和杨可卿夫妇越发的忙碌,但生活却是越来越苦,即便他们用勤劳的汗水和节俭的酸辛积攒下一个又一个铜板,但仍然无济干事。那债务就像座大山似的,总是搬不掉,压得夫妇俩始终喘不过气来。于是,夫妇俩迫不得已,只好把才满十五岁的大儿子,送到邻乡一个地主家去做长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