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铁血老枪 2018-04-01

如今的年轻人在上学、找工作、买房子等方面比拼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拼的是各自的父母有多牛。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既得利益者从不公平中获得好处,就等于剥夺贫困者受教育的机会,有家庭背景的学生依靠权力、金钱获得择校机会,就等于让下层家庭学生失去接受更好的教育的机会。

在这样一加一减之中,就埋下了学生将来在就业、生活的种种不公,当这种不公平不断被固化,每一个人不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而是依靠拼爹。可是爹如果有钱好说,可如果遇到接下来这位没钱的爹,你可怎么办呢?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孙中山的父亲,名叫孙达成,他在乡间没有自耕土地。孙达成小时候只能和他的父亲今天跑东家,明天跑西家,或头顶烈日,或脚踩寒露,打短工,卖苦力,勉强挣回一碗糊口的番薯饭。

由于没有土地,小小年纪的孙达成长期干活,导致皮肤晒得乌黑乌黑,掌心磨起了许多血泡。有一次,他的母亲握着他的小手,用针把血泡一个一个地挑破,然后用一块小布片蘸上盐水,轻轻地擦去血污。母亲小心翼翼地做着这一切,怜惜的泪水,沿着惟悴的脸颊,默默地往下淌。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懂事的他忍住疼痛,反而安慰起母亲来:这根本就不疼,根本就不疼。后来,他的两个弟弟也慢馒长大,能够帮助父亲干活了。可是没有土地的父亲,却揽不到更多的活干,家中的生活便更艰难了。一家人常常不得不靠野菜充饥,不得不忍受饥饿的煎熬。

后来,听说澳门有很多店铺,需要雇佣帮工。孙达成想着与其一家人围在一起忍饥挨饿,还不如出去闯荡闯荡,或许能混碗饭吃。于是在十六岁那年,孙达成便告别双亲,独自一人,徒步去了澳门,在一家鞋铺当学徒。

学徒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起早摸黑,不仅仅只是学搓麻绳、纳鞋底、上鞋帮的活。还得侍奉老板,照顾师傅,忙里忙外,从早到晚没个歇息的时候,动不动还要挨师傅的骂,遭老板的打。不过好在总算有碗饱饭吃,他终于挺下来了,而且一呆就是十几年。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那一年孙达成已经32岁了,仍然是孤身一人,尚未婚娶。父亲从家中捎来口信,要他回家完婚,否则将不认他这个不孝的儿子。古人有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孙家长子的他,已过了而立之年还没有娶媳育儿,这该会使老人多么伤心和失望啊。

他的父亲此时已有五十六岁了,他感到确实愧对自己的父亲,也感到孤身待在澳门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就返回了阔别十六年的家园,与附近隔田乡一位姓杨的女子结了婚。妻子杨氏,是位温柔善良、勤劳贤惠的女人。就在结婚的当年,便为他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终于使他那可怜的父亲满足了做爷爷抱孙子的心愿。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后来,妻子又为他生下了第二胎、三胎和四胎和第五胎。第二胎是个男孩,由于先天不足与营养不良,三岁上便死了。就在这一年,他那辛苦操劳一辈子的父亲也去世了。第三胎是个女婴,体弱多病,六岁时夭折了。第四胎又是个女孩,如今已满三周岁。孙中山是他们生的第五个孩子。

家里孩子多,再加上还有两个弟媳。因为他的两个弟弟先后去了美国,在海洋的那一头辛苦卖命,所以他便担起照顾两个弟媳的责任。生活穷困,为了养活一家老小众多人,他向地主佃租了几亩田地,自耕自种,养家糊口。同时在村中每有农闲就替别人补鞋,收点工钱;晚上又为村中打更报时,每月赚取稻谷一石,以补贴家用。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人口众多,生活压力之大,常常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孙达成性情耿直,不贪半点不义之财,养成了良好的家风。他常在晚饭后,在住宅附近的榕树下休息,为小孩子讲故事。但是村中的富家子弟,多瞧不起他。有时他挑着粪便往园地里施肥,经过村中地主家门前,地主杨宝就出辱骂他,并说:粪味真臭,以后再不准你挑粪经过我家门口!

不过好在后来,他的长子孙眉出洋到了檀香山做工,经过勤力劳动,稍有积蓄转做生意,后经营大型牧场而发迹。自此,侨汇源源不断地寄往加家中,孙达成的家境也由贫苦农民,上升为农业资本家。他不再当打更人,自耕的土地也雇请别人帮助劳动,不像过去那样劳碌,可以安度晚年了。

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儿子却成为了一代伟人!

孙中山的父亲是穷鞋匠出身,而且还没有土地,可是在这样的家境下,孙中山却成为了一代伟人!这听了不得不让那些有钱的爹汗颜啊。良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富有,如果你的孩子没教育好,哪怕给他一座城池,你看他拿不拿得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