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胶体原来是敷料界“网红“!

 紫燕玥玥 2018-04-01


据文献报道,PICC置管病例可能会并发穿刺点漏液,有个别因淋巴管漏液一直持续到拔管为止。


不久前,笔者所在病区就遇到了3例PICC穿刺点漏液的病人。想不到的是,这3例病例经过维护,2例已完全愈合,1例虽仍有少量渗液,但能接受一周一次的换药频率。患者对换药过程均表示十分满意。现分享其中一个案例。


案例分享


患者,女性,55岁,乳腺癌术后,要求化疗入院。该患者于2018-01-25在右上臂留置了PICC导管,置管后穿刺点一直渗液不止,不到一个月时间已经累计更换敷贴15次。


第一次换药 2018-02-21


换药前评估,局部所用敷料及伤口如下:



材料准备:


水胶体溃疡贴(4cm*6cm*2个)+IV3000 薄膜敷料9cm*12cm*1个


换药方法:


按常规(酒精、碘伏)进行皮肤消毒后,先将水胶体溃疡贴一个置于穿刺点,注意在导管出口处剪一小圆弧,以免挤压导管;在无菌操作下将水疱内的液体抽出,取另一个水胶体溃疡贴置于水疱之上,最后取IV3000 薄膜敷料固定导管。见下图。



第2次换药  2018-02-26 


可见穿刺点无明显红肿,但仍有少量渗液。继续按上述方法换药。







第3次换药  2018-03-05


换药前,可见水胶体溃疡贴渗液已减少,穿刺点未见明显红肿感染的现象。继续按上述方法换药。






第4次换药   2018-03-12 


可见局部已干燥结痂。患者要求继续按上述方法换药。



2018-03-13   换药后第一天


评估可见局部已无明显渗液。



患者的反馈:使用该敷料(指水胶体溃疡贴),舒适度好,特别是感觉透气性好;能做到一周换药一次,感到十分满意!


知识链接


有一篇题为“敷料界网红——水胶体敷料”的文章,对水胶体敷料进行了简单扼要的介绍。


水胶体敷料是一种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敷料,它与创面接触的一层由果胶、明胶和CMC等构成,外层为聚氨酯薄膜。当水胶体与创面接触时,水胶体成分与渗液接触,吸收水分开始膨胀呈凝胶状,为创面提供一个湿性愈合的环境。


促进伤口愈合的原理


1.提供湿性愈合环境。
2.可以形成微酸环境有利于酶的脱痂作用。
3.为创面提供一层隔热层,使创面温度与体温接近。
4.创面形成缺氧环境可以促进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的生成。


特点


1.透气防水。
2.使伤口密闭,阻隔细菌入侵。
3.有不同的厚度和形状,较薄的水胶体(透明贴)顺应性好,可适应身体不同解剖部位。
4.吸收渗液后敷料可见敷料变白膨胀,便于评估敷料更换频率。
5.使用后伤口可能会产生气味,揭开敷料时可能闻到。
6.与创面接触后形成凝胶样物质,常会被误以为伤口感染。
7.有的水胶体产品还有网格设计,方便记录伤口大小变化。
8.有的产品外观透明,可以直接观察到伤口情况。
9.有的产品容易卷边。
10.在使用的早期,由于自溶性清创作用,创面可能会变大。


作用


1.保湿,促进自溶性清创。
2.吸收少量渗液,促进上皮爬行。
3.提供密闭环境(不可用于感染伤口),阻隔细菌入侵伤口。
4.可作为外层敷料起固定作用。
5.表面光滑,可以减小摩擦力,可以预防压疮。


作者:雪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