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子水冷板论斤卖了

 昵称52030528 2018-04-01

      最近和做水冷板的朋友聊天,说起电子散热,朋友感慨良多。

     原来风冷散热器论斤卖,我们嘲笑一番。现在水冷板也开始论斤卖了。还有什么做头呢?

    今晨,早起,心情挺好,沐浴焚香做窗前。想到前段时间见南京的一位朋友一段对话。

我:想做贵司用的电阻,有可能否?

友:当然可做,只要你能。

我:我司太小,体量和贵司不对等。

友:该品国外供应商小的不可思议,三五人而已,然规范,适用。为ABB供应商。


     又想起上周去徐总处,他们公司也做电阻,只做一款。公司老总技术加工人有七八个。于国网某知名公司合作,产品用于国家重点工程直流输电。问之怎么能选择他的产品,徐总沉思良久道出原委:

       隐忍于陋室,研发三年之久,40mm厚的样品在墙角堆了一人多高。测试设备添置添置再添置,测试设备数量比公司的人数还多。测试试验数据打印上百页。


      从不可思议,到必然。有其固有的道理。电阻在传统不过的一个产品。在业内人看来毫无技术含量的一种产品。让这个只有7、8个人的小厂做了。而且这个厂原来的主业居然是矿灯底座。我们是不是该思考一下冷板如何能混到论斤卖呢。

      水冷板的几种工艺形式表象看起来都是下里吧的。谈不上什么工艺。所以采购工程师想当然的只考虑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和低微的利润。我们不能奢望采购工程师的专业素养。这是整体行业的水平决定的。当一个公司没有把产品设计寿命和周期故障率纳入企业成本考量的话。采购工程师也就无可非议了。

实者冷板的细节决定着产品的价值。我们目前对水冷板评价还只是停留在冷板温升满足要求,打压不漏水为标准的前提下。自然价格会一路走低。


因为任何一个加工厂都能做的冷板,谈何技术门槛,就像八、九十年代,农村每个村子都有裁缝,谈什么服装设计师。每个家庭勉强能够户口,谈何品牌价值。但现在我们每个消费者都在消费品牌了,更有甚者国外往回带电饭煲,马桶盖。

时代变迁,中国工业已经过了糊口阶段,是不是也该讲讲内在的东东了呢。

冷板的价值和品牌需要我们生产商去引导,去灌输。如果你自己对冷板的了解都不如采购工程师,你有什么理由要上价格呢。

冷板是一个技术含量相当高的一个产品,附加值我个人认为应该高于电阻,电容和电抗。这是因为:

1、冷板的工艺繁多,不可控的因素也最多。

2、对设备的影响也重大。不具备单独更换性,不具备维修性。

3、对主要的器件半导体寿命具有直接的影响。

最后,我想说的是,你认为你有身价,就坚持做好冷板,要自己想要的价格和利润。低了不做。因为我们卖产品,更是在卖品质,卖数据。


如果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乡村裁缝。那也别抱怨生意难做。也就不能抱怨论斤称你的冷板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