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18-04-01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01 《劝学》

(唐)颜真卿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02 《劝学诗》

(唐)韩愈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译文】

担心书读的不多,担心思考道理不明白。担心自以为足够了不再学,担心学了以后又不继续。

03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译文】

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珍贵。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

04 《读书》

(宋) 陆九渊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译文】

最好不要匆忙中读书;读书过程中越下功夫琢磨和体味,书的滋味越深厚绵长;如果阅读中有一时不理解的地方,暂时放下也无不可;而犹需注意的是与自己相关的内容,不应该放过。

05 《书院》

(宋)刘过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译文】

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

06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

07 《观书有感》

(宋)朱熹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08 《观书有感》

(宋)朱熹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晚上,江河里的春水顿时涨起来了,这使得大战船漂浮在水面上犹如一根羽毛那样轻了。往日少水时,多少人花费了多少力气也不曾移动巨船一尺一寸,如今好了,船可以自由自在地航行在河流当中。

09 《读书要三到》

(宋)朱熹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译文】

只要是读书,就要每个字都读得很大声,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名句: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多读点书吧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