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这个被遗忘的地方(蔚县十八堂)

 龙古堂 2018-04-01

又回来了,早早的起床,太阳还未从山的那一头爬起来,秋末,一丝凉意。

狗儿在狂叫,或许他也知道我今天要去一个很危险的地方,瞒着父母说去县城,却还是踏上了去“十八堂”的路。

小时候去过两次“十八堂”对那里有说不出的喜欢和向往,记得第一次听说那个地方的时候兴奋的一夜未合眼。

小学同学的爸爸之前在这座山里采药对路非常熟悉,所以第一次去就是这个同学带着我们去的,虽说是捷径,却也是异常的艰辛。

展开剩余91%

在记忆里,那条路都是大石头,翻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拐了一个又一个的弯,荆棘密布,杂草丛生,路途上充满了坎坷和困难,但是每一次都爬的开心快乐,满心期待,因为有个坚定的目标。

前几天,村子里下了一场雪,天气还算暖和,路上的雪早就滋润了大地完成了使命,可是山下的雪却固执的很,越是艰难越是不屈,走到山底也感受到了倔强的冷风。

过了这段平稳的路,前面就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山路了,太阳刚刚升起,透过云层与山间,给山下的村庄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裟,不管你是谁,早晨的时候,它都会装扮着你,像是出嫁。

前面就是今天要走的路,哪有什么路啊,炸山卖石头的人,早就已经让这条路变成了石堆,我总觉的这像一个坟场,那些石头都被杀害,有价值的部分被转卖,留下了遍地残羹剩饭,然后慢慢的等着和这座大山融合。有些时候,有些“接受”那么的让人心痛。

最艰难的路上,连相机都没法拿,更别说拍照了,卯足了劲一口气爬万了这个石头路,大概数了数一共5个弯,全都是大石头,不小心就会踩空,终于可以歇歇了,回头看了看才发现自己已经爬到很高了,我喜欢这样,我会告诉自己一万种困难,但是我从来不放弃,因为困难会让结果更有价值,但是那绝对不是放弃的理由。

步履蹒跚。越往山里走积雪越多,好不容易有段平坦的路边上却是悬崖峭壁。路,只要用脚就可以征服。

爬了将近3个小时,终于看到了熟悉的风景,鞋子已经湿透了,但是内心却更加的兴奋。

翻过最高的一座山,已经可以看到十八堂了,三个洞像是一种声音,召唤这我的脚步。

最难坚持的反而是距离目标最近的时候,因为太开心,走错了路,在浓密的松树林里迷离路,这片松树高大笔直,枝叶茂盛,阳光根本透不进来,积雪过膝,同伴一直喊要放弃,我不甘心……

是的,我们终于狼狈的找到了路,看着一望无际的森林和厚厚的积雪真的庆幸自己的固执没带来坏的结果,上了山距离目的地更近了,风停了,不那么冷了,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方解石,一朵一朵的,美的厉害。

记得小时候这些亮晶晶想水晶一样的石头都在山洞里,不知道是谁把它们都搬了出来,临近洞口我看到遍地的石头,一朵一朵的,像是被杀死一样躺着阳光下暴晒。

这堆石头边上是十八堂的第一个洞,如今里面早已空空如也,要想去第二个洞需要走过这个独木桥,桥下是万丈深渊,同伴都不敢过去,我怕再不进去这里就被破坏了,豁出去了,走了过去……

映入眼帘的就是第一个洞,也是最大的一个洞,洞太大相机拍不到全貌,只能看到地下一堆堆已经倒塌的佛像,高高的洞顶上斑驳的壁画。

走过第一个洞可以看到一个小路,虽然已经坍塌却也能从细节看到以前的繁荣。真的不知道这些长长的石条是如何一块一块的搬上来的。

走过这条石头可以看到第三个洞,这个洞也很大,同样也是一些倒塌的佛像,洞里非常深,越往里走越矮,伸手不见五指,潮湿的味道让这里有些诡异,我没往里走,旁边是一个石门,我顺着石门走到了第四个洞。

石门里面是个差不多10米场的小通道,每隔一段都会有一个烛台,出了洞口就到了第四个洞,首先看到的就是横七竖八的石碑,我看了看那些文字基本都是乾隆年代的,方解石的碎块和石碑的碎块到处都是,不免有些惋惜。

这个洞依旧很深,但是也能看的出来这个洞就是方解石的出处,洞里虽然很黑,但是不时的闪烁着方解石的光芒,也不知道当时的僧人是不是因为方解石才选择这个地方的。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杂草丛生的一块平地,应该是个院子,还有一个非常精致的八角水井,破旧的石梯上面有两个黑漆漆的山洞,洞里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这应该是第七和第八个山洞。

沿着石阶往上走,能看到一个非常开阔的露台,露台边上就是我小时候不敢过去的一条小路,路非常狭窄,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一个不小心就会粉身碎骨,但是我还是过去了……

我慢慢的挪过去,一边走一边想自己一会怎么回去。这条路差不多7米的样子,走过去先看到一个黑黑的小洞,应该是第九个。

旁边又出现一个石头洞,但是这个很短,走过去就看到了第十个洞。

第十个洞也已经空了,除了墙上的壁画,地上都是以一块块烧焦的泥土,有点像土炕的建筑,我掰开一大块看到了厚厚的焦油,这里以前一定是烧炕睡觉的地方。

再往后走又是一条非常细长的小路,我试了试,还是没敢走过去,传说中这里有十八个洞,可惜没有专业装备,我爱探险但是生命还是更重要的。

写这个文章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思维混乱,当时的惊险与惊讶都没有很好的表达出来,或许不亲身体验也很难感同身受。

我确实猜不到接下来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也和山下的村庄一样接受着这个世界的改变,也穿着漂亮体面的衣服到处微笑。

但是我也知道,及时没人帮它梳妆打扮,它也不会留在这里太久,毕竟它也有过盛年。

拖着沉重的脚步我离开了这里,我心里在想,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来了,即便我再喜欢这里。

玉,石头而已。

喜欢又能怎样,看看,足矣。

晚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