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也要走出“舒适区”学会“断舍离”|读书

 半梦书斋 2018-04-02

辻野晃一郎是个很有代表性的日本企业家。他在日本制作业最为辉煌的20世纪80年代,进入索尼公司任职,先后担任VAIO、数码TV、家庭影院、个人音响各部门的负责人,见证了日本制造业特别是电子工业是如何一步步走下世界领先地位,逐步被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企业赶超的历程。2007年,辻野晃一郎转入谷歌公司,担任谷歌日本的法人总裁(2007-2010),这段任职经历对于他对照日本企业与美国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家经营管理方式、创新精神等,有了切身体会。2013年10月起,他受日本政府委托担任日本的国家IT综合战略本部规制制度改革委员会成员。

我们看到的这本《谷歌的断舍离:互联网企业的破坏式创新》,是对日本二战以来形成的企业模式和经营管理做法的深入检讨。书作者在全书序言中开宗明义的指出,日本人原本擅长舍弃,依据是日本的伊势神宫等古建筑,每过20年就会重建,这样才使得古建筑的形态可以跨越长达1300年,而呈现在21世纪的人们面前——但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日本人特别是日本的企业家,似乎已经忘记了断舍离的道理,而是固守过去的经营方式,抗拒创新,并且依旧迷信大企业的力量而不是顺应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小企业的革新。辻野晃一郎对于日本经济尤其是企业界的现实情况,感到十分忧虑,强调要更多的向美国硅谷学习,抛弃落伍的常识与思维方式、陈旧的商业模式与组织形态。

企业也要走出“舒适区”学会“断舍离”|读书

日本主流社会依然迷信大型企业,抗拒创新

《谷歌的断舍离:互联网企业的破坏式创新》这本书对于我国,尤其是希望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差距的内陆地区,也有着非常现实的警示和启发意义。书中以作者本人在索尼公司的从业心得以及对日本企业界的观察出发,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事物的要素累积得越多就越复杂,越难以理解”,还会让人对于程序、模块、功能感到依恋,“不敢舍弃”、不愿改变,久而久之,反而偏离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有意思的是,书作者注意到了最近几十年里,在日本显得非常独特的足球行业振兴这一现象。日本足球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非但在世界范围内是三四流水平,而且仅在东亚地区也排名在中韩朝之后。当时的日本足球联盟的执掌人希望振兴日本足球,大刀阔斧的改变了既有做法,壮大联赛,完善青训体系,邀请欧美大牌教练,然后持之以恒的在日本各级国家队中实践先进的足球战术。经过20多年的努力,日本队而今已经跻身亚洲一流,许多球员也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欧洲五大足球联赛中扎稳了脚跟。这个案例非常好的证明了因时而变的重要性。

书作者也尖锐的批评指出,许多日本人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观念,希望一毕业后就去当公务员或是进入待遇优厚的跨国公司做白领,不愿创业冒险——这种现象也同时出现在我国的许多地区,人们希望在几乎没有风险的情况下,稳定获得收益。书作者警告指出,日本国民中存有的上述心态,使得日本的一大批优秀企业,如索尼、松下、夏普等近年来连显亏损,而且日本白领阶层的竞争能力相比美国、中国、韩国同行也显得更趋薄弱。他据此指出,应当加快推动白领阶层、技术阶层尤其是刚刚入行的年轻一代,要以断舍离的理念,形成怀疑潮流、质疑权威的习惯,并内化为习惯,训练自己怀疑常识的能力,学会以全球共同体的观念考虑问题,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要懂得怎么把自己的思考转化为水平更高的故事。

企业也要走出“舒适区”学会“断舍离”|读书

谷歌等美国互联网企业却勇于创新

对于日本企业尤其是老一代的电子企业,辻野晃一郎的态度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特斯拉在电动车获得成功、谷歌在无人驾驶取得惊人进展,这让他看到的是,美国互联网企业的思维方式、运作资源的方式、管理模式,已经大大领先于日本企业。举例来说,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谷歌,在实验创新项目时,资源运作方式已经打破了传统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产套路。他在书中还深入分析了亚马逊、苹果等美国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的新模式,强调这些企业及其新模式,正在刷新重构产业势力地图,并在极其快速的重塑消费习惯。因此,辻野晃一郎建议日本的企业家,要像19世纪后期明治维新时代的启蒙一代那样,积极适应变化,更好的把握变化并创造新的机会。

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一种所谓的“加拉帕戈斯”现象,即日本的企业家、创业者会形成一套只用于日本国内的独门技术和独特文化,并为此沾沾自喜。辻野晃一郎严厉批评了这种狭隘自傲的商业态度,指出其相当短视。事实上,在中国的互联网业界,也一直存在类似的现象,一些企业模仿美国同类企业的商业模式,强调其更强的本土适应性,稳稳的占据国内市场,没有意愿、勇气和能力适应国际竞争。“加拉帕戈斯”现象的长期存在,对于一个经济体的发展活力和成长前景,当然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谷歌的断舍离:互联网企业的破坏式创新》书中还具体化的讨论了日本企业在决策过程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以至于很难催生破坏式创新,即便产生也不能为之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这些分析内容和相关的建议,对于中国企业界也具有非常贴切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读起来!

企业也要走出“舒适区”学会“断舍离”|读书

书名:《谷歌断舍离:互联网企业的破坏式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