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名城】探访良渚文化蒋庄遗址:陶器、玉器与消失的历史

 海天一线_ 2018-04-02

地处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存在于公元前5000年至前4000年,是长江以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大型聚落,突破了以往学术界认为良渚文化分布北不过长江的传统观点。2015年度,泰州兴化蒋庄良渚文化遗址项目成功入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蒋庄良渚文化遗址,是一处抢救性发掘遗址,为研究良渚文化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第一财经”刊发题为《探访消失于历史的蒋庄》的文章,一起来看看。


  春日暖阳,泰东河上,运送砂石的船只静静驶过,泛起点点波光。这条全长55公里的河流曾被称为“西溪河”,古时为运盐要道,汉代已十分繁荣。流经蒋庄的这一段,繁忙不再,两岸尽是碧翠野草、金黄菜花,更远处,高压电线层层叠叠,四周只闻狗吠鸟鸣,少有人烟。就在一年前,很多人还不知道,这条并不宽阔的河流竟在历史上划下了一条长达3000年的鸿沟。


  地处泰州兴化与盐城东台的交界处,张郭镇的蒋庄本是长江以北一个并起眼的村落。村民时常会在河边捡到唐宋时期的瓷片;孩子们洗澡时会捡到动物骨骼、石器与骨器。蒋庄一家砂石厂的老板华正为也经常能在自家的厂房捡到一些骨骼、箭镞以及磨制石器。兴化地区水网密集,自古是宜居之地,不少古遗址错落其间。因而,对于冒出来的那些古物,当地人除了感到有趣之外,并没有过多惊讶。

  华正为是村里一群考古“发烧友”中的一个。他与同村的几个朋友时常会在书中查找关于村庄历史的掌故,也对不时冒出来的古物兴趣颇浓。 “当时,我们就知道厂房下面应该是有古遗址存在。”华正为说。

  起初,没人打扰这片安宁,直至泰东河拓宽和疏浚工程即将实施,村民们才意识到,地下的遗址可能会遭到破坏。在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专家到来之前,孙建中、华正为等几位村民将铲子放在泰东河边,提醒施工队停止施工。同时,他们也将情况层层上报给当地政府。2014年,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专家前来考察,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遗迹被缓缓揭开。



长江北的良渚文化遗址

  “居然是良渚文化遗址,我们之前都没想到。”如今,面对遗址出土的一具具遗骸,华正为这样说道。考古队的结论让华正为深感意外,有相似感触的远不止他一人。“传统观点认为,良渚文化的范围以环太湖为主,向北不过长江,但此次就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的空白。”故宫博物院前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这样评价蒋庄遗址的意义。也因此,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15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蒋庄良渚文化遗址名列其中。

  第一财经记者探访至泰东河边的考古工地时,两个考古探方正在发掘,其余已经完成清理的探方已经回填。几名工人所在的区域,人类骸骨清晰可见。在靠近骸骨的地方,他们用毛刷清理尘土,动作轻缓。在其他区域,用于铲土的“工具”则是较大的蚌壳。一位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这两天临时负责蒋庄的考古工作,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考古工作将集中在目前所能见到的两个探方之中。

  已经划定的3500平方米发掘范围,只是遗址的小小一隅。经勘探,泰东河东边的2万平方米范围内,正是距今5200年~4200年的良渚先民聚居地;对岸,又是整整45万平方米的唐宋文化堆积层。东岸地域如此广阔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先民遗物密密麻麻埋藏在地下。在已发掘的500多平方米范围内,排布着282座墓葬、8座房址、110余个灰坑,出土玉、石、陶、骨等不同质地的遗物近1200件。

  距今5000~4000年之间,有多种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并存。其中,核心区域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曾与良渚文化并存,专家为何判定蒋庄遗址属于良渚文化?“这其实就是一个立体的谱系,看他们的生活用具、衣食住行、墓葬情况,你就能判定它的文化类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告诉第一财经。

  “主要是玉器,还有陶器组合。出土的这些文物都带着鲜明的良渚文化特征。虽然也有所在区域的地区特色,但并不明显。”在谈及出土器物时,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高蒙河说。

  蒋庄遗址的男性墓葬中出土了一批玉琮、玉璧、玉钺,女性墓葬中则有玉镯出现。玉器是良渚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物 ,作为华夏文明的源流之一,夏商周及后世“苍壁礼天,黄琮礼地”的祭祀文化正是来源于良渚文化。这些曾在杭州良渚遗址大量出现的玉器,也在蒋庄遗址发现。其中,玉琮是良渚文化所特有的遗物。


  作为生活用具的陶器也是标志。“蒋庄遗址发掘的陶器以灰黑陶和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而灰黑陶是良渚文化遗址中最为常见的陶器。”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对第一财经说。

  第一财经在考古队驻地的文物仓库中还看到一件陶釜,呈砖红色。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这件器物有着大汶口文化特征。这是不是意味着蒋庄的这个聚落也受到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原本我们也认为蒋庄遗址属于一个南北交融的文化走廊,但目前来看,这里还是良渚文化的影响更强势。可以说,这是一个纯粹的良渚文化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同时,他也表示,一些出土器物也带有蒋庄当地的特点: “比如,蒋庄出土的陶鼎鼎足截面呈十字形,流行在足根部穿方孔,与良渚文化常见鱼鳍形、丁字形鼎足不同。”

  高蒙河不久前曾到访蒋庄遗址,他同样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良渚文化聚落。“之前的考古发现中,从来没有在长江以北发现这样大规模的、纯粹的、少有其他文化影响的良渚遗址。”他说。



因战争而毁灭?

  1936年发现的良渚遗址,实际上是余杭县的良渚、瓶窑、安溪三镇之间许多遗址的总称。 “良渚文化”即得名于杭州良渚镇。经过70年的考古,良渚文化被认为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区域,距今5200年-4200年的新时期晚期文化类型”。而其扩张区则西到安徽、江西,往北一直到江苏北部,接近山东。

  专家发现,良渚人在农业耕作、陶器加工上均有了优于同时期其他文明的工具与技术。其玉器制作之精美瑰丽更是整个新石器时代之高峰。有人甚至认为,文明国家的胚胎已在良渚文化中孕育,然而,突如其来的文化断层扼杀了继续发展的可能性。这个曾经辉煌的文化类型为何在4000年前突然消失?至今依然是难解之谜。对于这个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史前文化类型,考古发现是触碰它的唯一方式。


  如今,因为蒋庄遗址一枚玉器的出土,人们对“良渚文化核心区”这一概念或许会有新的认识。 “过去讲的核心区主要是江南地区,现在我们所认知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江北地区。”高蒙河说。那是一件出自女性墓葬的玉璧,其上有“台”形刻画符号。 “之前,这种刻画符号只在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在苏北地区出土,这是首次。”他告诉第一财经,带有这种刻画符号的玉器在美国、法国、台北故宫与北京首都博物馆均有收藏。“这应该是一种与信仰有关的符号,类似于我们今天所用的旗帜,是共有一套信仰体系的标志”。在高蒙河看来,拥有“台”字型玉璧的墓主应该是一个地位较高或是有神职的人。

  尽管存在共有一种信仰的可能,在社会等级上,蒋庄遗址与良渚遗址依然差距悬殊。 “部落高等级墓葬出土的玉器远没有良渚遗址出土的多,往往只有几件。在核心区域,最多出土几百件。”在林留根看来,这些情况都指向了这样一个结论:“蒋庄遗址还是一个务实性的聚落,没有核心区域首领能够达到奢侈的墓葬规格。”


  蒋庄遗址发现的骨骸,尤其是随葬者,多有无首、独臂、无掌或首身分离的情况。这里是否曾经弥漫战争硝烟,或者,这个聚落本身就是一道边防?林留根这样推测:“这可能与战争或戌边有关,蒋庄部落的作用可能正是保卫核心区域。如果说良渚文化核心区的良渚古城、莫角山、反山、瑶山的贵族坟山是良渚文化的社会金字塔尖顶,蒋庄遗址则是良渚社会的基础。”不过,高蒙河有不同的看法:“遗骸的残缺不能直接说明有战争存在。”他认为,战争的发生还需要更多其他证据,比如一批兵器,或是刀斧加身的暴力痕迹。

  如今,造成这种残缺肢体的情境暂时没有定论。但已经出土的200多具遗骸对揭开良渚的奥秘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蒋庄遗址考古的一项突破。“蒋庄遗址的遗骸保存状况很好,从中提取DNA等实性分析样本的机会很大,有助于人们提取更多关于身体特征的科学指标。”高蒙河说。在此前发现的众多良渚墓葬中,保存完好的骸骨极为少见,而在蒋庄,完好的遗骸居然成批出现。这种强烈反差根源于地理环境。环太湖流域的土壤多呈酸性,而靠近东海的蒋庄,土壤则为碱性,这是遗骸能够得以保存的重要前提。而且“这片遗址地下为湿度很高的沼泽,密封性好。”林留根介绍说。


  专家认为,在蒋庄,人类活动的600~1000年贯穿了良渚文化的早、中、晚三期。良渚文化的衰落同时,生活在蒋庄的先民也似乎在突然之间离开了这里,与众多其他良渚遗址一起被时间掩埋。考古发现可能解答一些问题,但也会引出更多谜题。人们只知道,3000年后,河对岸,唐宋时期,人们又来到此地,休养生息。与东面良渚遗址已引起广泛关注不同的,河对岸45万平方米的唐宋文化堆积区域依然静默。


5000年前的老祖宗就是“玉器控”


  考古人员在墓葬群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玉璧、玉琮等象征王权和神权的玉器,还有神秘的“中华第一尊”。

  随葬玉器种类有琮、璧、锥形器、镯、环、管、珠、坠饰等;石器有钺、璧、锛、凿、刀、纺轮等;陶器有鼎、双鼻壶、罐、豆、钵、圈足盘、鬶、大口尊、贯耳壶、器盖、纺轮等。鼎、双鼻壶、罐或豆为常见器物组合。石钺、锛、凿与陶纺轮不同出,随葬前者为男性,后者为女性,反映了墓主性别与社会分工的差异。



  中华第一尊
  尊是古代的一种酒器,也是祭祀用的礼器。蒋庄遗址中出土的是一个口径80厘米左右,高约52厘米的尊,一般的有二三十厘米就不得了了,这个被称为“中华第一尊”, 因为它是现今发现良渚文化里最大的一个尊。尊的胎很厚,上面布满了一圈圈的花纹,是当时部落首领或者巫师的殉葬品,可能是棺木比较小放不下,只能打碎了放在棺内。现在这个尊是一点一点拼接修复出来的,它也是墓主尊贵身份的象征。



  陶文
  这是考古人员发现的另一种意会文字的雏形——陶文。黑陶罐上,画着一个像猪一样的动物,被绳子捆着,吊在一根树枝下,被一根像箭一样的东西挑起,四条腿朝下,尾巴还翘着。这描绘的是当时打猎之后,众人将猎物抬回聚居地的情形,是记事性的文字符号,也是早期文字的雏形。专家表示,甲骨文是中国成熟的文字, 在这之前,应该有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就是目前认为的在陶器上的文字,也叫陶文。



  玉璧、玉琮
  在蒋庄遗址的考古挖掘中,仅20厘米以上的墨玉材料玉璧就出土了6只。其中一件玉璧直径达到26厘米,材质为高级青玉、软玉,器形巨大,摸上去比大理石还光滑。这是古代用作祭天的礼器,象征着神权。这种直径这么大的玉璧在国内同类玉璧中也实属罕见的。而玉璧的图案精美,刻画着山样的纹路,则代表着高高的祭台。
  此外,蒋庄遗址还出土了两只玉琮,其中一只高达23厘米。细细看去,这两只玉琮很像现代人戴的比较复杂的玉镯。每只玉琮上都有一个神人兽面像,戴着羽冠,看上去特凶悍。这让人感觉像一尊英武的战神,不由得使人联想到好战的蚩尤。
这些玉器代表了神权、军权和财权,而它们的工艺水平也远远超出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认知。



  石钺
  石钺在当时象征掌握生杀予夺的杀伐大权,是军权的象征。标志着当时已经进入了一个阶级社会,整个部落有着统一的信仰。但还有一部分属于实用器,就是生产工具或武器,近身搏斗时用的,安上木柄可以当武器用。



  石锛
  这是5000年前的石锛,长方形,单面刃,是当时的实用器材,装上柄后,主要是用来加工木材等物品的,相当于现在的斧子,虽然在地下埋藏了5000年,但放在今天仍然很锋利。石锛表面很光滑,打造的原料是石英砂,在现代切割工艺里面,石英砂也是必不可少的原料,而良渚人在5000年前就掌握了这项技艺。
除了这个实用的石锛外,还出土了小石锛,这是在之前的良渚文化里没有发现过的,是一件孤品。小石锛的上方有规律地排列着三角形和圆形图案,象征山川的三角形分立两边,代表太阳的圆形则在中间。这个小石锛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可能是祭祀用的礼器。



  陶鬶(GUI)
  这个是红陶烧制,名叫陶鬶,有三足和把柄,约30厘米高,是当时用来烧水的生活用具。古代人崇拜女性的生殖器,像这个陶鬶的足就像女性的乳房,这也说明那个时期是从母系社会走向父系社会的转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