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也称楹联或对子 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 对比鲜明,音节谐畅, 源远流长,雅俗共赏, 古人佳作,流传甚多。 而关于霸都合肥的一个上联, 至今无法对出下联, 被成为天下第一绝对! 【合肥复合肥肥东肥西肥东西】 此上联难点在于四点: 1,合肥是地名、复是副词、复合肥,又是化学肥料。 2,肥东肥西是合肥的属地。 3,“肥东西”的“肥”又成为动词,呼应了上面的“复合肥的作用”。 4,整句话意思是合肥的复合肥使肥东、肥西的土地肥沃了。 【烟锁池塘柳】 据说,乾隆年间一次开科考试,两考生脱颖而出,伯仲难分。乾隆于是出此联而试,一名见联当场调头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也悻悻而去。乾隆于是钦点先走的为第一。众臣问其故,乾隆说:“我此联为绝对,能一见断定者必高才也。” “烟锁池塘柳”,的确堪称为绝对,上联五字,字字嵌五行为偏旁,且意境很妙。看似简单好对,其实很难,有人甚至认为它是“天下第一难”。 【寂寞寒窗空守寡】 故事说的是明末清初年间,在中国有一江南女子,才貌倾城,后却因为人事哀怨随即遁入空门,不问情色。该女子在寺门外的墙上写出一句上联——“寂寞寒窗空守寡”,并坦言凡能有应对者,便身心相许,重返红尘。 一时间,前去应对的文人雅士们络绎不绝,但最后又无不悻悻而归。 究其缘由,概因为这上联字字嵌有同一偏旁,而语意又流畅贯通,如若没有神来之笔,光凭一两个凡夫俗子岂能随意点破?“寂寞寒窗空守寡”之所以是句绝联,直到今天都无人可以解对,其实并不是因为那文字里的精巧机关,而是实在没有下文可以配得上这“寂寞”二字。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是个很著名的回联上联,民国时期就有人开始对了。 网上有人说这条上联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在参观上海自来水厂时出给周总理的对子; 也有人说这是一位台商巨额赏金悬出的征联。其实这都是误传,这条上联最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出现在了上海小报上。 上联“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一句中的“上海” “自来水” “海上”都是或地或物或方位的名词, “来”是动词,“自”是介词,“自”这个介词可以直接附着在动词“来”后面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所以上联没有语法毛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