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强烈士——康平县张强镇因英雄而命名

 昵称1298788 2018-04-03

为什么写这个,首先感谢粉丝的提醒可能不够严谨,尽管康平是在1992年归沈阳管辖,以前是归铁岭管辖,但是既然归沈阳管,就是不够严谨的,因此呢今天写一下张强镇!

张强烈士——康平县张强镇因英雄而命名

张强村原名哈拉沁屯,蒙语哈拉沁的意思是 “守卫者”。据说,清朝初期有包姓蒙古贵族在张强东山梁建墓地,其守陵人在此首居,故名哈拉沁屯。因地理位置甚好,聚居者渐多。

当时,由于地处蒙汉交界,历史上即为康平西部重镇,长期承担着辽宁与内蒙古粮食集散地的职能,被称为“拉不败的哈拉沁屯,填不满的新民城”。

解放后,张强镇大集是与彰武哈尔套大集齐名的辽北集市。“每逢农历的二五八张强镇有大集,这是我记事起就有的规矩。”村支书滑孟奎告诉记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淳朴的农家人喜欢将自家的劳动成果拿出来,互换有无。慢慢地,这个位于辽吉蒙三省交界的辽北小镇就成了人们默认的大集。过往的年景里,一进了腊月,十里八村的人们天不亮就起床,携老带幼地向张强赶。

镇干部李德伟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是张强大集最火爆时候,赶上年节到张强赶集的人近两万,很多人不为买多少东西,只为沾沾这里热闹的年味儿。到张强镇赶集不仅是一种交易的必须,而且还是与乡邻夸耀的资本,若某人到张强镇赶集丢了“口袋”、被偷了东西,都不觉得倒霉丢人,反而有点沾沾自喜,张强镇当年的喧闹繁华、在康平地区的显赫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张强镇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西北部,距县城35公里,南经法库于沈阳相通。西与阜新市章武县毗邻,北与内蒙古科左后旗接壤,建国前称哈拉沁屯,由于地处蒙汉交界,历史上即为康平西部重镇。1984年由乡变镇,成为辽北地区最早的建制镇。面积15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人口25700人。彰开公路横贯境内,南北环路交会。镇内农贸大市场是三县一旗的农副产品集散地。民行批[1992]16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你省一九九二年九月九日《关于将康平、法库县划归沈阳市管辖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将铁岭市管辖的康平、法库两县划归沈阳市管辖。两县只变更隶属关系,不增加机构、人员编制和财政支出。

张强,河北省肃宁县人,1937年参加抗日斗争,曾任肃宁县财政科科长、肃宁二区区长,他在8年抗战中积极组织群众挖地道,与敌人展开户户相通、村村相连、一夫当关、万夫难开的地道战,多次粉碎敌人的清乡扫荡,最后把敌人挤在炮楼里不敢出来。日寇对他恨之人骨,经常搜捕,毫无结果。抗战胜利后,张强洒泪告别妻儿老小,奔赴东北战场,因其有丰富的8年对敌斗争经验,被分配到康平县反动势力最嚣张的五区当区长,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领导反奸清算斗争很有成果深受人民拥戴。1946年3月报10日,在反奸清算斗争中被恶豪陈梦龄杀害。张强牺牲时年仅30岁,用年轻的生命奠定了民主政权的根基。

为纪念张强烈士,建国后将五区机关驻地哈拉沁屯改名为张强镇,建立了张强烈士陵园,使烈士英名永垂。

张强镇的由来——为纪念张强烈士而命名。

张强,河北省肃宁县人,1916年出生于邵庄东高口村一个贫民家庭。一家六口仅靠父亲打短工度日,虽家境贫寒,也节衣缩食供张强读了二年书。并给他取了个响亮名字,希望他日后有出头日子,使张家富强起来,终因经济拮据,失学随父种田。

抗日战争爆发后,肃宁县有了领导抗日的共产党组织,年已20岁的张强抱着“参加抗日,赶走日本鬼子”的决心,找到党组织,要求参加革命,被批准担任一区助理员,很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秘书,县财政科科员,不久提升为财政科科长。

1942年5月,日寇在冀中搞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敌后抗日根据地遭到极大破坏,许多党员干部被敌人杀害,肃宁县党组织损失严重。为了坚持敌后斗争,县委决定派张强到二区任区长,恢复二区工作。

二区是敌情最严重的一个区。张强到任后,恢复党的基层组织和抗日武装,在二区又燃起了抗日斗争的烈火。他的行动,引起了日伪的极大恐慌。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派出特务到处侦察他的行踪,伺机对他下毒手。敌人几次到他家搜捕,找不到张强,就乱翻乱砸。全家人担惊受怕,只得东躲西藏,受尽了白色恐怖的折磨。但张强没有被日伪的反动气焰下倒,继续坚持斗争。他带领群众抗税抗粮,建立、发展堡垒户,为抗日武装筹粮筹款,破坏日军交通线,袭击抢粮的日伪军,铲除汉奸走狗,以顽强的革命意志通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

1945年抗战胜利后,组织上决定派他参加赴东北干部工作队。当时父母年迈,妻子体弱,小妹才13岁,两个孩子年幼,父母流着泪对他说“你要是走了,家里可怎么着哇!”。他家里离不开他,但也知道革命更需要他,毅然与亲人告别,踏上挺进东北的征程。

1945年12月,张强随同一批冀中干部被分配倒康平县,任五区区长。到任后,放手发展群众,开展反奸清算斗争。该区大黄家窝堡陈梦龄三兄弟,曾投靠日寇分别当上了开明、二酉、立德3个村德伪村长,霸占粮田百余垧,骡马50余匹,鱼肉乡里,称霸一方,被人们称为“西霸天”。?张强调查了解倒陈梦龄、陈松龄一家残害百姓的罪恶事实,决定清算“二陈”,逮捕陈梦龄,没收陈家浮产。并于1946年1月15日,召开全区群众斗争大会,有60多人登台控诉陈梦龄罪行,会场群众激愤,高呼“清算陈梦龄”、“打倒西霸天”的口号。会后,区政府决定扣押“二陈”,罚款抵罪,限期交款。陈梦龄预感末日来临,3月7日夜越狱逃窜。区政府发现后立即组织区小队搜捕,但没有抓到陈梦龄。张强区长与区小队指导员陈宜华、庞庚喜研究决定,没收陈家全部资产,并决定4月10日“农民扫荡队”查抄陈家大院。

陈梦龄逃跑后,秘密组织了一伙匪徒阴谋暴动,并潜回家中,准备用武力抗拒清算斗争。

4月10日清早,陈宜华、庞庚喜及通讯员刘广林3人去陈家大院侦察情况,准备侦察后带“农民扫荡队”查抄陈家大院。3人走到陈家大院“卡子门”里,早有准备的陈家东西两炮台同时开枪,庞庚喜、陈宜华、刘广林中弹牺牲。匪徒们将3位尸体拖至院内掩藏,准备待“农民扫荡队”到来时,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反清算。

张强烈士陵园

早8时过后,张强带领通讯员武凤彩、满海山来到大黄家窝堡。发现街上无人行走,情况异常,唯恐“扫荡队”查抄行动有差,决定进村看看情况。他们策马从街头进入陈家“二卡子门”,见院门紧闭,院内无声无息,更觉有疑,,3人下马向陈家大院走去,没走几步,陈家炮台突然开枪,张强随枪声倒下,武凤彩跑过去一看,张强已中弹牺牲,满海山见此情景忙喊:“武凤彩快撤!”话音刚落,武凤彩前胸中弹,栽倒在张强身上,满海山急忙上马向“卡子门”外冲去,没跑多远,也中弹落马。负伤的武凤彩苏醒过来,带伤突围,在群众的掩护下,甩掉追敌,赶到四区向县政府报告。满海山被抓进陈家大院后遇害。“农民扫荡队”闻枪声撤回,幸免遇难。

当天,康平县政府得知张强遇害的消息后,立即报告地委,地委即刻调分区十四团攻打陈家大院。陈梦龄从地道潜逃,更名改姓藏匿于北京。1952年被公安部门逮捕处决。

为表彰与纪念张强等烈士,上级决定将哈拉沁屯命名为张强镇,1959年,在张强镇建烈士陵园。

【东沟】自然屯,原名包令山,应为包陵山。清朝中叶,有蒙古贵族包姓在屯南山梁建墓地。山梁被命名为包陵山,“令”乃“陵”的谐音误传。新中国成立初有吕姓、孙姓、郑姓、耿姓等人家陆续来此居住,文革时改名东沟。

【拦头窝堡】自然屯,清朝初期,宾图王设置收取地租的小吏,称地揽头,在此首居,故而得名。较早的居民有王姓、周姓、樊姓等。

【新集街】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人在镇中心街北端聚居,形成村落,取名新集街。

【东山】自然屯,由张法公路所在山脉向西伸出道道鱼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沟谷,屯前的沟谷称头道沟。清朝中期有山东纪姓、张姓、蒋姓等户陆续来此居住。沟中拦腰筑坝蓄水,建成水库,坝东水库北坡的屯落原名头道沟,坝西为东山,有山东田姓、钱姓等户陆续来此居住,因位于镇区东边山梁,故名东山。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头道沟和东山统称东山。

【小黄家窝堡】自然屯,清中晚期有河北人黄昌来此首居,故名黄家窝堡,为和大黄家窝堡区别,加小字而得名。后又有方、郭、薛等姓人家陆续聚居。

【良种场村】建制村,辖2个自然屯。

【良种场】自然屯,村驻地,本是哈拉沁村的一部分,1964年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县政府决定各人民公社都设立一个良种场,故把张强大队南部从张强大队分出独立,取名良种场。

【二道沟】清朝晚期,有山东薄姓、刘姓、卢姓、杨姓李姓等户陆续来此居住。由张法公路所在山脉向西伸出道道鱼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沟谷,东山屯前的沟谷称头道沟,依次向南排。故名二道沟。

【两家子村】建制村,辖四个自然屯。

两家子,自然屯,村驻地。原名褚家沟,清朝晚期有河北褚姓人家来此首居而得名。后又有河北申姓人家在褚家沟北山建砖瓦窑。该地称申家窑。新中国建国初期,把褚家沟和申家窑住户动迁合并到现屯址,取名两家子。

【腰沟】自然屯,原名窑沟。因申家窑有一武姓师傅在此首居沟的中间部而得名。属于八区,1952年划归两家子村,1964年搞社教时改为腰沟。

【刘沟】自然屯,清朝晚期有河北刘姓人家来此首居,其次子身材高大魁梧性情暴戾,人称刘傻子,地痞习气,不务正业,危害乡里,时常到外地惹祸。刘傻子的哥哥和叔叔为恐其惹怒蒙古兵,祸及乡邻,便趁其熟睡共同以巨斧杀之。因刘傻子知名度高,故称该屯为傻子沟。原属于八区,1952年划归两家子村,文革时因其名不雅,改名刘沟。

张强烈士——康平县张强镇因英雄而命名

投资20亿的大强煤矿

【三道沟】清朝中期,有山东李姓人家来此首居,逐渐形成村落。由张法公路所在山脉向西伸出道道鱼肋式山梁,形成道道沟谷,张强村东山屯前的沟谷称头道沟,依次向南排。自此为第三道沟,以此取名。

【敖宝村】建制村,辖两个自然屯,原属于八区,1952年划归五区.

敖宝,自然屯,清朝晚期由河北崔姓人家来此次居住,屯南曾有蒙古人的敖包,故屯名敖宝,“敖宝”实为“敖宝”之谐音讹误。

【黄金洼子】自然屯。清朝晚期有山东人黄姓来此首居,因地势低洼,故而得名。

【东一棵树】建制村。现在辖三个自然屯。

东一棵树村,自然屯,原名“一棵树”,又名“北一棵树”,清朝同治年间,有蒙古族葛姓一户在此地东开荒占地,建房居住,有汉族赵姓一户在此地西居住,中间则是一片荒地,荒地中有一棵高大粗壮的大树,故凭此树称此地为“一棵树”。民国年间,民国时期与南面二牛镇兴盛村的“一棵树”自然屯区分,则称为“北一棵树”;1949年,康平县成立十区后,为与西面东扎哈气的“西一棵树村”区分起见,则又改为现在的“东一棵树”。

【后辛力】自然屯,原名“辛立窝堡”又称“后辛立窝堡”,建屯前,此地为内蒙古游牧地。明朝末年河北永平府辛姓一户来此垦荒圈地,筑舍首居,后有胡姓、韩姓、丛姓迁居此地,人口始增,故称此地为“辛立窝堡”,后来辛姓、胡姓他迁,不知去向。清朝末年由河北滦南县赵姓一户在该屯南面开荒占草成立自然屯“前辛窝堡”,为区分区分而更名为“后辛窝堡”现名为“后辛立”。1923年属哈拉沁屯管辖,1949年9月归属归属林家窝村管辖。1969年后归属东一棵树管辖。

【长城窝堡】自然屯,原名“常玉成堡”。清朝光绪年间有蒙古族人常玉成来此垦荒圈地,筑成简陋居舍,且经营小买卖,后来又陆续有曲、李两姓来此定居,人口逐渐增加,则称此地为“常玉成堡”。现名“长城窝堡”是后人长时间口传得名。

【官宝窝堡】建制村,现辖官宝窝堡和十二家子两个自然屯。官宝窝堡大米在辽北地区颇有名气,以质优味香著称,淡水养殖初具规模,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官宝窝堡】自然屯,村驻地,原名“官宝堡”。该村建屯前属内蒙古游牧部落之地。官宝藏语“官布”,意思是“拯救、救星”多指人名。清朝道光年间有蒙古人官布来此垦荒圈地,苫草抹泥,筑成简陋屋舍首居,以后陆续有汉人来此定居,称此地为“官宝窝堡”。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更名为“向阳大队”。文革结束后又改回原名“官宝窝堡”,首户官布已他迁,不知去向,沿用其名至今。

【十二家子】自然屯,亦称“双六家子”,建屯前此地为大水沟、苇塘南有一道小山梁,属内蒙古所辖之地。其名因12户人家在此居住而得名。清中期有白、葛、包、韩等六户蒙古人家居住于此,后又有田姓等六户汉族人家在山梁居住,因此称“双六家子”后改为现在的名字“十二家子”。

【后辛屯村】建制村,1937年归康平县直辖,名为“厚生村”,1940年被康平县政府撤销,恢复原名“后辛屯”。现辖2个自然屯。

后辛屯,自然屯,村驻地,建屯前此地为荒地,属内蒙古所辖的游牧地。清朝嘉庆年间河北顺天府高家庄高姓一户来此垦荒圈地,建舍首居。开始了农耕生活,依从蒙语称为“埃力”。后有河北李姓、郑姓、夏姓等户迁居此地,使此地人口开始增加。民国十二年,奉天省实行区村制,将此村更名为后辛屯。1937年归康平县管辖,时名为“厚生村”。1940年被康平县政府撤销,恢复原名“后辛屯”沿用至今。

【和平街】自然屯,原名达“达子营”。南宋时期,此地为蒙古族达子过往的驿站以及屯兵之所,故称“达子营”。据传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军南下曾路过此地。1981年康平县人民政府将村名“达子营”更改为“和平街”,沿用自今。

张强烈士——康平县张强镇因英雄而命名

张强镇的油田

【华家窝堡村】建制村,辖四个自然屯。

华家窝堡,自然屯村驻地,又名“华家堡”,该村首居户而得名。清朝咸丰年间,有河北华姓一户在此地开荒圈地,搭建窝棚,首居于此,开始称为“华家窝堡”,后有河北顺天府冯姓挑担逃荒来此定居,人口逐渐增加。文化大革命时期,华姓一族他迁,不知去向,原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林家窝堡】自然屯,又名林家堡。清朝末年有二牛镇小莫力克的林姓家族一户分支来此地开荒圈地,搭建窝堡居住,后有马、方、张姓等迁此定居,人口始增,称“林家窝堡”。1949年为林家窝堡村公所驻地,隶属张强镇,下辖六个自然屯。1964年归属华家窝堡村所辖。

【孟家局子】实名(孟久局子),自然屯,原名“孟家局子”,又称“孟酒局子”、“孟九局子”。清朝同治年间,居住在二牛镇小莫力克的山东省孟姓烧酒大户,派人来此地构建售酒的房舍,人们称其为“孟家卖酒的局子”,即“孟家局子”,以后随时间的推移及人们的口传,又称为“孟酒局子”、“孟九局子”,现名“孟久局子”。

【前辛力】自然屯,原名“前辛立窝堡”又称“前辛立堡”。前清时,河北省滦南县的赵姓一户来此地放牛,搭建一牛圈,后又搬此居住,依据该屯后有“辛立窝堡”自然屯,则称此屯为“前辛立堡”,也称“前辛立窝堡”,现名为“前辛力”

【三棵树村】建制村,所辖两个自然屯。

【三棵树】自然屯,,曾为三棵树驻地,也称“下三棵树”。清嘉庆年间,有河北高姓一户挑担至此,见此土地肥沃,甚中意,便在此建舍首居,后又有古姓、王姓等户先后来此居住,该村人口从此增加。因高家房东有三棵高大且极粗的古榆树,故称此地为“三棵树”。位于古树东南方有六户人家居住,人们称其为“幺沟”。日久天长,陆续迁居此地的人家逐渐把两地的空地建房占满,使两地相连,因此合二为一,成为一屯,始称为“下三棵树”。为区分起见,又把古榆树西南十几户人家居住地称为“上三棵树”。现高姓家族他迁内蒙古等地。

【上三棵树】自然屯,该村因与“下三棵树”自然屯相区别而得名。清朝嘉庆年间有宗姓家族由山东、王姓家族由河北来此开荒占草,建舍而居,以后陆续有人迁此定居,人口逐渐增加。宗姓在此现为仍为大户。

【盖顶窝堡村】建制村。1930年归哈拉沁屯(今张强镇)开明村辖,盖顶为甲,1947年解放后归康平五区辖,盖顶为行政村。

【盖顶窝堡】自然屯,村部所在地。清代初中期属于科尔沁草原蒙古族领地。后有一蒙古族人来此放牧垦荒,遂居住于此,当时人称其名为盖顶。后又有其他人陆续来此地居住,繁衍下来,形成村落。因后来者都知道盖顶其人,顺其自然称其村落名为盖顶窝堡。

【城子沟】自然屯。据传唐朝时称高丽城,俗称朝鲜城,是高丽人的一个王子居住的属地,当年所筑的军事建筑大都类似于城堡,为防范外敌入侵,所构筑的城墙底座土砌,宽近八米,上码砌青砖,高约2丈。城墙外外护城河,可用船进入,在薛礼东征前期最为鼎盛。薛礼征东后期,高丽人弃城逃跑。城墙前面的护城河随着城墙的年久塌陷,被雨水冲刷于河内,致使河水溢出东流,加之水土流失,积年累月,逐渐冲出一条长约4~5千米、深1.5~3米、宽15~40米的沟.先有黄姓人来此居住,后有刘姓人迁来,年久成村。遂称城子沟。

【提海窝堡】自然屯,提海,蒙语“鸡”的意思。在乾隆年间,有一蒙古人最早搭窝堡在此居住,他养了很多鸡,久而久之,人们便称此人为“老提海”,因此,称此地为提海窝堡。

【申家窝堡】自然屯,最早来此居住的是一申姓人家,立窝堡居住,后又有其他姓氏人家迁来,年久成村,就以最早来此地的人家的姓名,取名申家窝堡,用至今日。

【前朝阳窝堡】自然屯,最早到这里居住的人家都把房屋建在向阳的坡地上,遂取名朝阳,俗称朝阳窝堡,当时在其后面向北五百多米,也有人家居住,依据前面村名顺叫后朝阳窝堡。后朝阳窝堡归属七家村管辖。

【大黄家窝堡村】建制村,村驻地。伪满时期位开明村所辖。辖四个自然屯。

大黄家窝堡,自然屯,村驻地。早在二百多年前,关里(俗称南关里)有半拉门、黄家铺子两村相连,那里有人闯关东过来,看到此地地势开阔,土地肥沃,就在此处垦荒战占草,黄姓人先来此地建立窝堡居住,遂名黄家窝堡。

【半拉门】自然屯,位于大黄家窝堡村东,一道之隔。距今200年前,沈阳的皇寺老喇嘛去往北京,走到新民的半拉门(今黑山县附近)时,住在一户姓刘的家里,因刘家对老喇嘛招待热情而受感动,便把唐僧庙西南2.5千米外的一片土地给了刘姓人家。刘家离开半拉门后来到这片土地定居,沿用了其原来居住地的称谓,起名为半拉门窝堡,后来人们习惯叫半拉门,将窝堡二字省略了,就称之为半拉门。

【东三家子】自然屯。最早有常姓、陈姓、佟姓三户人家在此地居住,初名称之为小三家子,因别处有西三家子、北三家子等,为便于区别称东三家子。

【双四窝堡】自然屯,隶属于大黄家窝堡村。160多年前,最早在此立窝堡的人叫李双四和孙洪福,后有人陆续迁来,繁衍成村,遂就以李双四为屯名,故叫双四窝堡。

【前辛屯村】建制村,辖有2个自然屯。1945年前,伪开明村所在地,1947年归属康平县五区管辖,1958年归属张强公社管辖,1961年建立大队。

前辛屯,自然屯,村驻地。早在一百多年前,此地称为新埃力,蒙语是新盖的房子的意思,汉语谐音为辛屯,因而得名,又因有前后辛屯之分,故称为前辛屯,沿用至今。

【白尹窝堡】自然屯,白尹蒙语“富饶”的意思。一百多年前,此处土地归属唐僧庙所有,土地肥沃,不少佃户在此搭建窝堡,租种庙地,人们便将此地称为白尹窝堡。

【七家子村】建制村,伪满时期为开明村管辖。

【七家子】自然屯,村部所在地。约在250年前因有七户人家在此地居住而得名。

【后朝阳窝堡】自然屯,参照前面的朝阳窝堡而得名,分为前后,因而称后朝阳窝堡。

【佟家窝堡】自然屯。清同治年间,最早在此居住的有一佟姓人家,后有王、李、阮等姓人陆续迁入,年久成村,以最早佟姓人家为名,遂叫佟家窝堡。

张强烈士——康平县张强镇因英雄而命名

张强镇唐僧庙(今已毁)

【唐僧庙村】建制村,因曾有唐僧庙而得名。而得名,日伪时期归开明村(今前辛屯)所辖。1947年为康平五区所属,1955年高级社区成立,为唐僧庙乡政府,辖5个自然屯。

【唐僧庙】自然屯,村部所在地。清光绪六年(1880年)前,属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地。

该村原有寺庙叫唐僧庙,而得名唐僧庙村名。唐僧庙初名宝山寺,规模不大,约建于1585年至1590年间。清咸丰年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扩建的后的庙宇,占地面积约200亩,平面呈正方形,四面有危围墙,高近2米,夯土板筑,东西有卡门。唐僧庙的主要建筑都分布在由南向北的一条中轴线上,三座大殿,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十八罗汉殿。天王殿北,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有转经楼,腊八粥锅、鬼王庙。这是庙的附属建筑,1950年,在轰轰烈烈的破除封建迷信中被摧毁,夷为平地,村名没有改变,一直沿用至今。

【任家窝堡】自然屯。民国初年,有一任姓人家在此处搭建窝棚居住,开荒种地,人称其为“任靶子”,年久成村,遂叫任家窝堡,现以王、陈、孙姓人家为大户。

【八家子】自然屯。清同治年间,有齐、周、史、黄、陈、马、杨、车八户人家来此垦荒开地,因而得名。后车、杨、马姓人家陆续迁出,现以齐、史、黄、周、李姓人家为大户。

【墁山屯】自然屯,此屯前面(南)曾经有小山一座,名曰“墁山”,就取名为墁山屯。现在小山经历风雨、水土流失、人为取土等原因,早已消失,基本夷平。1944年此处曾经发生鼠疫,死亡约60~70人,后都深埋处理,封存至今,每年防疫部门都定期进行处理、检查。解放前曾归属大黄家窝堡管辖,解放后划入唐僧庙所辖至今。

【李家窝堡】自然屯,此处的土地原为唐僧庙上所有,也是庙上雇工的窝堡之一,最先是一李姓人家居住于此,后又有其他姓氏人家迁入,建成村落,遂叫李家窝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