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达标,绝不能靠饿!

 尚振奇 2018-04-03

最近啊,糖小编发现,总有一些糖友对药物治疗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总是希望能通过控制饮食与运动就把血糖控制好。


比如说,某些患者在控制饮食方面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严格管控,不惜采用“饥饿疗法”,每天摄入极低热量饮食,全天只是吃很少的一点食品,整日饥肠辘辘,无精打采,衣带渐宽,但效果也不见得很理想。


原因何在呢?“饥饿疗法”为什么效果不佳?听糖小妹细细道来。


在1923年胰岛素还没有进入临床之前,治疗糖尿病的主流办法就是“饥饿疗法”。


所谓“饥饿疗法”,就是让糖尿病患者每天只摄入仅能维持生存的极低热量的饮食来控制血糖。


这种摄入极低热量膳食的治疗甚至无法满足糖尿病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比较残忍的治疗,但它确实也是有效的。


在当时那个时代,在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前提下,“饥饿疗法”可以说是“没办法的办法”。


据文献记录,在那个时代,一个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10岁男孩平均生存期只有1.3年,30岁和50岁的糖尿病患者生存期分别是4.1年和8年。


糖尿病患者的命运几乎是注定的。自胰岛素问世以后,糖尿病的治疗手段迎来巨大变革,糖尿病患者的命运也发生了绝地逢生般的转折。


随着胰岛素应用的迅速普及,这种单纯依赖控制饮食的“饥饿疗法”就被基本上被边缘化了,以胰岛素为主导的糖尿病治疗的医学史才算是真正拉开了帷幕。


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是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和维持生存。


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因人而异,因为每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的程度、自身胰岛功能的保留程度、自身疾病的发展阶段比如并发症的进展情况等都不一样。


不同病程的患者,都可因某些诱因导致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的出现,而血糖长久控制不良则必然会导致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进行药物治疗、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等。


对于某些糖尿病早期患者即使能通过饮食和运动将血糖控制好,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一旦发生糖尿病以后,胰岛功能是进行性下降的,单凭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就把血糖控制好的局面不可能维持的太久,随着病情的进展,以后还是会面临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治疗的阶段,这是糖尿病患者必然的选择。


某些患者抵触药物治疗,痴迷于饮食控制。


某些患者错误的以为饮食控制就是“饥饿疗法”,故而节衣缩食,忍饥挨饿。


但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其实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饮食控制绝对不是简单的“饥饿疗法”。


科学的糖尿病饮食控制有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合理控制总热量:患者每日摄入的热量要能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而不是一味的强调过低热量,否则反而会导致过度消瘦、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二是均衡饮食,患者应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均衡选择多样化的食物,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选择、交换与搭配让自己充分享受饮食的乐趣,既能吃饱、吃的营养、也能吃的开心。


疾病要控制,生活也还要继续。


   降糖,是硬道理。


   快乐,也是硬道理。


   糖小编祝各位糖友血糖棒,心情好!

视频:糖尿病患者的福音!一款降血糖的家常菜,看了这个就知道(源腾讯视频)

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关注、转发朋友圈,

别的糖友们一定会非常感激您!

文章来源网络,版权为原创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络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