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说:“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

 杏叶书签 2018-04-03

“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这两句话是苏东坡说的。

自来写字的人把笔本是多式多样的。据前人所说王右军七代孙智永传给虞世南等人的执笔法,就是相传的五字执笔法,是用五指着管的,但实际说来是四指着管,第五个小指是衬托在第四指下面。这种执法,包在笔管外面的有第二指(食指)和第三指(中指)所以有人又叫它作双钩。

石恪画维摩赞帖

还有种是三指着管,就是大、食、中三个指,这样执法,包在管外面的,只有第二指(食指)因之,人们便把它叫作单钩。一般人大抵都用双钩执法,这样颇便利,高捉低捉都可。

石恪画维摩赞帖

至于单钩执法,古今闻名的书家,据现今所知,只有东坡一人,黄山谷记载如此,是可信的。单钩执法,却不便于高捉管。在当时就有人讥评东坡不能双钩悬腕,其实东坡仍是提着腕写字,不过腕离案面稍近一些,只要把他遗留下来的墨迹,仔细看一看,就可以证明。

石恪画维摩赞帖

执笔既可双钩,又可单钩,既可高捉,又可低捉,的确是无定法的。再看看他第二句要使虚而宽,这可是有定的。必须要虚而宽,历来书法家都主张这样。

石恪画维摩赞帖

唐朝的欧阳询说过执笔要虚拳直腕,指实掌虚。李世民的笔诀有这样一段话:“大抵腕直则锋正,锋正则四面虚全,次实指,指实则筋力匀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石恪画维摩赞帖

韩方明授笔要说亦言,平腕、双苞、虚掌、实指,妙无所加也。宋朝的米芾也说过这几句话:“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所以古人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

石恪画维摩赞帖

李世民是接受虞世南的笔法传授的,米芾是最精通书法的书家,他们的话极其可靠,都主张虚掌,其于作字便易,不言而喻。

石恪画维摩赞帖

因此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就是在掌虚的原则下,任凭你采取那样一种把笔法,都是可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