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黄金血本无归的十大理由(上)

 BT 2018-04-03

华尔街评论讯 彭博专栏作家Barry Ritholtz今年稍早撰文称,一路走来,金价走势着实“惊心动魄”:先是从10年前的每盎司500美元一路飚升至2011年的1900美元上方,涨幅超过400%。继2011年9月6日创下每盎司1921.15美元的纪录新高后,这种黄色金属开始“光芒褪色”,随后出现38%的暴跌,今年稍早更是跌破1200美元大关。

假如20%的跌幅被定义为进入熊市、30%的跌幅被称为崩盘的话,那么将近40%的暴跌又该叫作什么呢?

文章称,本文并非那种“我早就说过”式的说教,也并非是要幸灾乐祸地去嘲笑那些金本位主义者,而是旨在从黄金价格的大起大落中学到一些投资上的教训。

以下为文章全部内容:

作为一名投资者,我信奉不可知论:若运用得当,黄金可能成为一种颇具价值的投资工具。有时它会成为投资组合中带来丰厚收益的资产,就像2000年代那样,但有时候它也会成为极具风险的投机性投资,比如2010年代最初这几年。有时它甚至干脆就如一潭死水,带不来任何回报,产生不了任何收益,基本就属于投资组合中的累赘,比如1980年代和1990年代。

金价在2013年出现13年来的首次年度下跌。2011年,金价始于每盎司1405美元,收于1540美元,其间一度突破1900美元并创下纪录新高。

尽管年内涨幅一度逼近35%,但是到一年结束时,年度涨幅只有8.7%。除非近期有什么大事发生,否则此轮长周期很可能不会再创新高。

曾几何时,金属分析师们的金价预测一个比一个大胆,先是每盎司2,500美元,然后加码到5,000美元,最后甚至叫到了10,000美元。结果无论是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还是基金,所有人都在争先恐后地买入黄金,根本不顾当时的价格。

也就短短两年时间,局势如此急转直下。黄金潮像其他各种狂潮一样,最后皆无善终。一些黄金迷或许会说此轮周期尚未结束,此言或许真对也未可知。

然而,任何一类资产若是短短两年时间价值蒸发将近40%,那肯定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我们也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学习了解交易中的禁忌。

我不愿放过任何真实投资世界的学习机会,尤其当有别人给我付学费的时候更是如此。那么从此次黄金崩盘中投资者能学到什么呢?以下内容虽然有些是在讲黄金,但是大概念适用于任何投资。

说做就做,十大注意事项这就开讲。

1. 听故事要当心。

有好人,有坏蛋,各种冲突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得设法解决,人类本性就爱听这样的好听故事。

在华尔街,讲故事是营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金营销也不例外。

尽管说黄金故事早在2005年就已经开讲了,但大放异彩是在危机之后。2007-2008年的大衰退和银行业拯救行动为这个故事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现在各种因素各就各位,完美结合——大规模的政府干预、“自由市场”法则的背离、各国央行的协调行动、史无前例的量化宽松以及零利率政策等等,所有这些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贬值和超级通胀。在这样的非常时期,黄金是理想的避险工具,可以对冲经济加速增长带来的通胀风险。

投资者的黄金持有量偏低,但相对于那些实际回报较低的资产而言,黄金着实是一种卓具吸引力的另类选择。基于当前流通的法币总量,黄金价格完全可能触及10,000美元目标。

问题关键在于,即便这一切最终化成了泡影,讲故事的人也仍旧还是这一套说辞。事实是,量化宽松(QE)政策并未阻止美元上涨,通胀则是连影子都没看见,倒是通缩成了一个更大的风险。

讲故事的最大问题所在是它让投资者感觉良好,尽管数据表明的实际状况与故事所言及他所信完全相反,他仍装作没看见。

2. 小心新型投资产品。

此轮黄金周期中的最根本变化是人们创造了一系列与黄金关联的新产品,其中最堪当万人迷之名的非黄金上市交易基金(GLD)莫属。这种产品被称为“使黄金投资向大众开放的创新”,它可使投资者无需开立期货账户便可进行黄金投资。

世界黄金协会(World Gold Council)是由全球金矿公司联手创立的一个组织,其宗旨是推动黄金销售。GLD便是WGC的发明。

“20年的价格低迷和日益严重的供过于求状况”使之身处出资方可能撤资的窘境,于是在2004年11月,他们扔出一枚叫做SPDR黄金股份(SPDR Gold Shares)的“重磅炸弹”,此举堪称为挽回败局的奇招。

随便一家经纪公司的随便一位客户如今都可能是黄金投资者。据估算,GLD使每盎司黄金的价格增长150美元。

野村证券(Nomura)的分析师指出,GLD黄金持仓量的大幅变化与黄金价格的上涨高度关联。基金分析公司Lipper则将GLD称作“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大型投资基金。”

在这轮黄金牛市期间,GLD日均买入3000万美元的黄金。2012年,排名401(k)计划单种资产持仓量第一位的是苹果公司股票,其次就是SPDR黄金信托。

由此,一大批新的黄金上市交易基金(ETF)便“横空出世”。

Market Vectors Junior Gold Mine (GDXJ)这只黄金ETF发行价为每份100美元,之后迅速飙升至160美元,再后来又大幅下跌至30美元。其他五花八门的ETF接踵而至。

瑞银(UBS)推出了E-TRACS S&P 500 Gold Hedged(SPGH)。这个一半标普500指数一半黄金的结合体实现了完美对冲,别指望从中挣到一分钱,因为美国股市的大幅上涨被黄金价格的大幅下挫对冲得一干二净。

最具偏执特色的新产品可能要属实物“黄金信托”,这其中包括安硕黄金信托基金(iShares Gold Trust, IAU)以及瑞士和新加坡等地的无数地区性实物黄金ETF。

这些ETF拥有、而且只拥有实物黄金,理论上股份持有人在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可以赎回实物黄金,而这些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那些对金融体系缺乏信任的人。这些股份的发行人显然是忘记了这样一个颇具讽刺意义的事实,那就是这些产品的发行正是经由同一个得不到信任的金融体系来实现的。

你甚至还可以进行反向操作,尽管没有多少人这么做。Direxion的Daily Gold Miners Bear 3X (DUST)是一只具有三倍杠杆率的看跌黄金基金。虽然该基金2013年飙涨了165.69%,但它的资产也就将将1亿美元。

请耐心等待投资黄金血本无归的十大理由(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