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牡丹花会,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起于隋唐,盛于宋朝,传至今

 艺凡天下 2018-04-03

牡丹花会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起于隋唐,盛于宋朝。每年四月是牡丹盛开的时节,各地牡丹花会徐徐而来。

现如今,国内规模较大的牡丹花会举办地有三处:一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洛阳牡丹花会)(4月05--5月05日);二是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三是彭州牡丹花会。

自隋唐以来,城都或乡间的赏花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集中观赏形式--牡丹花会。如唐代的长安;北宋时的洛阳;南宋的天彭、余杭、成都;明代的亳州、曹州;清朝的北京等地,相续是中国牡丹的栽培中心,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或'花展'驰名天下 。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记载了牡丹花会的盛况:'花开时,土庶竟为了遨游,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并张幄帘,笙歌之声相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场、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

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现有栽培面积12万亩,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237个品种,行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出口日本、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菏泽牡丹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独得81个奖项。

洛阳栽培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尤昌于宋。每年花期,人们都会举办各种花会、花市、花舞。不论富贵贫贱,都徜徉于鲜花之间,流连观赏。

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富丽而引发人们诸多联想,派生出与之相关联的文化象征意义,并形成牡丹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牡丹是美的化身,纯洁与爱情的象征。国尊繁荣昌盛,家中富贵平安,人喜幸福吉祥,这些特点和寓意,牡丹兼而有之。

洛阳牡丹誉满天下,已有1200多 个品种。花开之时,争艳斗丽,云蒸霞蔚。许多海外友人也都来赏会,会期还举办盛大的商品交易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