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一日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为免先人们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这一天,人们要焚烧五色纸,为其送去御寒的衣物,并连带着乏一合孤魂野鬼送温暖。十月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农历十月初一,冷空气来袭,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里的伍心魂御寒,名日“十月一,烘寒衣”。给死人送衣服这个习俗,据说是由孟姜女首开先河。相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孟姜女的老公范杞梁修长城累死,孟姜女千里寻夫,终于在农历十月初一来到了长城脚下。可是自已的丈夫已经死了,她瘫坐在地,对着长城大哭起来。哭声感天动地,竟把长城震塌了一大段,露出了范杞良的尸首。孟姜女把棉衣焚化之后,把丈夫的尸首掩埋,抚坟痛哭而死。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传到民间,百姓深受感动。此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众人便焚化寒衣,此风日盛,逐渐形成了追掉亡灵的寒衣节。 北京也有十月初一烧寒衣的习俗,寒衣是从南纸店、冥衣铺买来的彩纸剪成的,在“送”的时候要写上死者的姓字辈分,以便死者查收,然后付之一炬。后来有人觉得烘寒衣太麻烦,就攻成了烧包袱,也叫“仓袱”,里面包上彩纸,代表绸缎布匹,还有纸质的金银元宝,同样写好姓名焚化。这等于是给死者送去了钱,让死者在阴间去购买自已喜欢的寒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