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历史上学二王的书法家,他们的字一般都能看到兰亭序的影子。 只是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明显。 1、首先是因为,我们见到的书法作品,都是名家大腕的书法,这些人虽然学习王羲之,可学古能出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不再是简单的描摹古人的字形,通过学习书法的理,写成自家面貌。 赵孟頫兰亭序 比如米芾和王铎,都是这种,但你看他的字的底层,其实还是王羲之。 2、大部分心中的兰亭序,就是冯承素摹本的兰亭序,而之前很多人写兰亭未必就是这个版本啊。 定武本兰亭序 兰亭序有很多版本,每个版本的风格还不太一样,冯摹本则多纤丝,并不可学。 3、书写的工具也不同,即使学习冯摹本,你有鼠须笔吗?有蚕茧纸吗? 没有这些工具,就写不出冯摹本的效果。 4、其实,后人学兰亭而没有像兰亭的,正说明了兰亭的高明,说明了他的开放性。这一点学二田的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你觉得呢? 同意的朋友麻烦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