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刚不柔,非草非木,不知其性,如何画竹?

 雪溪人家 2018-04-03


植类,之中有物曰:竹。不刚不柔,非草非木。

《山海经》《尔雅》皆言:以竹为草,事经圣贤,未有改易。然竟称草,良有难。植物之中有草木竹,犹动品之中有鱼鸟兽也。年月久远,传写谬误,今日之疑或非古贤之过也。而比之学者谓:事经前贤,不敢辩正。

小异空实,大同节目。

夫竹之大体多空中,而时有实,十或一耳。故曰小异,然虽有空实之异,而未有竹之无节者。故曰大同。

或茂沙水,或挺巖陆。

桃枝筼筜,多植水渚,篁筱之属,必生髙燥。

条畅纷敷,青翠森肃。质虽冬蒨,性忌殊寒。九河鲜育,五岭实繁。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白居易《养竹记》

竹植物也,於人何有哉?以其有似於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於草木,犹贤之於众庶。鸣呼!竹不能自异,唯人异之。贤不能自异,唯用贤者异之。白居易《养竹记》

画竹步骤

一、位置:须看绢幅宽窄横竖,可容几竿,根稍向背,枝叶远近,或荣或枯,及土坡水口,地面高下厚薄,自意先定,然后用朽子朽下。再看得不可意,且勿着笔,再审看改朽,得可意方始落墨,庶无后悔。然画家自来位置为最难,盖凡人情尚好才品,各各不同,所以虽父子至亲,亦不能授受,况笔舌之间,岂能尽之?惟画法所忌,不可不知。所谓冲天、撞地,偏重、偏轻,对节、排竿,鼓架、胜眼,前枝、后叶,此为十病,断不可犯,余当各从己意。冲天、撞地者:谓梢至绢头,根至绢末,阨塞填满者。偏轻、偏重者,谓左右枝叶一边偏多,一边偏少,不停趁者。对节者:谓各竿节节相对。排竿者:谓各竿匀排如窗櫺。鼓架者:谓中一竿直,左右两竿交又如鼓架者。胜眼者,谓四竿左右相差匀停,中间如方胜眼者。前枝后叶者,谓枝在前,叶却在后,或枝叶俱生在前,俱生在后者。

二、描墨:握笔时澄心静虑,意在笔先,神志专一,不离不乱,然后落笔。须要圆劲快利,仍不可太速,速则失势;亦不可太缓,缓则痴浊;复不可太肥,肥则俗恶;又不可太瘦,瘦则枯弱。起落有准的,来去有逆顺,不可不察也。如描叶则劲利中求柔和,描竿则婉媚中求刚正,描节则分断处要连属,描枝则柔和中要骨力。详审四时,荣枯老嫩,随意下笔,自然枝叶活动,生意具足,若待设色而后成竹,则无复有画矣。

三、承染:最是紧要处,须分别浅深、反正、浓淡,用水笔破开时,忌见痕迹,要如一段生成,发挥画笔之功,全在于此。若不加意,稍有差池,即前功俱废矣。法用番中青黛或福建螺青放盏内,入稠胶杀开,慢火上焙干,再用指面旋点清水,随点随杀,不厌多时,愈杀则愈明净。看得水脉着中,蘸笔承染。嫩叶则淡染,老叶则浓染,枝节间深处则浓染,浅处则淡染,更在临时相度轻重。

四、设色:须用上好石绿,如法入清胶水研淘,分作五等。除头绿粗恶不堪用外,二绿、三绿染叶面。色淡者名枝条绿,染叶背及枝干。更下一等极淡者,名绿花,亦可用染叶背枝干。如初破箨新竹,须用三绿染。节下粉白用石青花染。老竹用藤黄染,枯竹枝干及叶稍筍箨皆土黄染。筍箨上斑花及叶梢上水痕,用檀色点染。此其大略也。若夫对合浅深,斟酌轻重,更在临时。调绿之法:先入稠胶研匀,别煎槐花水,相轻重和调得所,依法濡笔,须轻薄涂抹,不要重厚,及有痕迹。亦须嵌墨道遏截,勿使出入不齐,尤不可露白。若遇夜则将绿盏以净水出胶了放乾,明日更依前调用。若只如此,经宿则不可用矣。

五、笼套:此是画之结果,尤须缜密。候设色乾了,仔细看得无缺空漏落处,用乾布净巾着力拂拭,恐有色脱落处,随便补治匀好。除叶背外,皆用草汁笼套,叶背只用澹藤黄笼套。

草汁之法:先将好藤黄浸开,却用杀开螺青汁看深浅对合调匀使用,若隔夜则不堪用,若暑月则半日即不堪用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