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被降格或消失的江苏省级文保(02)古真孃墓

 jiangnany 2018-04-03

     1956年10月18日和1957年8月3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两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共计342处。其中,苏州地区有87处列入保护名录。

     1982年3月25日,因第一、二批省级文保的多数,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由342调整为128处。其中,苏州地区有30多处,从省级文保降格为市级文保,或因破坏严重而被排除出文保单位,湮灭于历史长河。


     古真孃墓在虎丘南麓。1956年,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墓冢被毁,墓亭重建。现已不列入文保单位,由虎丘景区管理。

      真孃为唐代的苏州名妓,以歌舞名噪一时,死后葬此,因墓上遍栽花卉,号称花冢。唐代诗人刘禹锡、白居易、李绅等都曾为之题咏,墓遂与杭州西湖的苏小小墓齐名。

     唐代,谭彦良题诗最为警世,令后人由是搁笔,诗曰:“武丘山下冢累累,是处松楸尽可悲。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孃墓上独题诗”。

   清乾隆十年(1745),陈鐄游虎丘,访得残碑,寻得墓址,遂为重修,树新碑,覆小亭。民国初年,又重加修葺。时为一小亭,中有状似坟墓的大圆石,前立墓碑。

   1958年,六木柱亭改建为四石柱,木梁架卷棚歇山顶方亭。

    现将墓碑移至亭壁,西置条石栏凳。四根亭柱分前后镌两联,前一联为:“香草美人邻,百代艳名齐小小;茅亭花影宿,一泓清味问憨憨”。后一联刻李祖年集《梦窗词》句:“半丘残日孤云,寒食相思陌上路;西山横黛瞰碧,青门频返月中魂”。

    壁嵌青石碑一大一小,均镌行楷“古真孃墓”,两碑的“真”字,均少一横,给后人留下趣谈。大碑高2.19米,宽0.63米。乾隆十年(1745年),海陵陈铁坡重建。 陈鐄,字德渊,号铁坡 

    小碑高0.78米,宽0.37米。康熙甲戌(1694)浴佛日,新安心斋居士张潮山来氏重立。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安徽歙县人。以赀为翰林郎,不仕,杜门著书。先后自著诗文、词曲、笔记、杂著数十卷,辑成《檀几丛书》、《昭代丛书》等。《虞初新志》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

    亭西下方有无款草书摩崖石刻“香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