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贴:岩茶小白傻萌问题大盘点

 茶人老武 2020-09-22

纯纯的岩茶小白

总能随时冒出梦幻般

朦胧的岩茶小问号

像小鱼吐的小泡泡那样,

在岩茶研修之路上

弹跳碰撞,

又萌又可爱。

十三夷最近就收集了一些

又Q又弹的小问题,

以供小白集中营的诸位探索。

                        Q
&    A                     

大捕捞,你准备好了嘛?

武夷山那么多的茶树品种,它们之间的品种差异是以什么来区分的?

:武夷岩茶的内涵深不可测。主要有三类特征:山场特征(环境特征)、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其中,工艺特征的差异性最大,也最典型、最容易区别,比如轻火型和足火型;山场特征和品种特征的差异性相对较小,极易被工艺特征掩盖,所以非常难掌握,而品饮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品种特征,才能鉴别和区分不同的品种。

: 前几十年武夷山当地人是怎么喝茶的?听说很不讲究,也是用搪瓷罐直接冲饮的,冷后还特别好喝?

 前几十年,武夷山的当地人喝茶方式主要有两类:搞茶叶的业内茶人喝茶方式和现在差不多,而一般的武夷山人喝茶(特别是在农村),都是喝大缸茶和冷茶。

: 很多人说鉴别老枞水仙就看它茶汤里面是不是有一种苔藓味,老枞水仙真的是苔藓味吗?

 老枞水仙的特征不是苔藓味。鉴别老枞水仙的主要因素还是水仙的品种特征。只是幼龄水仙和老枞水仙会表现出不同的品种特征,只要对比品尝后就能区别和掌握两种特征。

: 在茶汤里面会喝出酸的感觉,这是怎么回事?

:焙火不是发酸的主要原因。陈年岩茶在一定的陈化期内茶汤都会有酸味。正常储存的岩茶发酸年限一般在5-15年内,之前和之后一般都没有明显的酸味。足火岩茶,若返潮后会提前出现酸味。

:岩茶客们常聊到的「蛤蟆背」是什么?

 焙茶的时候,火温和时间达到一定程度,茶叶受热膨胀鼓起来,表皮和叶肉分离形成的气泡点,如蛤蟆的背部一样,这个就被人俗称“蛤蟆背”。

:所有的岩茶都会出现「蛤蟆背」吗?

 相对而言,足火焙的岩茶更容易形成蛤蟆背,但不代表中火和轻火焙的岩茶就没有,蛤蟆背反应出的是茶叶的焙火程度,中火焙和轻火焙的岩茶也能焙出蛤蟆背,只是相对少出现。另外,在喝茶品茶时,没必要特别拿“蛤蟆背”来说事。

: 长期喝岩茶的人会不会形成相似的一些特质呢?

 岩茶,因回甘强劲被视作为“男人茶”,勇者的茶。长期喝岩茶的人受岩骨花香的磁场感染,硬气又谦和、睿智又从容;在接触岩茶的各方面文化时,能触类旁通,懂天文节气,懂地理环境,懂禅茶一味;从采青的环境气候到发酵焙火的程度,从文学到美学,从地理到天文、物理,无所不会;从岩茶的药用价值来看,长期喝岩茶的人体质较常人更健康、更活力。

:  喝岩茶要不要搭配什么食物会更好?

  休闲时喝茶,搭配茶食可遵循“甜配绿,酸配红,瓜子配乌龙”的口诀。即喝乌龙茶时搭配咸的食物,如用瓜子、花生米、橄榄等配乌龙茶。但茶食虽好,却不能贪多。

最后十三夷想说,好想拥抱你,我的小白们。

【END】

扫下方的二维码,可以领取福利哦!

——  点 击 图 片 阅 读 精 彩 文 章 ——

海拔越高,能代表岩茶的品质越好吗?

岩茶品种成百上千,为何大家只知道大红袍、水仙、肉桂?

"明前茶,贵如金" ? 对不起,武夷岩茶不凑这个热闹!

为何泡岩茶首选的茶器,会是这简单的盖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