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的常用成语 ,洞见老子智慧精髓!

 SWY7105 2018-04-03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却涵天盖地、尽说人道,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精辟,随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为至理格言和人们的座右铭。而更为精华的则是其中那些老子独创的成语,可谓老子智慧的概要和精髓,从中完全可以洞见《道德经》的真谛。

一、轻诺寡信

出自《老子》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意思是:轻易答应人家要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道德经》中的常用成语 ,洞见老子智慧精髓!

二、以德报怨

出自《老子》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德:恩惠。怨:仇恨。 意思是: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三、根深蒂固

出自《老子》:“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蒂:瓜、果和茎、枝相连的部分;固:牢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道德经》中的常用成语 ,洞见老子智慧精髓!

四、出生入死

出自《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

五、知足常乐

出自《老子》:“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自知满足则心常快乐。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道德经》中的常用成语 ,洞见老子智慧精髓!

六、祸福相依

出自于《老子》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七、大巧若拙

出自《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意思是指真正灵巧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笨拙。

《道德经》中的常用成语 ,洞见老子智慧精髓!

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语出 老子·《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谓走一千里路,也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