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物理《热学》12个常犯错误,这是中考常考的,你记住了吗?

 houzixueyi 2018-04-03

www.toutiao.com 2018-04-02 15:54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虽然占中考的内容不多,难度也不大,但是常常容易出现的错误也不少,下面一些知识点就是同学们在平常做练习中常犯的错误,请同学们认真体会,并加以理解记忆。中考之前常看看有利于提分呦!
1. 雾、露、雨、白气是液化;雪、霜、雾淞是凝华;冰雹、房顶的冰柱是凝固。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
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4.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5.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是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6.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初中物理《热学》12个常犯错误,这是中考常考的,你记住了吗?
初中物理《热学》12个常犯错误,这是中考常考的,你记住了吗?
7. 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
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8. 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9. 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初中物理《热学》12个常犯错误,这是中考常考的,你记住了吗?
初中物理《热学》12个常犯错误,这是中考常考的,你记住了吗?
10. 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1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12. 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