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省级经济巡礼】河南篇——坚持实业的人口大省

 昵称45203933 2018-04-04

(建议:阅读本篇之前各位可以先看看另一个类似的省份四川篇,阅读地址:【2017省级经济巡礼】四川篇—人口回流,工作无着


河南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对河南省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人多。而最大的问题,也是人多。


河南的小学生招生数据可以体现出这个省份的人口流动迹象。1998年河南的小学生招生数量218万,此后缓慢下降,2004年下降到162万。这段时间应该是河南人背井离乡出去打工的风气最旺的年份。此后河南的小学生招生数又开始缓慢上升,到2011年恢复到193万,然而又迅速调头向下,到2014年下降到建国以来最低的159万。整体来说,小学生人数减少一方面受计划生育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河南的人口外流趋势影响。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从2015年开始,河南小学生招生人数开始进入坚定的上升通道。2015年当年为169万,2016年173万,2017年依然维持在172万的规模。这种数据上的提升只意味着一件事:从2015年开始,河南的人口回流趋势确立了


2017年河南省的户籍人口达到10853万,根据抽样调查得到的常住人口数据为9559万,乃是中国人口规模最大的省。另外还有一个省,山东,声称自己2017的户籍人口数和常住人口数齐齐过亿。不过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见到过多少山东籍的打工者,山东的注水经济事实上也无法自我消化如此大的人口就业需求,最关键的是,从2010年至2017年,山东的小学招生数每年都维持在110万左右,较同期河南160-190万招生数据的差距实在太大了。所以山东的人口数据的可信度极低,也无法与河南经济进行类比。




对河南经济,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河南政府对实业的坚持还是相当令人钦佩的。工业投资在河南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始终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2017年,河南工业投资的增幅虽然只有3.5%,但是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依然高达43.7%,远远超出地产开发投资16.1%和基建投资20.1%的比值。相比较起来,四川的工业投资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只有29.4%,比河南低了足足14.4个百分点。


投资侧重点的不同,带来的结果是河南与四川走上了不同的经济道路。四川近三年来的工业增加值持续下滑,三年来的降幅达到4.7%。而河南的工业增加值则持续上升,三年来的增幅高达16.8%。遍布河南各城镇的工业区,给河南农民提供了相对充足的长期就业机会,所以2017年河南无论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都达到了50%左右,这说明进城打工的河南民工并不是抱着打短工的心态,他们更愿意进城定居,改变户籍。而四川的情况完全不同,四川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达到51%,与河南一致,但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可怜的34%。这说明绝大部分进城打工的四川农民没有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并不能实现户籍改变,无法在城市长期安居。


此外,作为中部地区大宗商品集散地,河南的贸易中心地位在持续提升。最重要的贸易参考数据有两个。第一个是货运数据,河南2016年的货运量下降了3.1%,这当然是由于当年度大宗商品市场遇冷。2017年之后供给侧改革发力,大宗商品市场火爆,河南的货运量因此大幅上升了11.7%。另一个数据是净出口。2016年和2017年,河南的净出口规模都维持住了17%的增幅。支撑河南出口的是以富士康为代表的机电产品,2017年河南机电产品的出口规模达到356亿美元,占总出口的比值达到74%。这样看来,富士康对河南经济的意义,真是如何高估都不过分。


当然,话说回来,河南至今依然很穷。2017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20170元,低于四川的20580元。穷省唯一应该干的正事,就是实业致富。从这个角度上说,河南主官干得还算行。2016年河南总就业人口6726万,其中农业就业人数2583万,占比38.4%,这个比值与四川一致。不过制造业就业人数达到1275万,占比18.9%,这就比四川12%的制造产业工人比例要高得多了。可见河南的工业化水平,确实比四川要高很多。未来河南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应该比四川好很多。


在经济结构上,河南与四川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省会的领头羊地位上。就拿收入问题举例,四川省会成都2017年常住人口1604万,人均可支配收入32217元,由此计算出的成都居民总收入为5168亿,对比四川全省17086亿元的(8302万人×20580元)的居民总收入,占比达到30.2%。而河南省会郑州2017年的常住人口988万,人均可支配收入30556元,由此计算出郑州居民总收入3019亿,对比河南全省19281亿居民总收入(9559万人×20170元),占比只有15.7%。这意味着郑州的中心吸血能力,只相当于成都的一半。河南各市都有千年历史,市民的归属感都很强,对省会郑州也不服气,激烈竞争的结果,就是工业园区在全省遍地开花,经济发展也很平均。四川则是成都一枝独秀,离开成都就进入了赤贫区,产业园区难得一见。这两种不同的经济结构,在这一两年内,应该就可以看到各自的最终结果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