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晋皇帝不扫墓

 wps0321 2018-04-04

♣ 郭华悦

清明扫墓谁最闲?纵观古今,这最闲的非司马家莫属。

清明这天,家家户户都忙着扫墓。不说平民,就算是帝皇之家,祭祖也是天大的事儿,马虎不得。可西晋一朝,皇帝们忙着内争,忙着互斗,就是没忙过祭祖扫墓。

怎么回事呢?若要追根溯源,还得从司马懿说起。

西晋一朝的江山,说到底,还是司马懿打下来的。打垮前朝的败家玩意儿之后,第一件事通常都是反思。而司马懿反思的结果之一,就是不准子孙扫墓。

为啥?因为前车可鉴。司马懿当年,就是趁着曹爽拉着皇帝曹芳,去郊外扫墓的空当,发动政变,控制洛阳,进而一举扫平政敌。这事儿,可谓是奠定了司马家天下的基础。于是,司马懿难免会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扫墓是危险活儿!

结果,司马家便有了一条奇葩的家规。子孙历代,都不准祭祖扫墓。不仅司马懿自己的陵墓,不准子孙来拜祭;司马懿之后,历代司马家的皇帝之墓,同样不准祭拜。结果,清明时节,家家户户都忙翻了天,就司马家最闲。

这其中,也有点迷信的成分。古代之人,因科技不发达,再睿智有才能的人,也难免对天命耿耿于怀。司马懿认为,自己从扫墓这事儿上,得了便宜,占了别人的江山;他日,难保不会因果循环,子孙后代在扫墓这事儿上,丢了江山,也未必就不可能。

当然,司马懿定下这条家规,不仅有迷信的成分,也有睿智的考量。

啥考量?就是防着盗墓贼。防盗之术,最高明的不是种种机关;机关再厉害的,只要找得到,总有更厉害的人,更先进的技术,破解机关。最高明的,是让你连地儿都找不着。墓在哪儿都不知道,怎么盗?

而司马懿不准扫墓的规定,就含有这样的考量。帝王将相的陵墓,历来都是盗墓的重中之重。藏得再深,就算知道的人少,时日一长,也总有泄露的一天,倒不如索性不知道。子孙不来扫墓,顶多过个两三代,墓在哪儿恐怕都没人晓得了。自己人都不知道,盗墓的人怎么找得到?死了后,还能把自家埋得这么深,历史上除了司马家,再无其他。

而司马懿在定下这条家规后,不得不说,司马家的子孙们其他的方面不争气,但对于不准扫墓这条规定,倒是挺遵守的。

有没有效果?不仅有,效果还挺好。司马懿之墓的被发现,带着很大的偶然因素。否则,恐怕如今还云里雾里。而在历代之中,西晋一朝历史极短,皇帝少,但偏偏皇陵被发现的最少,保存最完整。不少西晋皇帝的陵墓,至今都是未解之谜。

这其中,司马懿的先见之明,自然是起了大作用。可说到底,不准扫墓这条规定,并非是司马懿的独创。相反,是司马懿从前朝那儿照搬过来的。

前朝是哪朝?就是曹魏。曹魏初年,其实也有这样的规定,子孙后代不准祭扫皇陵。在这一点上,司马懿与其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司马家的子孙,都恪守这条规定。可曹家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后头,这规定形同虚设。而曹爽拉着曹芳,去祭拜皇陵,其实就已经是有违祖训。当然,扫墓是名义,实则是为了游玩。结果,扫一趟墓,就丢了江山。

从这点上来说,司马懿的子孙们,可谓有始有终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