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 谋略学 (三)

 爱雅阁 2018-04-04

第三篇 内揵

向于道心,益于德馨。气蓄于内,力发于外。简单阶段见精神,复杂之后仅利益。周而全,四海定,东北角落生变异。
讲了四件事。归向于道的追求,合乎于道的改变的方法,未来成就可以预期[益,又作期]。内气和谐而且充足,在外发力看起来也完整而且饱满。一个团队来讲,简单的快乐阶段,只讲求精神,但到了资源过多,能力强盛之后,彼此之间就讲不出什么感情了,所剩下的只是利益的活动与合作,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就算国器周致,而且全面完备,各方各位和平安定,仍然会有反斗势力悄悄地发生变化异动,而陡起风云的危机,提醒我们防患更新研究的谋略。东北是方位,对应起源的象,如果仔细反思,就能很容易的找到这个位置和它所表达的形象。

关于心忧,常说的是:知我者谓[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转]人生有太多的人和事,不可言说,亦不可告人。心所忧虑,也就是心思当中不肯定不确定的地方,就算有把握的也反忧之,这是一种切实的危机意识。虚实之间也的确就是大小比则,如果明白了这个谓忧的客观存在的可能性,计较它的大小的可能性,那么命运的大门就会被无形的力量打开。知之且识之,只是反思危机,而解决危机,是需要谋略的。过去笼统地以运来概述,认为常人的运要靠其它方式来转化,实际上可以解释为计谋策略的成功实施。
 
防范与处置危机的方法,之一是备,就是准备预备的说法。准备多个对策,直接的或者变通的方案。君之思亦如吾之初,退而求其次弗如进而获其主。[转]您这想法我也经历过,经验是,与其先抓次要点(步步进阶)反倒不如先(弄明白问题关键而)解决主要。--譬如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过,备是被动的办法。了解危机,备一备二,直之为一,次之为二。我觉得这是应用,是被动的,而更好的办法是修改设计,创新升级等。道源起一,好的方案也是多个细节的积累,单纯的积累实际上无益于解决困扰。越复杂的潜在问题也可能越多,当然这并不是是主要难题,首先得考核主体结构的合理性。团队的组织性是否合理对效率与稳定性的作用确实也是很要紧的事。那么主动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改。改有变的意思,改有改一改二,变通为次,改善为主。

从上述备与改中,可以感受到被动与主动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向内与向外,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决定处置事件的风格,并且人的性格向内也好,向外也好,都是可以改变的。内而外之易,外而内之难。总有人认为主动胜被动,积极胜消极,这是流于形式的直观判断,是分裂它们内在关系后的孤立的思维模式。这里明确论述一下,内外不分,主次不离,彼此相随,左右和合。类似于孤阴不长,独阳不生。在易理中,四象则之,即主动的积极,主动的消极,被动的积极,被动的消极。分别对应四个情景,也就是方位。方位与时机暗合,时机与节令相符。体现出来,就是善己或善人的不同。同时说明,一个良好的关系是因人而异,应时而异的。作物菜蔬也需应时而生,这是很明显的现象。生长收藏,这是很明显的道理。适时而动,进退有度,是本篇的重点。

在本篇中,原注摘要部分还提到了关系学。用君臣的比喻和治国安邦之术来说明这样一种境界:君者明鉴清醒,纳言不苟;臣则上谏及时,进退有度;创建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达到情投意合,鱼水难分的境界。分析这段提议,可以看到类似于自然之道的样子。但是环顾历史,这种理想状态却极少出现,令人满意的组合也值得反思。纵然以家国天下自小而大的看,矛盾和冲突不停地反复,反复地出现,出现再重现,反复再反复。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也不是没有缘由的,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位格的分离,是一个主要的触发因素。

位,就是名义地位的意思,格,就是品质性格的意思。位格合起来,就是一个智慧生命的存在显现,从一般意义上讲,“位格”的意思包括思想、感情、意志和理智等的存在、特性、名字及本质的最基本的认识。它至少包括下列一些基本要素:1、理智与思想2、情感与反应3、意志与决定4、行动。这些是通俗的解释。
 
二者交互作用,以先天后天来划分,得失,贵贱,上下,等等。且失大于得,贱多于贵,下众于上,这是事实。既然是事实,也是有肯定的原因和道理的。这些事实,是所谓危的潜在因素。解决关系的方法,就是用道的原理来阐述变化的意义。
 
原本很深奥的道理,有了具体的方法,就变得很简易,甚至我们会觉得啥也没有说出来,甚至于我们还觉得这似乎根本不能算得上至高至
深的道。

然而,回过头来看,实际上,第一大章,提到了“厉兵秼马”的话,又从孙子兵法:[始计第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说到了律义之事,不是儿戏。务必慎重。又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再次强调了,一旦律义,事关重大,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大事,它的变化是错纵复杂的,稍有差池,就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就会因趋利而受害。诚可谓,反论之,祸莫大于轻敌,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正论之,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处置位格的关系,以向道之心益德,履霜冰至,[阴始凝也。]训致其道,[至,坚冰,也。]行而不破,见微知着,顺其至则知寒暑往来。凡事出,必有因。细小的迹象,反映出来的是大道理大方向的变化。四季可期,是自然的法则,只有掌握了持守之术,才可以安然度过寒暑,行至冰而不破。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以君臣关系说阴阳变化的事,事是大的。以上下之格说关系变化的事,事是有原因的。[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指天与地。]阴阳生四象,位于四方,这是一个必然的关系,远近亲疏是先天的排列。五行相生相息,也是品性的排列关系。格其本性,如上下,以其先天位列,彼此无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感应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关联它们,位,格的存在关系。

[补充]习惯养成,从简入繁,从繁复简,学习的结果。好而学之,学而进之,进而解之,解而化之,化为无有,无形为法。既得其法,复归其根。故先天生后天,后天复先天,外其身而身存。说的是不断进化,是因为学习,而进化的过程则是不断循环。智愚有别,得失有差,造化各异。以虚实之理说之,乃曰分寸。故好学者多得,善知者多识。得之,识之,尺寸分之,而后化之。化这里就是后来体用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成就的不同,或者境界地位的不同。这个位的变化反过来影响格的变化,顺之为道之自然法则。这就解释了何为正确的关系。明则暗弱,顺之为道,当识其大体,吐故纳新,是谓圣灵格,上下同心,进退一致,上行而下效,以为顺之利则。达其位而格致,有点象在其位谋其正之说,位先至而格相随,往来不复,上行明令,下效致用,无逆不反[不出现暗藏的损失],则变化不息。就像不断地深造的样子,考核过关,进入更上一层,这是进化法,名至而实归,位至而格随之理。人贵有自知之明,虚实贵于知识分寸,名位贵有格致之合,如此,进退可度也。是讲懂得全与不全的实际分寸,处理正确的关系,也会做得有尺度,这是符合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及期于益德的考量之道,是有利的,可称之为吉。以吉解危,终极之法。

[这里起原文少录,注意叙述内容或缺。]
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外事繁杂的事物而生紧张,就要心神内守。心事缠缚纠缠不清而情绪急躁,就要意守并排除外来干扰。守,待;知,醒悟。产生的原理是,守,内待之;知,去外扰,去内存,当醒悟之。内揵,内情门闩,引伸为内心关闭。又作“内情相守”。
内而结之,视其平素交结的本来之义,或因道德,或因朋党,或因财货,或因容颜采色。用其意[者],随其意愿。即有一定的开放度,包容度。这是虽同且异,求同存异的意思。明白辨析,包括[注:原文所列]入出,亲疏,就去,求思。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若昳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彼此之间顺从,出无间隙,入无痕迹,不以远近,往来必知。放在关系这里来看,同气相应,自然现象中的共振就是很经典的例子,其相随程序[度]达到了惊人的地步。
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也。关乎内情的言语说辞,进而有乱我之心的意向;闭所谋事有其志意之合。计谋,计以考量,谋以筹划。考量材情,筹划案文,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前者说虚实,后者呈文书。关于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推衍为:知之识之,谋而后动之;当知其谋,识有所未知。知进入说,识别虚实;知为守则,识为醒悟;合于谋,以内情相守求同察异。以前面所论象比考之,需要明察秋毫,明辨是非。这一点在战场情报工作的处理中,显得尤其突出,尤其重要。错误的情报判断,带来的危害是深刻沉重的。本篇为治危纲,在用法上,据实求虚,醒悟其所谋的分寸,是作为一个指挥员必须要做好的个人品性与素质的基本功课。

前文有开言提君臣上下事,说了四种情形。这里讲它的原因。结论是:待决事也。表明前面的种种,是事未决之先的现象。近而不御者,心相乖也,远而相思者,合其谋也。御,为亲近;乖,乖离;相思合谋。又说:意不属兮情不生,道不同不相为谋。心想乖,意不属。心意的联系,心为欲意为念,目标为象,说辞为比,以定形名。待决事有四象,如前所述,分别会产生四个不同的结论。判断的方法,采取的是排除法,恰如下文所说。
故曰,不见其类而说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不见不得,是指不符合,也作说三道四解。见逆,适得其反。见非,达不到目的。这二点首先被排除。
然后,就算是合谋。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符合的,彼此增长了解,此情之所用,或开或合,来去自由而不拘泥时,是立事的开始。此处揵为守,把握的意思。先知,是指清楚这里的利害关系而后决策。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我的观点是,这是一个次序,是由高到下,由贵到贱的行事原则。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决策所属的层次。
 
实施既定方针策略,势必会产生种种矛盾。
考察损益,杂合经典,议论去就的状况。提出: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内者情同,外者陈形,也就是讲,采纳多以内说,表述解释多为摒弃之意。
外内者必明道数。必须解决的事,从外而来,作为决策,必须有相当明确的答数。要做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这是一个处理事件治策从政的标准。
更大一点地是:治名入产业,曰揵而内合。产业者,指生产和作业。产业是众人参与的事,众人同心同利,这个可以理解为益于众而危消的意思。
反面情况是: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上者昏暗不治不为无所作为,下者昏乱糊涂而不醒悟,就是貌合神离的样子。
对于被动的情形:合乎其谋,用而不动,则当说以动。假如采纳,若命自来,已迎而御之。就应该积极高兴地为之服务。
对于对立的情形: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之所为,退为大仪。退纠缠之事,其情不清,其形不明,起因是满足就有危机,去危之法,是转至吉位,使其所为莫名,指向失当,自为退危大法。是讲,要善于转动矛盾的位置,把危机反至进危者,环转因化,是指根据情形变换角度,转化矛盾的焦点。莫的意思,从大,从广。危与,危舆,通常指危辞,危言,直言,激烈的言论。

--------------------------------------
本篇,大意讲了以谋决危。政治当中的关系学,交往学。引伸最后一节,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学。处置危机,一开始是从说辞开始,判断谋略策略的合理性准确性,以确定是否得当正确。倘若在这一关键环节失当,那么危机就很可能产生真实的风险。类似于战争的起源。所以讲,圣人治危,用吉。参考历史上周文王的策略,言行合乎其德,则兴盛。同样参考历史上清末混乱的产生原因,内外交困,阴阳失节,上下无度。而要消除混乱带来的影响,至少需要六十年的重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个甲子循环才能回归正位。教训深刻,务必谨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