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风云1 草原的战国时代(上)

 金色年华554 2018-04-04

 在公元十三世纪中期完成的蒙古史籍《蒙古秘史》里,有这样一则传说,成吉思合罕(可汗)的根源是:奉上天之命降生的苍色的狼,他的配偶是惨白色的鹿,他们同渡过腾汲思海子而来;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立下营盘,生下了巴塔赤罕。

这则传说是中世纪蒙古人对于祖源的想象,文中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他的父母是“苍狼与白鹿”,他们距成吉思汗已是21代。而在史籍上第一次出现“蒙古(兀)”这个名字,已经是新旧《唐书》里的事情了。而《蒙古秘史》里提到的肯特山脉不儿罕·合勒敦山南,斡难河(鄂嫩河)、怯绿连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之源被认为是蒙古人的摇篮。远在成吉思汗之前就已开始在蒙古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在部落传说中,与蒙古早期历史有关的大事仅仅与三河之地的蒙古人有关。

成吉思汗的曾祖合不勒汗可能生活在12世纪上半叶。在其他统治期间,三河之源的蒙古人开始走上历史舞台,联合成一个类似国家的联盟(ulus,兀鲁思)。强大起来的蒙古人与占据中原的女真族金朝交恶,致使金军从1135年接连三次开始讨伐蒙古。合不勒汗采取了避伏山中,坚壁不出,敌困马乏,到处扑空,日久粮尽,勒兵回国,乘机追击,的正确作战方针从而取得了胜利。到了1143年,就是宋高宗赵构在《绍兴和议》中正式向金称臣的第二年,一支蒙古军更是攻入金国北部境内,打破了二十多个寨子。这时的女真贵族虽在全盛的时期,他们已经感到对蒙古族的武力不可掉以轻心了。1146年,大名鼎鼎的完颜宗弼(即金兀术)以“中原所教神臂弓弩手八万人”讨伐蒙古,仍旧不能取胜,金人被迫求和,割地于蒙古,每年还要送给蒙古人大量“牛羊米豆绵绢”。

但到了金世宗年间,成吉思汗出生(1162年)前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合不勒汗去世后只过了两代,蒙古人因为未能推举出合适的人选继承汗位,汗统中绝,力量大大削弱。金朝趁机报复,大举进攻,迫令蒙古人臣服。不过金朝处于与南宋划淮而治的政治形势下,没有更多的国力和精力去经营漠北,故而对草原地区的统治并不深入,不过羁縻而已。

结果,群龙无首的蒙古草原陷入一片混乱。“诸部并立,不相统属。草原贵族集团之间,攻战杀伐,略无宁日”。本来生产力就不发达的草原也因此变得更加贫困,就连马上民族必须的马镫也是木头做的(以至于铁制马镫成为贵族身份的标志),而箭簇则是以骨头做的,无从得铁。蒙古人“穿的是狗皮和鼠皮,吃的是这些动物的肉和其他死去的东西。他们过着这种贫穷、困苦、不幸的日子,直到成吉思汗的大旗高举……”。

蒙古风云1 草原的战国时代(上)

这一时期蒙古草原上存在的游牧部落,主要有占据呼伦贝尔草原周围的塔塔儿部,斡难河、怯绿连河、不儿罕山之地的蒙古部,薛良格河(色楞格河)中下游的蔑儿乞部,按台山(阿尔泰山)东西的乃蛮部和控制漠北杭海山(杭爱山)、斡儿寒河(鄂儿浑河)和土兀刺河(土拉河)流域的克烈部等,其中又以克烈部最为强盛。而这一时期的蒙古部又分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另外,在呼伦湖东南部还有散只兀部、哈答斤部、弘吉刺部等较为弱小的部落,称得上是蒙古草原上的战国时代。

按照汉文与蒙古文史籍的记载,未来的成吉思汗于1162年(马年)生于斡难河上游。据说他出生时正逢其父乞颜部首领也速该与塔塔儿人作战得胜而归,也速该按老传统用俘获的塔塔儿首领的名字为儿子取名“铁木真”( temujin),可能意为“铁匠”。1170年,也速该在为铁木真求亲的归途中在一次宴会上被塔塔儿人毒死,属下的酋长纷纷散去,家里只剩下孤儿寡妇,陷入极困难的境地。尽管《蒙古秘史》中有关成吉思汗早年生活的许多情况几乎都已经传奇虚构,但他不得不克服草原上的千难万险,幼年丧父后便不得不听任命运的摆布,却非常可能。铁木真就是在这样困难的境况下,依靠自己的两个兄弟和博尔术等不多几个人做帮手,收拾父亲的旧部,并与也速该的结拜安答(兄弟)脱斡或邻勒(王罕)结成义父义子的关系,依附于克烈部,成为其属部之一寻求自保,“乞颜部首领铁木真,还只是王罕手下的战将”,经过苦心经营,逐渐养成了气力。

大约1180年左右,年轻的铁木真遭遇了人生中的一次危机。刚刚有所兴旺的乞颜部遭到了另一个草原部落——蔑儿乞人的突然袭击。事情的起因是蔑儿乞人要报当年也速该从他们那里抢走迎娶的新娘月伦(铁木真之母)的一箭之仇。蔑儿乞部的军队乘夜袭击了铁木真家族的营地,猝不及防之下,铁木真虽然幸免于难,妻子孛儿帖却落入敌手。

为了向蔑儿乞部报仇雪恨,实力不足的铁木真只能向两个人求助:强大的克烈部首领,义父王罕与自己儿时的“安答(结拜兄弟)”——札答兰部首领札木合。在老谋深算的王罕还在担心万一兵败连累自己而犹豫的时候,札木合却立即应允出兵帮助铁木真这位“安答”,并讲出了堪称《蒙古秘史》中最精彩的诗篇:“祭我庄严大旗,敲我牛皮战鼓,乘我乌骓快马,穿我连环铠甲,执我战刀手柄,搭我穿壁利箭,誓与强敌决一死战!”随后,札木合出兵两万,与王罕的两万军队汇合之后,指挥联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乘夜从背后突袭蔑儿乞部驻地。结果毫无戒备的蔑儿乞部一触即溃。其首领尚在睡梦之中,幸得河边捕鱼人的报警,才带着少数亲信逃走了;蔑儿乞部的百姓未及抵抗,溃败四散,孛儿帖夫人也失而复归。

如愿复仇的铁木真和札木合两人在草原上一同在札木合的驻地安营住下。他们想起以前他们俩结为安答的往事,又互赠了战马和金腰带,重申安答之谊曰:“咱俩要互相亲密友爱!”是为两人的第三次结拜。

按照《蒙古秘史》的记载,二人最初互相结拜成安答时,帖木真才十一岁。那时札木合送给铁木真一个狍子髀石,铁木真回赠给札木合一个灌铜的髀石,就互相结为安答。在斡难河冰上一起打髀石玩的时候,两人就互相称为安答了。第二年春天,两人在一起用木弓射箭玩时,札木合把他用二岁牛的两个角粘合成的有声的响头送给铁木真,铁帖木真把柏木顶的头回赠给札木合。这就是第二次结为安答的经过。

又一次结为安答之后,铁木真与札木合“举行盛宴相庆,夜间同衾而眠”。但仅仅一年半之后,双方的“蜜月”就结束了。分裂的原因也很简单:“安答”情义不能淹没双方的利益矛盾。铁木真要重整家业,必须首先把父亲也速该去世后失散的旧部众收集起来,而札木合的部属约有半数是恰恰是也速该的旧部。人称“薛禅(智者)”的札木合岂会看不出铁木真在挖自己的墙角?于是用譬喻的方式(牧马和牧羊各有其合适场所,应该分开来才方便),婉转地向帖木真暗示,咱们各有各自的情况,应该分开来各奔前程,彼此都方便,不必凑合在一起了。铁木真一时听不明白札木合说话的含意,但经孛儿贴说明后,也就明白了。他赞同孛儿贴“善离善散”的意见,遂连夜赶路,两位“安答”就此分道扬镳。

公元1189年,羽翼丰满的铁木真接受部下拥戴登上汗位,对此,札木合这位“安答”的反应却很是不快。札木合所在的札答兰部和铁木真所在的乞颜部系出同源,都属于“尼伦蒙古”(意即“纯种的蒙古人”),均为名门正统之后;因此在盛行“血统主义”的当时,两人都有做蒙古部可汗的资格。如今铁木真捷足先登,札木合焉能容忍。很快,以两个部落间一次小小的盗马纠纷为借口,札木合大起兵马,要与铁木真“安答”兵戎相见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